《冬牧场》 李娟 著 新星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在读李娟之前,已经不相信散文多时。我觉得散文是最容易被误导的文体,因为很容易上手,所以变成了人们倾泻自己欲望、满足表达癖或展示癖的载体,文字和作者的灵魂都成了俘虏。不过,李娟给了我完全不同的印象,她不会将她喜爱的事物妖魔化,这是我喜欢她的一点,这种平实感是需要强大力量的,至少是一种能静谧对待文字的平和心态。
李娟是因《人民文学》的一个非虚构写作计划而进入乌伦古河南部的冬季牧场的,她在《冬牧场》中的第一篇文章《最开始》里写到:“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刚开始的理解是,这个行为类似于作家下乡体验生活什么的,或许是考察环境,或许是生活那么一段时间,作家考察和领导下乡的情形可能差不多,总之是转换身份,走入一些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的生活,然后记录描绘一些什么,这样的文字普遍比较“隔”。但是,要去三个多月,在阿勒泰最寒冷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没有房子,没有暖气,喝水要靠背雪,还不能洗澡,她真要这么做吗?如果仅仅是写一些文字,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作家的“正常工作”。
但她真的去做了,她热爱阿勒泰,热爱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和事,她要去真正过一次牧民迁徙的生活,接受这种生活的所有,而不是倒过来去赋予它什么意义,所以用“体验生活”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她的文字从来不过分夸张地描绘什么,添油加醋,没有这个必要,生活本身就能说明一切了。真正的作家需要呈现苦难,需要追寻一种与现代文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本质,并且,尽其所能地融入其中,李娟以她的方式做到了。我至今无法判断她是喜欢这样呢还是她不得不这样,有时候人就是要用一种不可复制甚至不能被理解的方式活下去的,作家往往就是这些人。
然而事实上,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哈萨克牧民就不再需要过这种候鸟一般颠沛流离的生活。政府计划将大片牧地变成耕地,给牧民安置家园,他们从此再也不用日以继夜地与这大片的沙漠作斗争,骑着骆驼辗转各地。李娟所描写的牧民们的传统生存方式正在慢慢被颠覆,而他们也乐意接受政府的安排,安定下来,不再吃那饱经风霜居无定所的苦头。现代文明迅速淹没了游牧民族的放牧传统,这没有什么不对,可被写在文字中,却是落寞。然而当所有人都在抛弃这种苦难的原始的但又充满力量的生活及其产生的一切价值时,这种落寞,从文字的角度上来说成就了另一种价值。
李娟很珍贵,她是一个汉语作家,可是对哈萨克民族,对牧民生活,对蛮荒之地的爱却丝毫不少于哈族作家。她从不把自己当外人,新疆也不是她写作的客体,对她而言,阿勒泰的一切就是她,她曾说,“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也许,每一个作家都会有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场域”,可能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地方,或一种生活、表达和热爱的方式。只是不知道,若干年以后,当阿勒泰变得现代化、便利和舒适的时候,李娟是否还能写出这样具有原始力量的作品。也许到那时,阿勒泰早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地方,而变成了一种气息,一种可以延续写作生命的氧气,我希望有这样的氧气。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