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是20世纪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尤以草书名世,被誉为“当代草圣”。不仅如此,他的绘画与诗词同样造诣深厚,被赵朴初、启功盛赞为“当代三绝”。
林散之的学生,著名艺术家、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冬龄在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全集》的序中写道:林老诗、书、画三绝,画从书出,见笔见墨,书法有诗性画境。
林散之与黄宾虹结缘,师从这位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学画几年,是他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黄宾虹的教诲,诸如“凡病好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林散之的艺术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不仅得黄宾虹“五笔七墨”之法,以皴、擦、点、染作画,也将此融入到了书法中,令山水气象在书法中得到呈现。
这也进一步造就了林散之为人敦厚朴实,待人真诚,一生认真读书,痴心诗、书、画的真性情。
《林散之全集全七卷》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冬龄 主编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2024年5月20日,由《林散之全集》编委会与湖南美术出版社历时六年编撰而成的《林散之全集》首发。全书共7卷,收录作品2000余件,诗文3000余首,集林散之书、画、诗之大成,全方位展现了他的艺术面貌。这也是为书法界、美术界、收藏界提供的有关林散之艺术的最权威的学习、欣赏和收藏的参考资料。爱好者可从中学习临摹,专业者从中悟道开窍,收藏者从中比照鉴赏。
该书主编之一,湖南美术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总编辑黄啸表示:“能够出版《林散之全集》,我们感到十分荣幸:一方面能为书法艺术界献上一份厚礼,另一方面也契合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专业理想。”湖南美术出版社虽植根于湖南,但一直以全球顶尖水准与国际化视野为自身定位。作为一家专业出版机构,多年来秉承“传承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大众审美情趣、提升国民艺术素养”的宗旨,搜集、整理对人类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的作品,编辑出版了大批画册,也出版了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全集,如《齐白石全集》《吴冠中全集》《黄永玉全集》《古元全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等。《林散之全集》是继这些作品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又一重头出版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屈指可数的现代书法巨擘出版的个人全集之一。”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乌江镇,生于江苏江浦。20世纪60年代初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黄啸认为,林散之先生作为20世纪震烁中国书坛的人物,他不仅是安徽、江苏的,更是全中国的。之前没有一部以全集的方式全面整理与展示林散之先生艺术造诣与精彩人生的著作,是出版领域乃至文艺界的缺失。湖南美术出版社早在十年以前就开始酝酿《林散之全集》的出版,并着手相关的准备工作,经过持续的追踪、策划,在2017年获得了林散之版权人、林散之大儿子林筱之授权,并得到林氏家族和林散之学生尉天池、王冬龄等人的全力支持,最终才得以顺利出版《林散之全集》。
据黄啸介绍,7卷本的《林散之全集》旨在通过对林散之艺术作品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记录这位德艺双馨名家大师的创作历程,赏析“江上老人”的笔墨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林散之、了解中国书法,进而传承书法艺术的精髓和内涵,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建社45年,集聚了一支又一支优秀的美术、书法编辑团队,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同类出版社前列。大型画册出版经验丰富,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在行业中有标杆性影响的大型出版物。同时也出版了大量的书法读物,编辑出版了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小学书法教科书。由此,黄啸说:“出版《林散之全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有信心将它编辑出版成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个人全集。”
黄啸
