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韩德民:凡大医治病,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作者:李子木   2024年12月0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仁医院原院长、著名耳鼻咽喉专家韩德民的口述自传《普救含灵:韩德民口述自传》举办了新书首发仪式。韩德民院士在这本新书中,回望其所历七十余载岁月,讲述了一个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变迁,读来令人慨叹,也受到京东图书选书团队的高度关注。今年以来,京东图书推出“先人一步”的新书首发政策,通过与国内出版机构深入合作,深度参与图书的出版发行。

《普救含灵——韩德民口述自传》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建安|口述:韩德民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从一个穷苦人家顽劣孩子王到扎根农村的青年生产队长;从田头地间偶然走进中国医科大学,到金泽医科大学优秀医学博士,到中国首位医学博士后;从同仁医院的一位年轻医生到执掌同仁十二年;从引进中国第一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到开启15000个孩子的有声世界……这本书里记录了韩德民院士的医学人文思考,呈现了他几十载医学探索创新之路。他如今依然工作在医学科研实践的第一线上,他的医学故事还在创造着、书写着……

但他谦虚地说,“我走的路不一定每个人都走过,但是我的经历产生的一些收获和体验,可以分享给年轻人。大家互相借鉴,或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些启发、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创作的初心。”

传记总容易千篇一律,我能不能更大众化、更贴近生活?

说起这部传记的创作初衷,韩院士说,是受到了其他院士传记的启发。“我们工程院的院士,到了一定年龄以后都愿意写一写自己的传记。我看到关于院士传记的系列专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都是大家生活的历练和成长经历。但传记图书总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为一种史料把它存留下来是挺好的,但是如果能够具备更强的可读性和传播力会更好。所以我想,能不能把一个真实的人生过程描述下来,把自己最贴身的体会感受记载下来,告诉年轻人。”

在这本关于自己七十余年生命记载的书里,有苦难、有磨难,但更处处透出韩德民的乐观、坚强和不服气。书中的许多小故事读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笑中带泪,却又被他的精神折服。

1969年初春,韩德民到盘锦插队。从大连坐没有窗户的闷罐车,在车里呆了两天,完全不知道车外是怎样一幅景象。等下车看到周围一片白桦盐碱地,甚至连棵树都没有,那种农村的荒凉让不少刚刚下车的女孩子抱头痛哭。他被分到了马棚里居住。马棚后面是一个大洞,前面是用草帘子拦着,就和牲口在一起。冬天还没有过去,后半夜的风一大,把炕的热量都抽走了,脑袋冷得好像要冻裂了。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要洗脸,一看茶缸都结冰了,冰融化后勉强洗脸,一转眼脸上就风干了。没多长时间,脸上、手上就出了一个小口子,被冰冻吹干的那种小口……

因为干活儿努力,得到了社员们的信任,韩德民被选为水稻看水员。这在今天是一个很难想象的工作。盐碱地是一个很特殊的环境,需要放水冲洗盐碱地,让水稻长得更好。到下雨天的时候,又需要把原来的水放干、把闸门堵起来,把雨水储存起来,因为雨水氮含量高。为此,韩德民还下了不少功夫,学习了科学种田、强化水稻优化管理,认真学习了农业八字法以指导自己的工作。

一次他在水稻田四周巡视的时候,突然发现平时自己经过的一个地方有一团花花绿绿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一条花绿的蛇,不断朝人吐着信子,吓得他毛骨悚然,飞快地绕着跑了过去。第二天、第三天没有再见到这条蛇,他心里放松之后,第四天那条蛇再次出现了那个地方。“这是我的必经之路,你盘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他找了一个伙伴,准备打蛇。他慢慢走进之后,举起自己的大铲子砸下去,结果蛇没死一下子掉到了水里。顺着水流往前走三五米,蛇的头又露了出来,他又是一铲子砸了下去,把蛇砸进了泥里。当他弯腰下去看时,蛇尾巴却突然一下子缠到了他的胳膊上。他吓得愣住了,结果发现蛇慢慢的又瘫软了下去,终于死了过去。他在一块坟地边挖了个大坑,把这条蛇埋了进去,还不断念叨“蛇兄弟我对不起你,但你不该拦着我的路。全队人的利益都在我身上,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社会青年城市青年,一下到那个环境其实有很多不适应,但怎么办?这段经历给我之前的家庭教育和生活体验都带来了很多冲击。我一方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躲开和回避家庭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更加坚定信念要接受考验,自己是爱国的,要经受考验让自己成长起来。”

