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作为自治区发展的见证者与同行者,成立于1956年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以下简称“新疆青少社”),近七十载始终扎根西部、面向全国,以专业出版践行文化使命,以内容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在新时代谱写了专业少儿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我们不仅是新疆的出版社,还是青少年的出版社。每一本书都是在为孩子构建对家乡、对祖国的认知底色。”新疆青少社党委副书记马俊这句话道出了该社独特的双重使命与价值追求。与其他出版机构不同,新疆青少社的出版工作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播的基本职能,更要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特殊使命,这使得其每一本出版物都蕴含着更深层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近年来,新疆青少社系统推进本土原创出版工程,精心打造的“这里是新疆”“行无疆”“中国三大史诗”“新疆是个好地方”等系列精品图书,不仅荣获多项国家级出版奖项,更实现近百种图书的海外版权输出,推动新疆题材原创作品从西部边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出版创新方面,新疆青少社也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开创地域资源与全国平台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成功实现从渠道推广到源头共创的战略升级,在少儿出版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内容创作上,新疆青少社坚持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无论是挖掘新疆非遗文化的绘本,还是讲述日常故事的童书,都既保留着新疆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传递着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情感温度,让更多人透过书页感受到新疆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韵与团结之暖。
日前,百道深度专访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马俊,围绕使命与定位、创新与合作、内容与团队等核心议题,探寻这家具有近70年历史的专业少儿社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

马俊
百道网: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请问贵社是如何结合这一时代背景系统规划主题出版方向、布局重点项目的?在讲述新疆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您认为贵社承担着怎样独特的使命?
马俊:从总体看,在布局规划上,我们的侧重是全方位、多层次、有主题、有情怀、有创新。既要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全面展现新疆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与时代成就,又要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真实体现各族儿女对新疆这片热土的深沉热爱,还要根据不同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以更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比如,为了从更多层面反映新疆70年来沧桑巨变,我们从文学、音乐、美术等维度出发策划了展示新疆文艺硕果的“新疆70年”系列;从木器文化、城乡巨变、文化遗产等角度着眼策划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在科普新疆、读懂新疆方面,我们策划了专业性较高的大部头作品“中国·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系列;与中信出版集团、星球研究所重磅推出了《什么是新疆》。对于青少年读者,我们量身定制了“自然家园”系列儿童地图科普绘本;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共同打造了通俗化的《写给孩子的新疆百科全书》,这是国内首部面向少年儿童读者介绍新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成功弥补了区域空白。出版社还聚焦彰显新疆科学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策划了新疆第一套集中展示科学文艺事业发展的精品集“新疆科学文艺精品书系”。
《什么是新疆》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星球研究所 著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
讲好新疆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责无旁贷。因为我们不仅是新疆的出版社,还是青少年的出版社。作为深耕本土的文化传播者,我们深知每一本书都是在为孩子构建对家乡、对祖国的认知底色,能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自然生长;也会以青少年的视角解读家乡的文化智慧与发展成就,让他们既能看见家乡的独特之美,理解新疆与祖国的紧密联结,也能深刻领会以“五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蕴。这是一种天然的责任与义务。
明年恰逢新疆青少社建社70周年,我们会以更优质的内容,陪伴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懂新疆、热爱祖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阅读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百道网:放眼全国出版格局,新疆青少社正在扮演怎样的独特角色?
马俊:新疆青少社作为新疆唯一一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与国内其他少儿出版机构相比,特色优势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地处偏远但不偏安一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疆特色地域文化,从引进到原创、从原创到输出,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风格、浓郁新疆风情的代表作,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以及业内同行的认可。
二是,兼顾眼前,同时目光长远,内地作者、本土作者、社内编辑三管齐下,自我造血,良性循环,为源源不断的内容供给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稳主业、拓新业,较早布局教育综合体投资运营,不断深化、完善产业结构,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以出版主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其他产业发展反哺出版主业。
百道网:作为一家西部出版社,新疆青少社早已成为国内重要原创童书出版基地。驱动这一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出版社是如何持续挖掘本土特色内容,让作品走出西部,甚至走向国际的?
马俊:关键在于以本土深耕为根脉、以匠心创作为核心,这两者相互赋能,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创生态。
在挖掘本土特色内容时,我们以采风创作为基础,坚持慢工出细活。比如,在创作《举世无双的地毯》时,编辑与作者深入新疆和田地区布亚乡的地毯编织村,与非遗传承人共同生活了半个月,亲身体验手工地毯的编织过程,聆听村民的故事,将这些真实的细节与生活场景融入创作中。《去沙爷爷小院升国旗》《我和爸爸逛巴扎》等作品,则是从真实人物和日常生活中提炼选题,让孩子们能够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喀什寻喵迹》则以独特的猫咪视角,串联起喀什古城的建筑与民俗,让地域美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感知。此外,我们耗时十余年打造的“江格尔”和“玛纳斯”史诗系列绘本,将宏大的史诗成功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图画故事。还有“这里是新疆”系列等,每一部作品都饱含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精心雕琢。这些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厚度,更充满了情感温度。
《举世无双的地毯》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罗定权 著 罗慧琴 绘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这里是新疆·去沙爷爷小院升国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查璇 著/绘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我和爸爸逛巴扎》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周翔 文/图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这里是新疆·喀什寻喵迹》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查璇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在表达和创作形式上,我们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把新疆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风貌、风土人情用超越种族国别、超越文化背景、超越意识形态的方式来传递,将地域特色转化为普遍共鸣。正是好的作品、共同的叙事表达,让新疆青少社的图书逐渐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得到全世界更大范围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走出西部、走向国际。
百道网:过去走出西部多依赖于渠道,但现在《石榴花开》《新疆正在说》这类书在策划阶段就和内地强社联手,从源头就实现了“走出去”。这种创新转变是基于怎样的战略思考?请结合案例谈谈这种合作模式及其最大优势。
马俊:新疆的选题不是只有新疆的出版社才能做,要放眼全国,组织和调动起国内优质出版资源,讲述新疆故事的手法、技巧和视角才会有更广泛的选择,也才能更大程度地获得市场的认可。从渠道推广转向源头共创,这一战略的选择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内地强社的成熟经验,动员更多资源,让新疆故事从诞生之初就自带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与中少总社联合出版的《新疆正在说》为例,这本书隶属于“美丽中国・从家乡出发(漫画版)”系列,从立项阶段就依托该系列的全国性定位,具备了走向广阔市场的基因。作为新疆本地出版社,我们的核心价值在于守住内容的“根”,精准筛选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与文化符号,在有限篇幅里既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又传递出新疆多元鲜活的特质;中少总社则发挥统筹优势,联合混知团队用孩子们喜爱的漫画形式适配少儿阅读习惯,设计趣味互动板块,让专业知识变得生动,让市场接受度变得更高。
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域资源和全国平台的价值裂变:一方面,让新疆故事自然融入美丽中国的宏大叙事;另一方面,以独特的本土内容为系列产品注入新鲜活力,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美丽中国·从家乡出发”漫画版 新疆正在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陈磊·混知团队
出版时间:2025年07月
百道网:新疆青少社和星球研究所、中信出版集团做的《什么是新疆》,也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能否分享一下合作感悟?“本地资源+顶级专业团队+强势渠道”的合作模式,是不是未来拓展重点项目的主流方向?
