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三环出版社出版了“少年不烦恼”套书。这是一套少儿漫画故事图书,适合9岁到14岁的孩子阅读。这套书包含2册,也就是《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强大》《怎样才能交到真朋友》。在这套丛书中,介绍了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各种困惑和烦恼,比如,爱发脾气,闹情绪,小朋友之间沟通困难,手机依赖、亲子沟通困难等等。书中,对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惑和焦虑,进行了清晰的归类和分析,也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法和各种具体的实用工具,可以让孩子们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下,采用正确的沟通方法。书中讲述的各种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有效地改善亲子沟通,让少年儿童培养成熟的性格,在积极的社交中,获得友谊,实现心灵的健康成长。
《少年不烦恼(全2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作者:[日] 伊藤美奈子 主编
译者:马超越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这套书的作者伊藤美奈子,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奈良女子大学教授、主任、临床心理学家、认证心理学家。著有《学会拒绝:支持心灵的现实》《青春期和青春期的临床心理学》《学校辅导员的工作》《从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角度看人格形成研究》等,研究领域包括学校环境中的临床心理学实践、青春期临床心理学等。
这套书由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社妍审定。
小学和初中是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比如,有的孩子会感到学习压力大,焦虑敏感,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也有的孩子对未来感到迷茫,学习没动力,还有的孩子不喜欢和父母交流,而且担心被嘲笑……面对这些困扰, 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在这本书中,全面地分析了孩子会遇到的各种烦恼,也讲述了父母的困惑,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解决青春期的大部分精神内耗。
“少年不烦恼”这套书具有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 ,这套丛书畅销日本14年, 累积加印20余次,帮助10余万学生突破青春期困境,培养成长型思维。
第二 ,在这套书中,讲述了4个方面的32个成长的烦恼,系统分析了少年儿童常见的各种困惑。
书中讲到,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概括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也就是亲子沟通、安全意识、情绪管理、同伴交往这4个方面。
孩子们在亲子沟通方面的烦恼主要表现为,对父母感到烦躁,在两种对立的情绪之间,摇摆不定,而且,他们会觉得,父母对他们和兄弟姐妹有区别。
在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孩子们在安全意识方面的烦恼,比如,有的孩子擅自把拍到了的别人的照片,上传到网上,或者是把别人的作品上传到网上,也有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照片被别人擅自传到网上,而感到无措和不安。
孩子们在情绪管理方面,也会有各种烦恼,比如说,他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烦躁起来,经常觉得沮丧,敏感自责,而且,他们也经常钻牛角尖。
而在与同伴的交往方面的烦恼表现为,有的孩子会因为外貌而遭到霸凌,也有的孩子,看到有人被霸凌,没有勇气制止,还有的孩子,因为朋友突然对他态度冷淡,而感到困惑不解。
第三 ,书中,用漫画描绘孩子遇见烦恼的各种情景小故事,26个同伴支招,反映不同性格的孩子们的多种多样的建议。
在这套书中,用生动有趣的漫画,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描绘了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烦恼的情景。随后,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针对每种应对措施,书中的伙伴会做各种讨论。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让不同性格的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书中设置的小伙伴,有春人,小良,小步,美绪,由奈,明子,花音,伊吹,小凛,青斗,爱理,小堇,宗介等等共26个。
不管你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还是积极进取的孩子,各种不同性格的小朋友,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第四 ,书中,提供了19个实用的心理学工具,可以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