作为一家专业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始终把品质追求摆在第一位。黄啸强调,出版经典著作,需要人文情怀,更需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密的出版管理。每遇到一个重大选题,湖南美术出版社总是组织最优秀的编辑成立专门团队,并优先配给资源;同时,聘请一流的学术专家组成编委班子倾力打造,《林散之全集》的出版工作也不例外。
为确保这一重要选题项目高品质顺利推进,湖南美术出版社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外部方面,在《林散之全集》立项出版伊始,湖南美术出版社聘请了沈鹏、尉天池、许江、林筱之担任顾问。由担任全集主编的林散之高徒、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冬龄组建了编委会团队,担任分卷主编的张爱国、刘灿铭、唐楷之、花俊都是中国书法、绘画中青年届的翘楚,《诗文卷》分卷主编寒碧,学贯中西又擅长传统诗词格律,工作严谨认真。《文献卷》分卷主编邵川,是林散之世交邵子退的孙子,对林散之的研究已积累了几十年的丰富经验。高水准的编委团队,为将全集打造成学术丰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组稿、审稿等阶段还广泛地借助了高校、博物馆、书画院等社会机构力量,协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内部方面,优先配置资源,在分管该项目的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成琢的带领下,组织优秀的编辑、校对人员成立了十几人的专项工作班子。为全集各卷配备了两名责任编辑,编辑里包含了书法、美术、文学等优秀专业人才。在排版、校对等各环节也给予了绿色通道,此外,予以充足的预算资金保障项目顺利运转。
黄啸透露,《林散之全集》编撰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作品搜集与遴选。林散之先生高寿且高产,遗留作品散落各地,仅搜集作品这一项工作便耗时两年有余。为使收录作品更全面、更权威,避免遗珠之憾,全集拍摄小组背负设备先后前往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浙江等地20余家公立机构拍摄作品图片3000余幅;随后,前往林散之家属与旧友以及大宗藏家处等50多处场所拍摄藏品2000余幅;此外,还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到作品200余件。初期为全集共搜集作品5000余件,作品、诗稿、信件、生活用品等资料图片8000余张,并对所有图片都逐一进行了藏家、年代、尺寸等信息录入、分类,保证了每一张图片有信息,每一件作品有来源。
作品征集尾声,项目组为了收录某家机构藏品曾花费1年多时间通过学术、行政多个渠道进行联络、协商,最终获得授权拍摄到了大量珍贵的林散之创作初期的手稿、印章,弥补了最后的遗憾。
其次是作品的甄别与遴选。项目组驻扎杭州、南京配合编委会耗时数月对搜集的5000余件作品逐一进行审定;针对有争议的作品,邀请顾问和收藏界、艺术界专家团队举行了多轮鉴定会逐一审定,并拜访林散之旧日好友等进行求证,杜绝了赝品在《全集》中出现。
在历时六年多的时间里,负责该项目的编辑,美院书画专业本硕毕业的颜士超深有感触:做艺术要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
在编辑过程中,接触并深入研究了林散之的大量作品,让编辑颜士超深刻感受到了林散之先生艺术的深度和广度。林散之的作品不仅艺术精湛,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人生哲理。通过编辑工作,让包括颜士超在内的湖南美术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团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加敬佩林散之的艺术造诣。
编辑《林散之全集》需要极高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在整理作品图片、核对文字阐释和艺术评论时,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谨对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也体现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其次编辑还需要不断学习包括艺术史、文献学、图像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解决编辑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林散之全集》的出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专家、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多种业务人员的紧密协作。在这个过程中,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团队通过与专家们的联系、交流,积累了作者资源,拓宽了出版视野;在沟通、协调中提升了团队协作的经验,这些提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也为年轻编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酝酿六年编撰,这部诗书画集大成之作为何是顶流?
用六年的时间编撰而成的这套作品,有哪些非同一般的地方?
