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中国计量史》新书发布暨多语种版权输出签约仪式、新书研讨会在京举行——学界共论计量文明与历史发展

2025年06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5年6月18日,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大象出版社隆重举办“《中国计量史》新书发布会暨英文、吉尔吉斯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这部由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双重支持的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中国计量史研究迈入国际传播新阶段。中宣部、中国出版协会、河南省委宣传部等机构领导,以及来自英国、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际出版学术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作为我国首部系统涵盖从史前到近代的计量通史,《中国计量史》由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独著。全书1056千字,整合最新考古发现与文献研究,首次完整呈现中华五千年的计量技术演进脉络。

活动现场,大象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签署版权输出协议。施普林格副总裁阿尼尔·尚迪表示:“施普林格很高兴能够将中国的图书带给全世界的读者,让更多的世界友人从多方面了解中国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吉尔吉斯文版的版权输出,则是"一带一路"计量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

作者关增建教授现场分享了多年研究心得:“该书的问世,为中国计量史的表述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评说的模板。” 

当日下午——由大象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计量史》新书研讨会”在北京名人国际大酒店(鸟巢店)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该书的学术价值、理论创新及现实意义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关增建教授介绍,该书的核心贡献在于提出“计量视角历史观”,从技术、制度、文化三个维度重新解读历史。

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宋明顺指出:“该书是从考古、经济、社会治理多角度涵盖古代度量衡的专著,也是计量史上里程碑式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强调,计量是理解古代科学思维的关键:“该书揭示了中国古代计量思想与现代科学理念的高度契合,展现了传统科技的前瞻性智慧。”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杨宗说:“这本书探本溯源、探索古今、中外对照,对整个中国传统科学史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钮卫星教授评价:“从学科意义而言,这本书对度量衡学科的范畴加以拓展,将时间计量与空间计量囊括其中,明确提出了计量史学科的范畴,意义重大。

《中国计量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关增建 著
出版时间:2025年02月

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彩红表示,《中国计量史》的出版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更通过计量这一独特视角,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科学精神与技术智慧。正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致辞所言:“《中国计量史》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的合作,创造了双重示范:从学术层面实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与现代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对接;从文化层面搭建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明对话的新桥梁。”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