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现实主义沃土与当代陕西文学——《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2025年10月21日 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10月19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社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小说评论》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现实主义沃土与当代陕西文学——《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研讨会”在陕西师大出版传媒大厦举行。贾平凹、白烨、高建群、李星、李朝全、冯宪光等众多知名作家、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陕西文学的创作成就、现实主义传统与当代经验。

《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是白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跟踪、系统研究陕西文学的评论集。本书系统梳理了陕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陕西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路径。书中的文章,集理论思辨与艺术感受为一体,新见迭出又质朴自然,不仅是对陕西文学成就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其提炼的超越地域的文学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该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5年5月出版。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代为宣读了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单红的致辞,高度评价了白烨先生40余年来深度介入当代文学现场的贡献与影响。贾平凹分享了自己与白烨先生长达数十年的交往与情谊,他将中国当代文学比作一艘大船,白烨是与“大船”同行的坚定在场者,始终活跃在文学前沿,以其宽广的胸怀和敏锐的洞察力,为陕西乃至全国文学的发展鼓与呼。他特别提到白烨对文学新人不遗余力的推荐与扶持,称赞其是文坛上“特别爱才”的“好人”,评论文章充满了对作家和文学的善意与热忱。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卢胜利讲话,代表学校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了陕西师范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中文学科作为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的重要地位。他表示白烨先生作为学校杰出校友,其著作由母校出版社出版,体现了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出版总社董事长袁一芳致欢迎辞。他指出,白烨先生作为从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陕西走向全国的著名评论家,其新作系统梳理了陕西文学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宝贵的“陕西经验”,对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白烨的新著及其所阐释的“陕西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学评论家李星回忆陕西文学评论界很久没有这样热闹的场景,盛赞白烨为人坦诚,并对陕西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发展寄予厚望。作家高建群回顾了与白烨自20世纪80年代起的交往,指出白烨是当代文坛的旗帜性人物,是许多文学思潮的策划者与推动者。《文艺报》副总编李朝全视白烨为作家创作的坚定伴舞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强调,白烨是“文学陕军”走向全国的核心推动者。四川大学教授冯宪光指出,陕西作家坚守现实主义是其成功的关键。延安大学教授梁向阳、《延河》副主编弋舟、陕西省社科院刘宁研究员等认为,白烨长期置身文学现场,其著作彰显了对经典的持续关注与理论建构。西北大学段建军、王鹏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韩鲁华,西安工业大学冯希哲,西安音乐学院仵埂,西北政法大学李清霞等学者认为,白烨以“知人论事”的批评方法解读陕西文学,并为其发展搭建桥梁,对作家创作具有显著的有效性。陕西师范大学李西建、赵学勇、李震、李跃力等教授指出,白烨总结的“陕西经验”对构建本土文艺理论贡献重大,其“有情的批评”形成的“白烨现象”对“陕派批评”发展功不可没。

白烨先生感谢大家的评论与厚爱。他强调陕西作家群体普遍具有深沉家国情怀、扎实生活积累与执着艺术追求,认为现实主义精神成就了陕西文学的辉煌,而陕西文学也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度。他特别指出,陕西活跃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形成了长期良性的互动,这是陕西文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白烨个人评论成果的深度研讨,更是对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生态的一次集中检阅和生动展示。他指出,白烨的文学评论本身就是“陕西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著作与今天的研讨会,共同构成了游子对母校的汇报、学界对学人的致敬,以及陕西文学对自身传统的又一次深情回望与坚定前行。

《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烨 著
出版时间:2025年05月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