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论坛暨国际出版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成功召开。论坛上隆重发布了“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最新成果。其中,译林出版社精心推出的吉尔吉斯斯坦文学巨匠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代表作《白轮船》中文版正式亮相。该书也在同期举行的北京国际书展上重点展陈。
“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倡议,致力于推动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互译与文明互鉴。2022年正式确立的中吉(尔吉斯斯坦)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旨在加深两国人民对彼此优秀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促进文化交流。《白轮船》作为“吉尔吉斯人民作家”艾特玛托夫的扛鼎之作,无疑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艾特玛托夫生于吉尔吉斯山村,深受本民族口头传说滋养,丰富的生活阅历赋予其作品对自然、传统、社会与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及对“小人物”的深切关怀。《白轮船》作为其艺术成熟期的典范,融合现实主义批判与神话诗意象征,通过一个七岁男孩的纯净视角,交织神话与现实,深刻探讨人性善恶与文明发展,其悲剧力量震撼人心。
《白轮船》植根于吉尔吉斯民间传说“长角鹿妈妈”和壮美的伊塞克湖等地理意象,塑造了外公莫蒙、纯真男孩等承载民族文化精神的人物符号。小说深刻展现了吉尔吉斯游牧文明的独特宇宙观与道德哲学,成功将民族口传故事提升至世界文学经典高度,被译为百余种文字,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文化象征。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是中国一代作家的精神源泉,而其中流传最广的正是《白轮船》。《白轮船》传达的精神,在中国当代经典文学《平凡的世界》中备受推崇;以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获茅盾文学奖的当代作家迟子建认为,艾特玛托夫在世界人民心中早就是诺奖得主;曹文轩、秦文君、郁雨君等国内知名作家对《白轮船》也十分推崇。
此次中文版的出版,恰是为纪念《白轮船》面世55周年,也是在中吉文化长河上架设一座重要桥梁。这部杰作为中国读者打开了理解吉尔吉斯民族精神世界的窗口,生动传递了其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感恩、对善良与信仰的坚守等核心价值。《白轮船》在中国的广泛共鸣,充分印证了吉尔吉斯文化的深厚魅力。它的传播有效增进了中国人民对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情感与价值观的认知与尊重,为深化两国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情感基础。
译林出版社高度重视《白轮船》中文版的出版工作,将其列为重点项目。为确保质量,出版社精编精校,并多次将文本提交吉尔吉斯语专家审读,专家对于原著中大量嵌入的吉尔吉斯谚语、民歌和神话典故,进行了细致地考证,并提出了注释建议。编校过程中,对文字进行了反复打磨,力求在中文语境下最大程度还原艾特玛托夫文本的诗意特质、情感张力和思想深度,精准呈现吉尔吉斯民族的文化传统精髓。在装帧设计上,充分考虑作品的文化属性,融入伊赛克湖、鹿角等吉尔吉斯民族图案元素,使书籍本身成为传递民族美学的载体。并在作品后增加作者小传,帮助中国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
该书的出版,是中国出版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也为中吉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经典范例。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