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展示乡村振兴成果,展现广西乡土生命力

作者:韩蕾   2025年07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毛南族群众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脱贫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再接再厉建设好家乡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了重要指示。

这一系列好消息令广西民族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张惠琼非常激动,她萌生了策划一套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儿童绘本的想法。与此同时,绘本文字作者吴烜也关注到了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两人一拍即合。经过反复沟通交流,她们定下了以儿童视角来讲述大时代里山乡巨变故事的“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的出版方案,并提交到出版社进行选题论证。

经过研究论证,该出版方案得到了广西民族出版社领导与编辑的一致认可。在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正式启动。

张惠琼

农民画色彩炽热、造型奔放,展现中国乡土生命力

农民画作为通俗画的一种,曾经是农民自己创作和欣赏的绘画,具有造型朴拙、色彩饱满、手法夸张等特点,天然贴近儿童审美。在吴烜的提议下,两人开始关注农民画。结合“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的主题——关注现实、展示我国乡村振兴成果,在比较了多种非遗技艺的呈现效果之后,两人一致认为农民画具有质朴的生命力、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现乡村生活,还能实现文化传承与儿童美育的双重价值,与该套绘本的主题最为契合。

张惠琼认为,农民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是其核心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造型夸张,充满童趣。绘画作者吴健纯在创作时保留了农民画的特质,如平面构图、比例夸张(如大手大脚、圆脑袋)、线条圆润、细节简化、忽略透视等,强化了儿童元素,突出人物和事物的稚拙感,轮廓也画得憨态可掬,充满了童趣。

二是情绪的可视化,符合儿童阅读需求。创作时沿用农民画色谱,以高饱和度的原色(如红、黄、青)或强对比撞色(如红配绿、紫配黄)等色彩构图,用色彩营造氛围,如用红色表现热闹喜庆节日,用黄色表现土地、象征丰收喜悦,用青色表现绿水青山等。农民画可以用色彩来充当“解说员”,人物情绪通过画面自然渗透、一目了然,以画面语言来讲故事,避免了文字说教与生硬的知识灌输,契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三是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育本土审美自信。农民画反透视、反比例的特点,暗合儿童绘画的“原始阶段”,而绘本中夸张的造型又可以鼓励孩子突破“画得像”的束缚,释放天性、大胆创造。同时,相比日韩或欧美画风,农民画色彩的炽热、造型的奔放,展现了中国乡土的生命力,儿童可以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对本土美学的认同感。

实地采风,挖掘广西特色文化,展现“家乡美”

近几年,广西民族出版社与著名绘本作家吴烜强强联合,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以民族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为蓝本的绘本。吴烜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文字有温度、有故事、有深度,但又不“说教”,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但农民画是一个相对独特的作品风格,她和张惠琼都意识到需要有一位专业的农民画画家加入创作团队。

吴健纯是广西知名的农民画作家,长期扎根于三江侗族自治县采风与创作,作品屡获大奖。吴烜认为她的作品风格奔放中不失细腻,极具民族风情,非常适合合作创作这套绘本。吴健纯也欣然接受了这一合作邀请,加入了创作团队。

吴烜的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吴健纯在适应了绘本的画面语言要求后,融入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最终向出版社交出了一套展现了她风格水平的农民画作品。再加上策划编辑张惠琼和责任编辑陶安宁、何世春从出版的角度对文字与绘画进行编辑、对整体呈现效果进行完善与提升,将创作者的成果“完美地传递”给读者。

该丛书计划出版五本,在创作过程中,团队会根据社会热点以及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果,适时调整故事内容。目前已出版了《茉莉花开的季节》与《花花的花竹帽》。这两本绘本一经面世,便凭借其独特的农民画风格和温情的故事,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其中,《茉莉花开的季节》将“花香”与“互助精神”结合,《花花的花竹帽》以毛南族花竹帽这一非遗手工艺传承为主线。

《茉莉花开的季节》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吴烜 文 吴健纯 绘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花花的花竹帽(家乡美 农民画绘本系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吴烜 文 吴健纯 绘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吴烜和吴健纯为创作深入广西各地实地采风,做了大量扎实的调研工作。为写好花竹帽的故事,吴烜前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向毛南族花竹帽制作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相关民间故事;吴健纯对毛南族服饰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创作茉莉花故事时,两位创作者又先后到“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南宁横州市进行了多天的实地采风。她们不仅深入了解当地有关茉莉花的民俗、感受茉莉花文化节盛况,更是见证了超10万亩茉莉花田丰收的盛景与农人的喜悦,并将其落于纸上,用文字与绘画一一展现给广大读者。

为避免说教感,增强故事感染力,两位创作者将观点融入故事,让小读者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故事而不是总结、评判来获得领悟。张惠琼介绍,“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每一本都是通过一群鲜活的人物、一个朴实日常的乡村故事来承载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通过“我”的生活视角来推动故事情节,代入感强,读者更容易与个体的喜怒哀乐产生共情。同时在表达中掌握画面语言的节奏,放大“关键时刻”。即对重要的、戏剧性的、揭示性的时刻的画面进行精彩呈现,以最精彩的图画展现故事最高潮。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创团队最大限度地保留农民画的原生艺术特色——如大胆夸张的造型、饱满浓烈的色彩、朴拙生动的笔触、充满想象力的构图。这体现了对民间艺人创作智慧和地方审美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同时,将单幅农民画转化为连续性、有情节的绘本叙事,是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突破。它赋予静态画作以动态故事,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从具有时代精神的乡村小故事切入,实现出版的社会价值

“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丛书以具有时代精神的乡村小故事为切入点,用三江农民画热烈的色彩、贴近生活的画风,展示了广西独特的地方文化和民族艺术魅力。广西民族出版社致力于推广广西地方文化和特色艺术,该套绘本的出版正是广西民族出版社立足本土、守正创新的精品出版物,生动体现了出版社在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方面的使命和担当。

绘本选题紧扣广西特色产业——毛南族花竹帽、横州茉莉花茶等,配合特色节庆(茉莉花文化节)、农耕场景、非遗技艺制作场景等。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都是广西文化的视觉化浓缩。这种将传统农民画转化为儿童绘本的方式,以其视觉冲击力强、叙事直观、亲和力高的特点,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儿童在趣味阅读中自然浸润于本土文化,从小培养文化认同感,为非遗传承培育潜在的新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绘本不仅是讲儿童故事,也可以成为乡土教育、美育启蒙的优秀教材。绘本生动展现了广西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活力,有力回应了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对文化振兴的要求。农民画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极佳的美育素材,绘本系列将这一民间艺术带入更多人的视野,为扩大欣赏人群、提升大众审美素养发挥了一定作用。它让本地人(尤其是乡村儿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也让外地人通过绘本了解真实、立体、美好的广西乡村,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出版社担当了“文化教育者”的角色,将文化传承融入国民教育日常。

据了解,“家乡美·农民画绘本系列”第一辑第三本也已进入编校阶段。张惠琼表示,这个选题可以是一个开放的选题,不受时代的局限,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持续开展,能为这个系列提供无尽的选题。第一辑以广西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全面振兴成果为主要表现内容,后续可能会继续深挖广西范围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并具备非遗特质的乡村符号,也可能会考虑将笔触延伸至西南地区,甚至大湾区……她说:“只要是具有价值的,都有可能纳入我们的选题计划里。”

最后,在谈到对这套作品的阅读期待时,张惠琼引用了吴烜在绘本的创作感言里的话作总结:“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现实题材作品,让小读者‘了解和铭记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希望小朋友们能‘做一个坚强、善良、乐观,有担当、懂感恩的人’。”

作者:韩蕾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