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爽
2012年09月1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作家亦夫的长篇小说《一树谎花》于近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亦夫旅居海外,《一树谎花》是亦夫于数年前在海外生活时创作的,也是他于年初归来后推出的首部长篇小说。
该书责编郝宏丽介绍,《一树谎花》将人性、原罪和救赎作为主题,以上世纪初,匪患横行时期,西北黄土高原一个古村落里,几户人家发生的故事为背景。书中通过黄土高原一个名叫官庄的古老村镇里,贺、楼两家及以麻子娃、忠贤老汉、改莲、方兴科等为代表的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人的社会里,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和人类心灵的救赎。
该书不仅是一部长篇传奇小说,也是一部寓言,它包含了相应的哲学色彩,通过具象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人性和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认识,它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是深刻的、持久的。
书中描写的主人公以德报怨的善举,最终并没有收获我们所期许的结局,求善、包容、悲悯之心,就如同一朵朵在人性春天里绚烂开放的“谎花”,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结果,就去否认它们存在的价值,就去否定它们的洁白和美丽。
作者借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树在春天里绚烂绽放,但凋谢后却一无所果的“谎花”,究竟能收获什么?“作者将‘付诸实施却未能得到预想结局的善举’比作‘谎花’,他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讯息:有些花儿,是为果实而开放的,而有些花儿,则正是为无果而开放的。虽然秋天里人们手捧果实、喜形于色的时候,没有谁会再忆起春天里曾同样姹紫嫣红或冰清玉洁过的它们,但它们的盛开有它们的理由,即便纯粹只为短暂却足够的绚丽而绽放,它们却于无意间装点了别人的生活,带给本就俗琐、灰色的人生一丝亮色、一线希望。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郝宏丽说。
《一树谎花》是亦夫继《土街》、《媾疫》之后推出的描写人性和心灵救赎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计划中的“原欲三部曲”终告完成。
亦夫,原名吕伯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4年生于陕西,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做过国家图书馆馆员、机关干部和出版社编辑,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土街》、《媾疫》和《迷失》等。
亦夫作品《一树谎花》
对话亦夫
用童年的记忆表达现代哲学理念
《一树谎花》主要凸显了人类的心理欲望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无可避免,因为它始于人们内心潜在的欲望,即原欲。然而,这种欲望并非无可救药,它能够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下,一点点地矫正、一次次地转变。
作家亦夫这样对记者表达《一树谎花》的主题。
亦夫说:“社会常常是世俗的、追求结果的,许多人都认为:付出就要得到回报,如同开花就要结果一样。而没有回报的善举就像‘一树谎花’,虽然曾经绚丽绽放,却结不出丰硕的果实,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诚然,人类潜在的欲望很难控制,因为它来源于人的本性。惟有多行善举、以德报怨才能够救赎人的心灵,让人们放弃欲望,走向平和,从欲望的灾难中把人解救出来。 ”“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大家,人类的很多努力都得不到期许的结局,但努力却是必须的,好比有些花开虽不能结果,但它却因此而装点了生活,让平淡、单调、无色的生活变得异常美丽。我们在乎的不应只是具体的结果,因为向善的初衷和努力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更意义。 ”
亦夫透露:“很久以前我就计划创作原欲与心灵救赎题材的小说,《一树谎花》是‘原欲三部曲’的终结篇,讲述了几个姓氏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另外两部,《土街》讲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媾疫》说的是母子之情,这三部书的创作基础都是源于欲望与道德冲突而引发的灾难。”
亦夫坦言:“原欲三部曲”都是以农村题材为背景的,描写的都是偏僻、孤立的乡村里发生的故事。这种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亲身经历,儿时的我曾在农村生活过,我想把对现代哲学概念的理解用童年记忆中熟悉的场景表达出来,体现我对儿时乡村的回忆,也表达我对人性与原欲的认识。这是一种方式,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现在这个愿望已经达成。“《一树谎花》出版后,这种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哲学题材的小说将宣告终结。因为我觉得现代读者对农村生活的状况并不是很熟悉,以后类似表达人性、表达哲学思维的小说,我会通过当代题材(如都市题材等),以读者更为熟悉的方式去展现。”
作者:李爽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