在这套书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比如,有“自尊心测量表”,可以让孩子们掌握培养自尊心的关键,有“手机依赖症测量表”,可以对照自己,了解自己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还有“乔晗里视窗”,也就是通过回答20个问题,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在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动作观察法,也就是让孩子们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手势等身体的动作,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这些实用的心理学工具,即刻上手,真实有效,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负面情绪,正确应对,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同时,也让他们掌握沟通话术,成为社交达人。
在“少年不烦恼”这套书中,介绍孩子们成长中迫切需要了解的烦恼,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方法。书中告诉读者,孩子在青春期,心理变化比较大,情绪波动性增强,这种情绪的不稳定,性格的不成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烦恼,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会在更多的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会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也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受,同时,也会对父母的指导和家庭规则产生抵触情绪。
在这套书中,介绍了相关的生活常识和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孩子们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心里困惑和焦虑,而且,了解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让他们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少年不烦恼”这套书包括《怎样才能交到真朋友》《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强大》2册图书。
在《怎样才能交到真朋友》这本书中,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如何与朋友进行沟通等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话题,也讲述了在孩子们的社交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各种烦恼。
在《怎样才能做到内心强大》这本书中,告诉小读者,如何识别和应对各种负面的情绪。书中,还介绍了有关情绪的心理学知识,也介绍了多种实用的心理学工具,比如“手机依赖症自测量表”“自尊心自测量表”等等,可以让小读者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少年不烦恼”这套书中,讲述了什么是朋友。书中讲到,朋友就是当你遭遇困难时,即便对自己没有好处, 也会伸出援手的人。而且,朋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双方都能坦诚地拒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真朋友不会强迫你遵从无理的要求, 也不会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你的感受。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双方的关系是否真的平等。
书中也介绍了对待朋友的正确方式,也就是愿意倾听朋友的烦恼。在朋友难过的时候,可以安慰朋友。愿意和朋友一起行动。而且,能接受对方的优点和缺点。
在这套书中,也讲述了交朋友的方法。书中讲到,能很快交到朋友的人, 是善于社交或者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人。学习交朋友的方法,可以让你更快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那么,如何交朋友呢?书中讲到,能够全面接纳你的朋友,是值得长期交往的。为了能够交到这样的朋友,你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也就是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修养。提升自我,意味着专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这样的人往往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能够吸引周围的人,让他们渴望和你成为朋友。
自我提升,也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崇高的理想,而且,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精益求精,积极学习新事物,扩大话题范围,增加自信心,
在这套书中,还介绍了交朋友的小技巧。书中讲到,要想和一个人交朋友,首先要尝试和对方展开对话。如果你们有共同的兴趣或话题, 交流会更加顺畅。同时,要学会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话,以微笑和点头表示认同,这样,也会让对方更加畅所欲言, 你们也更容易成为朋友。不过,成为朋友既需要性格相契合,也需要合适的时机,不能急于求成。
在这套书中,还讲述了孩子们在交往中遇到的困惑。比如,书中用漫画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有两个小伙伴,一个叫一花,一个叫小豪。小豪借了一花的漫画书,不小心把书中的一页撕坏了,而且,在还书的时候,也没有告诉一花,一花发现书被撕坏了,很恼火,就责问小豪。小豪很敷衍地说了一声“那就对不起了”。结果,两个人就吵起来。
在这个小故事中,一花没有接受小豪的道歉,反而说了难听的话。他们两个人还吵了起来。小豪应该怎么办?