马俊: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筹策划下,与星球研究所、中信出版集团联手打造《什么是新疆》,对青少社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合作实践。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碰撞出超出预期的火花。
星球研究所擅长用科学视角与人文叙事相融合的方式解读地域,其团队多次深入新疆实地调研,从地质演化、生态变迁到人文传承,把复杂的“什么是新疆”用一条与“海洋”有关的主线串联,最终呈现出清晰、严谨、生动的内容。中信出版集团在精品图书策划、全国发行网络及品牌推广营销上经验深厚,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让这本书在保持专业质感的基础上,又具备了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力。青少社则是在书稿把关和本地资源链接上贡献力量,为本书的品质与口碑保驾护航。
当然,这次合作我们也从星球、中信的专业策划编辑、营销编辑身上学到了很多。这种像齿轮一样的多方合作,产生了“1+1+1>3”的效果,是我们拓展重点项目的重要选择。但最为根本的,还是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自主版权建设,这才是立身之本。
百道网:《“地下长城”坎儿井》《我和爸爸逛巴扎》等书,展现了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出色能力,请分享一下这方面的选题策划和内容打磨经验。
马俊:总的来说,是长久地积累沉淀和不断勇于尝试。新疆青少社自2010年起开始发力版权建设,最初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创作出版为主要方向,这一时期策划出版了“小时候”中国、“国粹戏剧”“故事中国”“中华匠人精神”“小神兽”等一系列双效俱佳的产品,也锻炼了我们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能力。如,故事线索如何化繁为简,语言表达如何浅显易懂,画面设计如何在熟悉当中又显得别开生面,所要传递的信息如何做到丰富且适量精准等。
在这些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用“国际共同创作模式”,成功推出了新疆题材绘本《丝路寻蝶》,在国内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们邀约著名作者、画家来疆采风,以第三方的视角创作《坐着高铁去新疆》《我和爸爸逛巴扎》;鼓励编辑以本土化视野讲述新疆故事,《“地下长城”坎儿井》《举世无双的地毯》等图画书应运而生。
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大胆尝试,让我们逐步蹚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路子,也让我们愈发坚定立足本土、突出地方的选题策划思路。
《丝路寻蝶(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法] 伊莎贝尔·辛姆莱尔 绘著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坐着高铁去新疆(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贝贝熊童书馆 文,李健 绘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这里是新疆·“地下长城”坎儿井》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查璇 绘著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百道网:好的作品离不开优秀的编辑团队,在激励和培养团队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您认为胜任新疆主题原创出版的编辑,最需要具备哪几种能力?
马俊:对于创编团队,无论是外部挖掘还是内部培养,新疆青少社从环境创造到机制搭建再到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尽可能地为生产优质内容提供平台和机会。
首先,要胜任新疆主题原创出版,编辑要懂新疆,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素材,了解这些素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还要从中挖掘出能让读者产生共情的故事;其次,要具备专业出版能力,既能从新疆主题与市场空白之间找到结合点,策划出独具特色的选题,又能将新疆素材转化为满足大众读者需求的适读文本,更重要的是,做好图书内容和质量的把关。在此基础上,要想新疆主题的原创作品走得更远,编辑还必须要有跨界整合能力,能与作者、画家、文化机构和相关部门做好对接,也能有效参与到图书的传播和营销中,并积极地推动图书“走出去”。
百道网:贵社的营销动作非常灵活多元,请具体讲讲新疆主题的图书是怎么设计营销策略的?哪些营销方式能真正触达读者?请分享一个让您印象深刻的案例?
马俊:我们的营销策略,核心是打破传统图书销售的边界,构建以内容为根本、以沉浸式体验为手段、以跨界融合为新引擎的立体化营销生态。实践也证明,这种“文化IP+深度体验+多元场景”的方式,效果最为显著,能真正触达读者。
比如,策划《举世无双的地毯》这本书时,我们自编自导了绘本剧,让静态的图书内容“活”起来。该绘本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及新疆多个县市进行展演,收获较高人气,发行不到一个月即加印。
百道网:现在各行各业都提高质量发展,新疆青少社未来几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马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守正创新为引领,在做大做强主题出版中提升文化影响力,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中加强文化服务能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