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虎林市云山学校星海文学社举行了“共赴生态之约”——羊角岩儿童报告文学《为了江豚的微笑》诵读分享交流活动,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态文学与温暖生命的双向奔赴。
《为了江豚的微笑》(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作家羊角岩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采访众多志愿者精心打磨的一部生命守护生命、践行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启示录。该书不仅是为了永远留住江豚的微笑,留住水生生物环境的美好,更是为了呼吁大家都来关爱人类的动植物朋友,共同用爱心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为了江豚的微笑》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羊角岩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今天,这本极具温情和力量的书籍跋涉两千多公里的路程,从长江三峡的出口宜昌出发,抵达边陲小镇虎林市云山农场,它给校园带来的不只是生态保护、传递绿色发展的理念,更有对守护江豚的志愿者们心怀大爱的赞叹。星海文学社举行的诵读分享交流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受到了当地社区、文学学会的广泛关注,让在场社员、老师为之振奋和鼓舞。
优美、温暖的歌曲《初见你的微笑》拉开了活动序幕,通过主持人李丽、杨飞对江豚的介绍,社员们了解到长江江豚是特有珍稀淡水鲸类,江豚的生活习性、胖乎乎的体态和憨憨的表情,让孩子们格外兴奋。而江豚濒临灭绝的现实,又让大家为之惋惜和担忧,努力将其转化为关爱生物、守护生命的自觉行动。
活动现场,大家重温了荣获湖北“最美读书人”称号的羊角岩老师撰写的《告别》一书中《老牛》《航海》《春游》等生态诗文,备受启发。在感受着诗歌魅力的同时,星海文学社社长王辉通过微信连线羊角岩(刘小平)老师,把活动推向高潮。刘老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保护长江江豚水生生物的现实意义,并倡议小朋友们多亲近自然、关爱身边的小动物,还亲切热情地解答了社员姬苡诺、胡木泽、陈春阳提出的“如何生动的描写、有感情地表达”等问题,通俗易懂的交流,不仅使同学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还增强了他们创作的信心。
此前,星海文学社的诗歌课堂得益于刘老师的指导,这次星海文学社社员们能近距离和本书作者直接对话、面对面交流,是“江豚”搭建了交流的桥梁,是“生态”创造了精彩瞬间,是文字传递的人文情怀,是耕耘带来的身心愉悦。社员纷纷表示要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多观察生活、多练习写作。”挂断视频,师生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惜别之情和对本书作者的敬意。
当大家还沉浸在刚刚和刘老师的交流中,意犹未尽时,主持人开启了《为了江豚的微笑》诵读分享环节。
“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摘取一花一树的明媚,洞见一山一水的辽阔,它让五湖和四海的读者相遇,交流美丽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实践篇章。现在让我们满怀崇敬,深情地走近‘江豚的微笑’。”
为了让师生尽快熟悉书中的内容,诗社的老师们提前节选了《为了江豚的微笑》的“序言”、第四章“立志以生命守护江豚”、第六章“硬是被江豚拽回了湖口县”部分段落,并拍照、图文转化、文字编辑,然后制作文档,打印下发给参与诵读的师生、家长,并指导朗读。
采用师生共读、生生同读、亲子阅读的形式,阅读者们用声音传递着亲近自然的情感,用朗读让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文字就像无数个江豚跳跃在我们的眼前,激荡着我们的内心,感染和感动着小社员们。
在交流分享体会时,社员们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感受,有的说:江豚有着天使般迷人的微笑;有的说:为江豚濒危的状况而担心;有的说:对众多志愿者对江豚的温暖守护而感动。这些生态文明的种子已扎根在社员心中。
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我们更加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因为是这些水生野生动物通过维系食物链和生态平衡,调节水域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从而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生态、“江豚”与读者的共鸣交流,星海文学社共读湖北作家羊角岩《为了江豚的微笑》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来自北方小朋友们的关注和向往、对本书的喜爱和对生态保护的热情却在延续。
为了江豚的微笑,将成为大家共同的幸福的微笑,成为美丽长江美丽中国的生态共建永远的奔赴!让教育作为生命的唤醒、爱心的传递、情怀的濡养,与长江江豚温暖相约,共赴文学与生态之约吧。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