在这本传记中,韩德民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我们小时候,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性,以及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好像社会在发展当中对我的童年不是太公平。但换个角度看,这不公平也是我童年时期心灵成长的一种经历,是一个励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克服困难,勇于面对挑战,在挑战中面对自己的人生,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做人做事的发展目标,也坚定了做人的信念。此外,也磨练了我早期不屈的性格。”

农村磨镰刀的技术放在解剖的刀凿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973年,韩德民得到当地一致推荐,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后来,作为学校派往农村的医疗队学生代表,最后被分配到了医疗队。那个时候的学习和就医环境,至今让他记忆深刻。

在这本书中,还专门有一节叫“夜班停尸房”。在医疗队,他前前后后解剖过十几个尸头。最初,医疗队没有专门放置尸头的地方,只好先放在门诊的房间里。虽然平时遮盖起来,但护士们知道了以后,还是感到恐惧,尤其是晚上。后来,韩德民终于在医疗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太平间。那儿非常安静,在医疗队门诊楼前广场的东边,周围比较荒凉,平时没什么人。他决定把它作为解剖尸头的场所。没有人反对,他就把尸头搬到里面。此后,太平间成了他的另一个办公场所,晚上一下班就过去。他特别提起一个小段子,“有只野猫,不知道为什么老爱去那儿。有一次夜深了,我感觉有些困意。突然间,不知道那只野猫从哪儿窜出来,‘啪’的一下碰倒什么东西,‘喵’地叫了一声,吓得我一激灵。冷眼一看,野猫那两只绿色的眼睛正盯着我,我这心里‘咯噔’一下——‘鬼来了!’忽然间所有的困意都没有了。然后一想,这野猫是在帮助我完成任务呀!”

通过学习尸头解剖,颞骨内的鼓室、面神经、颅底结构,关联的神经元、脑干周围结构之类的部位,清清楚楚地展示在韩德民的眼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都一清二楚,印象十分深刻。颅面、颅底外科,耳鼻咽喉科,不仅是单纯的外科技巧,更像是一门精细的雕刻艺术。“非常专心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只有心与艺术的交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把颞骨里面包裹着的半规管一层层地削出来,那是需要很高水平的。半规管的直径,只有小米粒的三分之一大小,要把它清晰地凿出来、削出来,对工具的要求非常高。这需要磨刀和磨凿技术。韩德民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磨刀的呢?是农村割水稻的时候。那时候需要把镰刀磨好、磨快,否则没法用。只有刀的质量好,磨得好,才能把水稻割好。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他回忆说,“农村磨镰刀的技术放在解剖的刀凿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总而言之,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把相关的基础打牢做好。”

这种长期实践工作与理论学习的相互参照和融通,给韩德民后来的医疗和医学工作带了极大的帮助。时至今天,他依然表示,“我们当时是工农兵大学生,大学第三年我开始上手术台了。那时医生少病人多,有了知识自然就有了实践的条件,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是一边看着解剖书一边完成的手术。现在这种实践机会少了,但交流太方便了,医学的培养教育过程或者教育模式变了。国家现在提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把14亿人民的健康放到首位。我们应该通过现代知识手段尽可能实现教学手段方法的智能化,提升医疗教学水平,而不是传统的按部就班。我们应该强化本科教育,强调医学实践的重要性,强化本科教育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一致的思考。”

人生如同漂泊在大海中,只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才能活得精彩

在中国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本科、硕士学位后,韩德民到日本留学。让人意外的是,他在留学期间还专门学习了医学哲学。

第一次走进哲学课堂,教室门口走进来一名穿着白大衣的哲学系教授。教授从哲学的分类、发展历史、时代发展与哲学的脉络开始梳理,从古代神学开始到自然规律的认识,到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发现对哲学对事物自然规律的客观准确的定位,再到近代科学……老师并没有强调唯心还是唯物的争议,谈的更多的是对哲学的定位认识,用什么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用什么样的认知来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后来在哲学学习中,老师还会讲了一些选修的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心理学等等。

