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24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简称“交大社”)出版了“海上科普讲坛”丛书的第一本科普图书——《万物生辉:未来时空的科技前沿》。该书以“海上科普讲坛”为基础,邀请二十多位各大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健康、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及进展。
《万物生辉——未来时空的科技前沿》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樊春海 主编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2022年6月,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协的指导下,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创办了“海上科普讲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樊春海提出并运营至今。该讲坛面向中学、大学及以上群体和社会大众,邀请各领域的科学家,围绕百姓关心的生物医药、健康卫生、智能科技等热点问题,以“主题演讲+观众互动问答”的形式,为社会公众搭建起与科学家交流的桥梁,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目前,“海上科普讲坛”已经举办100余期,有300多位来自基础科学各前沿领域、临床医疗、工程科技、科学传播领域的院士与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科技分社社长、总编助理钱方针博士一直关注、跟踪“海上科普讲坛”的活动,并与樊春海院士对接,共同决定将各位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集结成册,推出一系列展现我国科技进展以及科技工作者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的科普图书。
在丛书总主编樊春海院士的支持和指导下,丛书执行总主编、上海大学材料生物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王丽华教授与相关专家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多次与编辑团队开会讨论,最终推出了第一本书——《万物生辉:未来时空的科技前沿》。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性读物,满足广大读者的关注;也是对科研人员的一种呼吁,希望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科普工作中,共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果壳CEO,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姬十三说:“这本书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由科学家们通俗讲解,揭示科学技术如何改变生活,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优秀读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是一场智慧的盛宴,精彩展示了科学家们在各自科学研究领域中达到的新边界和新高度,是每一位求知者值得拥有的知识宝库。”
近日,百道网对本书的两位作者刘晨光、赵琦,以及编辑团队代表刘宇轩进行了专访,请他们谈谈这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
刘晨光:科学家做科普,是出版领域中的宝贵资源
在“海上科普论坛”第35讲中,刘晨光教授受邀分享了《扮演“上帝”,打开合成生物学之门》的科普讲座。刘晨光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曾获得“教书育人奖”“卓越教学奖”“凯原十佳教师”等称号,在教学及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合成生物学是大国竞争的新兴热点学科,而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引领上海市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由刘晨光代表学校参加“海上科普讲坛”正应其时。但是刚接到任务时,他并没有现成的报告内容。因为合成生物学近几年中创新性、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了给听众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查阅资料时,刘晨光深刻感受到了合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众多研究成果都超出了人们最大胆的想象。因此,他在写作时不仅着重引用我国科学家做出的世界领先级的贡献,增强读者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讨论了专业学术圈内的热点内容,使读者越读越清晰。由于前期演讲材料准备充分,后期出版自然水到渠成。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体是生物学,包含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为了避免学术性强而导致非专业读者难以理解,刘晨光在写稿时没有直接引用学术性内容,而是以“合成生物学如何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从衣、食、住、行、环保以及大家感兴趣的生命起源话题入手,让读者们可以快速地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重要作用。
当转基因出现时,有人就担心这会让自然界乱了套,迫使物种灭亡;当人工智能流行时,有人担心这会扰乱现有的社会体系,导致人类消亡。对于各种担心,刘晨光觉得是必要的,但也不必过分忧虑,毕竟任何技术都有双面性。
“科学发展要适配人类社会发展。”刘晨光说,“当人类有了可以媲美‘造物主’的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危险。比如富人可以通过克隆技术不断地更新身体从而实现永生,打破了富人和穷人在死亡面前最后的平等。我在写作中也潜移默化地传达了这样的理念,题目为《合成生物学:扮演‘造物主’》,但在文末也有提醒大家,要做有良知的‘造物主’。”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伪科学内容。一些非专业的内容发布者,从科普书上摘抄内容二次加工,增加了趣味性,但很容易就念错了经。而有些人甚至是故意传播伪科学,只为了增加流量,谋求经济利益。为此,刘晨光建议媒体平台可以邀请高校老师作为专业顾问,科学内容经审核后再公开发布。
目前,由身处科研一线的科学家来做具有时效性、专业性的科普,仍是出版领域非常欠缺的宝贵资源。“‘海上科普论坛’挖掘出了众多上海知名高校、研究院所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前沿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又在报告中优中选优,汇集各专业的热点话题出版了这本书,让读者能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就是这本书的出版意义。”刘晨光说。
赵琦: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副教授赵琦在“海上科普讲坛”做了第37期的科普报告,题目是《蚯蚓:隐秘而伟大的地下精灵》,在讲坛中她通过介绍土壤生物蚯蚓的四大功能来呼吁大众保护蚯蚓和生态环境。今年年初,赵琦收到“海上科普讲坛”丛书执行总主编王丽华教授的邀请,和二十多位科技领域的院士、专家共同编写这本书,她深感荣幸,立刻就答应了。
