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定光社区刘墩村,是一处时间跨度大(以新石器、夏商周遗存为主,延续至清代)、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的遗址。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刘墩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除了基本考古材料的梳理和发布,《安徽肥东刘墩——新石器、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还采用环境考古、动物考古、分子生物学、稳定同位素等多学科手段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遗址的整体堆积结构,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江淮地区各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也为江淮地区台墩型遗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安徽肥东刘墩:新石器、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肥东县文物管理所 编;陈小春 编著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
作者简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4月,其前身为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84年5月,该所正式挂牌,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之一。内设办公室、保卫科、人秘科、财务科四个行政科室及考古部(含第一、二、三研究室,寿县工作站)、古建筑研究室(文物保护中心)、文物科技保护研究室、资料室等业务部室。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安徽省文物事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配合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重大学术课题,开展全省文物的调查与考古发掘、地面文物保护、文物科技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任务。
陈小春,200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常年从事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的考古发掘项目共二十余项,作为业务骨干参加的发掘项目获田野考古奖二等奖;在《文物》《考古》《东南文化》《南方文物》等专业刊物发表简报及论文十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后 记
2016年夏,所领导安排我和秦让平共同发掘安徽肥东刘墩遗址,与安徽大学魏国锋、魏孝稷老师一起指导该校 2014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田野实习。因刘墩遗址主体堆积年代为新石器、夏商周时期,与我研究方向一致,故资料整理由我负责。
刘墩遗址的发掘得到了肥东县人民政府、肥东县文物管理所的大力支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领导也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关心。与安徽大学师生朝夕相处的四个多月,我们都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美好回忆。感谢所有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发掘任务圆满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资料整理过程曲折而漫长,感谢马占山、黄运明、萨仁毕力格、王建文、龙真等好友,在不同阶段对我提供的帮助。报告写作过程中多次向王辉、王峰老师请教,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
感恩所有。
陈小春
2025年6月28日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