他回忆自己当时的情形,“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我对哲学逐渐产生了兴趣。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真实且还有存在的必然性。但是这种存在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这两个之间怎么去对待。推论到医学上来,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这些自然规律当中它的必然性,但也有它的偶然性。为什么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那得病因素到底是哪些?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病理学的研究逻辑上来。”他举例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患糖尿病,有的可以自然治愈,而且治愈效果很好,有的就不可治愈。它内在存在是不是就必然合理?它的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如果用哲学的思维去思考,就可能对病理生理的演化过程有深刻的了解。任何一个现象都会在相对时间是绝对存在的,但随着时间流长,它可能就不存在了。长久的过程看,绝对真理未必就是真理。

这样的学习经历,放在今天也是不多得的。韩德民表示,今天的大学生对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转移的认识、对疾病发生发展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有社会自然现象的一些认识都是不够的。在自己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哲学思想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包括他留学回来之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实践建立起来的学术思想、坚持的基本哲学观点判断,以及在解剖结构当中结构功能和症状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准确定位等等,都是以哲学思想为牵头。“把这种思想运用在行医和对疾病认识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收获蛮大的。”

这段哲学学习经历带给韩德民的另一个收获,是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你对世界的准确了解,怎么适应客观环境,怎么通过你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解决问题,使你的存在更有价值。”在他的书中, 有一个描述,讲人生如同漂泊在大海中。在漂泊动荡的大环境当中,把握好你自己的人生轨迹,才能活得精彩。“活得精彩是什么概念?就是对社会进步有意义,对家庭、对社会、对所从事的事业,还有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所存在的价值,这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

医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医者必须明白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

这本书名称中的四个字“普救含灵”,源于大医孙思邈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医生的一种本能就是救死扶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患者对医生职业的尊重和认可。

韩德民是著名的耳鼻咽喉专家。但他说,当初把自己分到这个科室的时候,还闹了些情绪,因为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自己的关注也主要是外科领域。但后来在带队老师的耳濡目染之下,亲眼看见老师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医疗工作,还不忘时刻抽出精力关心自己的成长和心理情绪,“内心的顽固不化瞬间就化为乌有。其实在医学这个领域当中没有说哪一科重要,哪一科不重要,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大小。在人体的生命过程当中,每一个部门发生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痛苦。”

从日本留学回国后,韩德民到同仁医院工作。1994年,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2003年,任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是北京“非典”救治总指挥。2012年,任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一个医务工作者又到管理者这种身份的这种转变,其实也一直是在面临各种的困惑和挑战。

他说,“我不大容易服输,不容易被困难所吓倒,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回想当年爬山洞、下海捞海菜、爬山采野菜,这些经历和风险,也锻炼了自己勇于挑战的性格。以前在农村插队的时候,经常饥寒交迫,也时常想,一眼仿佛看不到出路,人生苦短,为什么要接受这些?但今天回头看,一切事情都很简单,没到这些迷茫的时候,知识就给了我很多新的力量。”“我除了运动之外,另外一个爱好就是静下来去读书。我很多时候只要静下来就会认真读书。”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韩德民身上始终保持了厚重的责任感,“在工作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人利益放在其次。要明白在这一路的成长过程中,自己应该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进步当中去。这是一种更大的格局。”

今年8月,新疆首家国际化、智能化新型医疗机构,新疆国际医疗中心开工。同时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的韩德民表示,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将承担涉外医疗服务、高级别体检以及健康管理服务,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构建中国—中亚“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意义重大。他说,这不仅是家国情怀,还有国家战略目标怎么去实现。要建立国家稳定的战略后方,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来。

作为一名享誉已久的医学专家,韩德民在书中提到了一名好医生的三种品质:医术精良,以德为重,善于交流互动。他说,没有精良的技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责任感,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候冲上去拯救生命。如果和同病人没有很好的交流,沟通不了,医患矛盾就出现了。医疗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作者:李子木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