据黄啸介绍,首先是范围广。全集共收录了林散之1920至1989年间创作的书法作品1500余件,涵盖篆隶楷行草五体;绘画作品400余件,涵盖山水、人物、写生画稿;日课作品300余件,涵盖《孔宙碑》《曹全碑》《书谱》20余种;收录诗文3000余首;信札、笔谈400余件,文献、书论共约120余万字。
其次是标准高。专业权威的编纂团队确保了内容质量上的高标准。收录作品时内容相同或相近之作,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一定文献或史料价值类的精品,一般性应酬之作不作收录;所有收录作品以创作年代排序,并著录其作品名、材质、尺寸、创作年代、藏址、释文、款识、钤印;每卷卷首由各分卷主编撰写一篇针对该卷的学术研究文论,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艺术分析和解读;全书内容按照相关出版规范进行了严格校对、质检,确保了图书质量。
再次是编辑慢。慢工出细活,在编辑环节,湖南美术出版社秉持工匠精神。从编辑加工到设计制作等环节,一遍又一遍反复打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单设计环节,就不断地推倒重来,一个方案又一个方案,不断地打磨、试印、改正、再打磨。在编辑稿件时,对照书稿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反复推敲,确保准确、合理。
最后是出品精。全书采用130g超感纸纸张高清呈现作品,由全球一流印刷厂深圳雅昌印刷,每卷一个木质包绸布书盒,凸显书籍的高格调和高收藏价值。
在装帧设计上,全集每卷以锁线包脊的方式装订,便于180度平展阅读;收录的部分长卷以拉页形式呈现,最长拉页可达近1米;部分作品选取精彩局部进行3倍放大以便观察细节。
全集7卷书盒整体设计主色调为黑色,主视觉则选用林散之尺幅最大的书法自作诗“自攫神奇入画图,居心未肯作凡夫。希贤希圣希今古,无我无人无主奴。”一句为主体设计元素。文字反白处理并扩展充满整个封面。布面黑底与烫印白字一如碑文拓印,放大到版面极致的笔墨细节则形成了超强的视觉冲击。7卷书脊合并则展现“散耳”二字,与书盒正面形成极高反差。
全集7卷书芯选取林散之7种落款压凹于封面进口黑芯板上,视觉随着光线变化产生笔迹变化。
全集整体策划、编辑与设计在系统呈现林散之超然入圣的书法技艺与艺术成就的同时,更着力于体现林散之毕生的艺术追求:即于传统艺术形式的表达中探求现代先锋的审美意识与思考,并借此追寻“天”“人”的合一。
“为何几千年无数人写字,而书法史上巍然灿烂的巨匠大师却凤毛麟角?作者与艺术造诣固然是根本,但其人的品行、性情、人格魅力也是极为重要的”,正如王冬龄在《林散之全集》序中如此所言,这套全集为读者读懂林散之其人,从而真正读懂其作品,深入领悟其艺术风格,也收录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和专业的研究文论。
“素性只知安淡泊,贞心原不恋荣熙。”这是《林散之全集》中收录的题《野兰二首》中的诗句,全集共收录林散之自作诗作品600余件,阅读这些作品时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痴迷书法,对艺术孜孜以求的自我写照。除作品外,文献卷中收录有林散之年谱、信札、笔谈120万余字。读者可以从年谱中阅读到“林散之17岁即以范仲淹名言‘不及,非人也’为座右铭”;“34岁,家乡水灾,他挺身而出,义务主持圩事,公正廉明,甚受拥戴”;“1934年,遵黄宾虹教导,为师造化,孤身作万里游,得画稿八百余幅,诗近两百首”等等记事中感受到林散之的勤学苦读、学高品正,也能从笔谈、信件中读出他一生不求艺外之物,保持着一份初心的质朴人格。
林散之一生亲近自然,淡泊名利,长年痴心于诗、书、画。他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在他的爱徒王冬龄眼里,林散之“淳朴天真,圆融温润”“人有佛心,书得仙气”,这也是王冬龄主编《林散之全集》而得的领悟。“就像他的人一样,他的字是有温度的”。
权威、学术、实用,同类书的标杆性作品
王冬龄在《林散之全集》序中说:林老接续了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文脉:一是诗、书、画“三绝”之脉,二是大草之脉。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总经理杨壮曾在《林散之全集》的首发式上表示,《林散之全集》的出版是一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工程,是湖南出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此,黄啸进一步阐释,近现代以来,伴随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中国艺术面临如何传承和创新的时代命题,以此命题重新审视林散之的艺术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林散之其诗、书、画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又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既有较为完备成熟的理论,又有卓见成效的传学方法可资借鉴。林散之以其艰苦卓绝的努力,实践了对中国优秀传统书法的传承,并融合了各家各派之长,他扛起了20世纪中国书法艺术的大旗,担负起了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林散之全集》的编辑出版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普及,为现代书法艺术、中国画艺术创新提供研究、借鉴的资料,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范围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巩固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书法艺术中的中心地位,增强文化软实力。
此次全集的出版对林散之作品的全面展示、研究,记录这位德艺双馨名家大师的创作历程,集中展现了一个通过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现代中国艺术家的成长轨迹和艺术成就,是回顾具有中国民族性的艺术道路、展望前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织梦于祖国大地的这一优秀传统的讴歌和赞美。
