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迎来了80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影有着 “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的美誉,80年来风雨兼程,用一部部经典影片镌刻下珍贵的时代记忆,也一路推动着中国电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出版的《讲给孩子的长影故事》,为小读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长影历史、感受中国电影魅力的大门。
《讲给孩子的长影故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霆钧 著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这本书特别邀请到了老一辈长影人王霆钧老师来创作,王霆钧老师1948年出生在黑龙江依兰,1972年进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剧本编辑,之后还担任过长影文学部主任、艺术处处长、长影艺委会秘书长、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在长影的多年工作经历,让他对长影的历史、电影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情感,而他丰富的创作经验 —— 无论是电影编剧《小巷总理》《关东民谣》《特别通行证》,还是电视剧编剧《月色无言》《少先号》,亦或是散文集《永远的电影》《王霆钧散文》、中篇小说集《美人痣》《秘密寻查》等作品 —— 都为这本书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霆钧老师用亲切生动的儿童语言,将长影早期经典影片背后的创作历程一一揭秘,像《祖国的花朵》《红孩子》《上甘岭》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影片,在书中都有了不一样的呈现。小读者们通过这本书,能看到老一辈电影人在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以镜头为笔、以胶片为纸,执着地追求艺术的极致,并且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那些看似平凡的创作日常,背后藏着的是对电影事业的热爱,是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是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而且,《讲给孩子的长影故事》不只是讲述电影幕后的故事,更透过这些光影故事,展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与时代信仰。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传递精神力量、记录时代变迁的重要载体。《祖国的花朵》里展现的纯真童年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红孩子》中少年们的勇敢与担当,《上甘岭》所传递的坚韧不屈与爱国情怀,这些都深深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也让今天的小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模样,感受到那时人们的精神追求。
当小读者翻开这本书时,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他们不用回到过去,就能领略到中国电影的深厚底蕴,能清楚地知道长影作为 “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如何一步步用影像作为媒介,传承红色基因的。从早期艰苦创业,拍摄出一部部经典作品,到见证新中国电影事业从筚路蓝缕走向繁荣昌盛,长影的80年,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而《讲给孩子的长影故事》则把这部厚重的发展史,用孩子们能听懂、喜欢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下一代。
对于小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能满足他们对电影幕后故事的好奇心,更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精神的成长。他们会明白,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老一辈电影人在艰苦条件下的坚持与奉献,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会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人用努力和坚守换来的;他们也会对中国电影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或许在某个孩子的心中,会因此埋下一颗未来投身电影事业、为中国电影发展贡献力量的种子。
《讲给孩子的长影故事》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老一辈电影人与新一代的小读者。它让长影 80 年的光辉历史不再遥远,让经典影片的魅力得以延续,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依然能焕发生机。在这本书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珍贵的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承载着中国电影的精神,而这些精神,会伴随着小读者的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会激励着更多人关注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让 “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继续闪耀光芒,让中国电影事业在传承中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