书中,在“想一想”这个栏目,提供了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一是让小豪再次道歉,二是不去道歉,三是让一花道歉。针对每一种方法,都让“芽衣”“美月”“勇树”“小健”等几个小朋友,进行了讨论,谈了各自的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反映了性格不同的小伙伴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同看法。
故事中讲到,小豪后来冷静了下来,选择再次道歉。午休时,小豪来到一花的座位旁,深深地鞠了一躬,小豪对一花说:“我把你最喜欢的漫画书撕破了,还想瞒着你,真对不起!”一花回答说:“嗯,算了。我也骂了你,对不起。”小豪说:“下次,我也把喜欢的漫画书借给你。我们再聊聊喜欢的情节吧。”一花说:“好啊”,就这样,两个小伙伴就和好了。
在这套书中,还讲述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负面情绪,也介绍了应对这些负面情绪的具体方法。书中讲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内心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比如烦躁、纠结、焦虑等等,都是由传输到大脑的信息产生的。我们有五种感官,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触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会把外界刺激传递给大脑。大脑收到这些信息后,会结合身体的状态,向身体的各个部分发出指令。情绪、想法就这样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情绪还会通过表情、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说,情绪其实是大脑的产物。
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也研究人的各种内心活动。书中也介绍了各种常见的负面情绪,以及应对的方法。书中讲到,悲伤是一种让你感到伤心、想哭的情绪。当你失去了对你来说重要的东西或人,或者当你感到孤独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就可能会产生这种感觉。
书中也介绍了应对这种情绪的方法,书中讲到,如果你感到悲伤又无法控制,大声哭出来也没关系。可以承认自己很伤心,再慢慢打起精神。如果有人愿意倾听你的烦恼,你的心情也会好起来。
书中还介绍了懊悔这种情绪,书中讲到,这是一种让人感到遗憾的情绪,当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人们就会感到懊悔。有时,这种情绪也会变成生气。在谈到应对方法时,书中讲到,当事与愿违时,你可能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这确实很难受,但在未来这是会经常发生的事。在内心懊悔的时候,可以深吸一口气,先冷静下来,然后想想你可以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以及你需要反思哪些方面。
书中还介绍了“恐惧”的情绪,书中讲到,这是感到自己有危险时产生的畏惧、害怕的情绪,也是一种本能地察觉到危险,想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情绪。恐惧感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因此没必要非得压抑它。不过,为了不错失良机,勇敢地克服恐惧也很重要。要勇于尝试,挑战新事物。
在这套书中,也介绍了如何应对烦躁的情绪。书中讲到,每个人都会有烦躁的情绪,特别是孩子们,处在青春期,这是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可能会对周围人的微小言行,产生过激的反应,这会让他们感到烦躁不安。如果你在心烦时对身边的人发牢骚, 或者大喊大叫, 会让对方的心情也变得糟糕。
在这套书中,告诉读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平复烦躁的情绪。比如说,在向别人发火之前,可以先深吸一口气, 让自己冷静下来。也可以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 来转移注意力,比如,画画、打球或者听听音乐,或者是好好地睡一觉。这些都能帮你转移注意力,让你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在这套书中,还讲述了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书中讲到,有的孩子因为过于在意对方的感受,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因此性格抑郁,不善于表达自己。也有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说话的时候,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种种情况,都不利于积极有效的沟通。
书中讲到,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孩子们性格的不同,通常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表达意见的方式,也就是“过激型”“消极型”“自信型”这三种方式。
例如,请妈妈帮你录制喜欢的电视节目, 但她录的根本是另一个节目。这时候,过激型的孩子的表达方式是发怒,孩子会说“我都说过了,我特别期待选这个节日。”这样的孩子说话咄咄逼人,只顾着自己生气,责备对方,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他没有感谢妈妈在做家务的同时还要帮自己录像。
消极型的孩子的表达意见的方式是默不作声,这样的孩子压抑自己错过节目的失望心情。只考虑对方的感受,没有指出对方的错误。这样一来,遗憾的心情很难消除,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隔阂。
而自信型的孩子的表达意见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并且礼貌地指出错误。他会说:“谢谢您帮我录像。不过,这不是我想看的节目。”先感谢妈妈帮自己录像,再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重视对方的感受,感谢对方,同时也能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 双方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这三种表达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学会了自信表达的方法,就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
自信表达的要点是,既不否定对方,又能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做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同时,自信表达还要求,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对方,在对方发表意见的时候,先认真倾听,既不否定,也不赞同。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当然,也可以说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就能让双方的交流过程,非常愉快。
“少年不烦恼”这套书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也可以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说,这套书是专家特别写给父母和孩子的话,有助于搭建亲子顺畅沟通的桥梁,让父母破解亲子沟通的僵局。既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也可以助力父母实现成长型陪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