《林散之全集》主要的读者对象是书画艺术工作者、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全集上市初期湖南美术出版社通过收藏定制的方式进行了独家销售,随后在书店、艺术品交易所、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
黄啸表示,“《林散之全集》的出版只是我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艺术道路上的一个节点,围绕全集、围绕林散之我们通过举办新书发布会、研讨会、邀请作者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林散之、了解中国书法,并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年轻读者的关注和购买,进而传承书法艺术。”
据悉,今后湖南美术出版社将基于全集内容进行拆分、细化,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制定不同的系列产品与差异化的销售策略。例如,针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精装版或限量版等高品质产品;针对一般艺术爱好者提供平装版或电子版等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
为了更加便捷、持久和广泛地传播,湖南美术出版社还对《林散之全集》进行了数字化的开发。在为全集收录作品阶段,出版社便对收集到的作品图片进行了初步的数字化处理,对6000余件作品图片进行了编号、分类打标签、信息录入,以便后续进行数字化开发。在全集出版后对此资源进行进一步细化整理,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管理《林散之全集》相关的数字资源。该系统今后将具备高效的检索功能,方便用户根据关键词、作者、作品名称等条件进行快速查找。此外,还考虑加入注释、解读等功能,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解读视角。
如何让不懂书法和书画的读者也能够看懂和学会欣赏林散之的作品?这套全集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入门引导。首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卷中介绍林散之的生平事迹、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等的背景资料,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随后再阅读每卷卷首的研究文论,这些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艺术分析和解读,能帮助读者对林散之不同艺术形式、不同艺术时期的作品特点有进一步的理解;再配合书中对照的释文观赏作品,从而欣赏到林散之先生的艺术精华。此外,湖南美术出版社还联系了7位分卷主编录制了讲解视频,今后将在自媒体渠道进行播放。
黄啸分析称,当前的书法和书画市场既展现出兴盛的一面,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由于大众的审美处在成长期,以至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各种宣传推广和其他手段,挤占市场,干扰选择,造成一些藏家失去投资信心,但其市场成长性和未来潜力仍然被普遍看好,
首先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文化和艺术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书画作为传统且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商品,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其次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艺术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公众的艺术鉴赏力,增强了对书画的兴趣。数字化技术在书画展示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扩大了传播面。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为书画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相信艺术市场今后总体上仍会保持前进态势。
湖南美术出版社一直以来搜集、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对人类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的作品,并产生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续创造了让传统文化和艺术“破圈”的市场热点。
该社以往出版的大部头图书如《齐白石全集》从1996年出版至今仍在不停销售,《吴冠中全集》2007年出版至今再版不断,码洋近三千万元;《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黄永玉全集》《故宫藏四王绘画全集》等大型画册均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大众类图书《吴哥之美》累计销售近50万册,《藏在碑林里的国宝》累计销售近4万册,《书法集字创作宝典系列》累计销售4万余册;许多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收获不错的销量。《藏在碑林里的国宝》更是“破圈”引发了一波碑林旅游热潮;《吴哥之美》几乎成为去吴哥窟旅游的必备读物。
黄啸总结,这些书的成功一是选题策划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二是内容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三是契合了社会背景与需求。“《林散之全集》是我社在立足过去成功经验之下出版的又一标杆性产品,在拥有学术性与权威性,又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契合了当下中国热衷于书法艺术的热潮,”因此他坚信,“这套书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