赵琦特别重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通俗性,她希望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让大众对蚯蚓这种不起眼的生物有一个全新的直观印象,并且能够记住蚯蚓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贡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她决定通过介绍蚯蚓扮演的四个角色来科普它的四大功能,这四个角色分别是勤恳耕作的“朴实农夫”、默默无闻的“济世良医”、变废为宝的“回收专员”,以及天然健康的“药食同源”。另外,她还通过把蚯蚓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食物、形象以及电影《流浪地球》相结合,加深读者的印象,让他们阅读之后能够感同身受。
赵琦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以科研为主,写作科研论文比较多,论文的写作语言是严谨精炼,而科普文章除了专业以外,既要通俗易懂,又不能像科普讲座一样过于口语化,所以整个撰写过程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写完之后,赵琦会讲给家人和朋友听,再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
因为蚯蚓其貌不扬,一直生长在地底下,所以常常被大众忽略,甚至被厌弃;又因为它是优质蛋白和中药材,所以有人会对它们进行大量的捕杀。赵琦说,她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蚯蚓对于环境以及人类的重要意义,打破大众对蚯蚓的刻板印象,激发大众对包括蚯蚓在内的所有土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蚯蚓虽然是一种不起眼的生物,但它的存在可以解决全球都存在的隐形饥饿问题,还可以支撑人类的健康、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
谈到现在伪科学泛滥成灾,赵琦表示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例如她到外面采样研究蚯蚓时,有些农民会告诉她蚯蚓是一种害虫,会破坏作物的根系,要对它们赶尽杀绝;还有她从小也听说过把蚯蚓切成两半就会变成两条蚯蚓等错误的说法。她认为,科研人员可以从伪科学的传播中学习到抓人眼球、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用更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方式,给大众提供可靠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如果遇到伪科学,要及时更正,引导读者正确区分真伪,减少伪科学的生存空间。
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编辑的严谨、作者之间的互助,都让赵琦非常感动。她说:“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我感到特别荣幸!”例如,在她的文章中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专业名词,围绕这个词在中文表达中的英文名称要不要加上字母“s”,赵琦跟出版社的各位老师经过多次交流,查阅了很多文献,最终才确定加上“s”。又如,在最后校稿的阶段,作为作者看自己的文字已经看不出问题了,或者有些内容舍不得删减,赵琦还和刘晨光等作者互换了稿件校对,保证了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谈到这本书的出版意义,赵琦总结说:“这本书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为未来培养科技人才奠定基础;为各学科搭建桥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书里介绍了很多相关的科技前沿知识和创新成果,为环境污染、疾病防治、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和思路,能够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宇轩:前沿科技并不是“高岭之花”,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万物生辉:未来时空的科技前沿》作为“海上科普讲坛”丛书的第一本,以立足中国、前沿视角、实用导向为方针进行选题,讲述了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健康、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及进展,从科研一线向读者传播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从细胞奥秘到星河璀璨,让读者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在总主编樊春海院士和执行总主编王丽华教授的支持和协调下,编辑团队各尽其责,推进图书出版工作,争分夺秒地联系作者、敲定合同、商定文字修改方向等,美编、校对、出版科、总编办的同事也全程关注,提供了及时的协助,从选题策划到约稿、交稿,是一个既“漫长”又“紧迫”的过程。
这本书是从“海上科普讲坛”转化而来的,作者大多数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高校教授,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们还是积极配合出版社的工作,在审核过程中与责任编辑刘宇轩、陈琳互动良好,经常就书稿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反复打磨、修改。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他们从不放过对书中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审核。“因为我们知道,向读者传达正确的信息与观念是多么重要!” 刘宇轩强调说。
在成书的过程中,编辑们既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查阅资料,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科学性和可读性进行审核,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将书中的学术语言尽可能修改得专业妥当又通俗易懂。
据刘宇轩介绍,为了让这本书的可读性更强,他们建议作者在文章后面增加一些与正文相呼应的附加模块作为外延,以丰富图书形式、增加可读性及与读者的互动性。因此书中许多篇目都有“小贴士”“扩展阅读”“精彩问答”等模块,对正文中的重要概念或难懂的知识点、正文中未提及的技术前沿动态,以及讲座直播中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了补充和完善,以“1本书+n个知识点”的形式,让读者阅读时不会感到枯燥单调。
此外,他们还对一些篇目的标题及小标题做了修改和优化,力求简洁明了且生动有趣。例如,程蜀琳教授的篇目原本标题为《科学运动与健康》,改成了《科学运动:健康“不打烊”的秘密》;郑慧琼研究员的篇目原本标题为《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改成了《空间微重力:植物的太空生长变形记》,等等。“接地气的标题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让大家觉得前沿科技并不是‘高岭之花’,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刘宇轩说。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百宝箱,装满了各种奇妙的科学知识;也像一座桥梁,连接了科学技术与我们平凡的生活,一翻开就能解锁与20余位科技领域的院士和专家面对面的机会,以及16堂科技前沿技术进展公开课。它不仅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有多厉害,还让我们看到科学家们为了研究付出了多少努力;不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学探索的队伍中来,共同书写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篇章;不仅展示了科学之美,还激发了人们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思考与共鸣。“不管是科技‘小白’,还是对科技特别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都能让你找到乐趣,启发你的灵感!”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