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出版社在图书品牌化日益成为市场趋势的当下,以产品构筑品牌,用品牌撬动增量,不断培育市场核心竞争力。“丝路物语”书系是由西安出版社持续推出的“文物宝典”,书系以文物为原点,以古老的中华文明为延展空间,可谓是一套系统又深度的文化遗产打卡指南。作品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味蕾,与当前的历史文化时代潮流互成表里。2018年“丝路物语”书系第一辑出版以来,立足优势领域,抢抓优质资源,目前已初具影响,不少单品市场表现突出,本项目的策划、实施与衍生开发是西安出版社创新赋能的重要抓手,并为持续深化品牌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大愿:选题缘起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丝路文化”这渠活水,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视察西安博物院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历史文化保护,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了党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始终未曾改变。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地标和文化空间的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伟大文明。为了充分将“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遗址珍存用通俗的语言去展现出来,让他们真正地走近百姓、融入时代、面向世界,“丝路物语”书系的选题因此应运而生。
为了项目的长远发展,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对整个项目进行了全面融合和重新构想。2017年,“丝路长安融合出版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发展改革项目库,并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丝路物语”书系作为子项目之一,是这一融合出版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项目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1月11日,“丝路物语”书系第一辑在西安举行首发式,正式揭开了书系出版的序幕。书系由文化学者李炳武担任主编,共60册。书系采取探索与普及相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同时融合了现代科技,以互动可读为特色,使读者在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的同时,完善对文物、丝绸之路和历史的认知。截至目前,书系已经推出五辑共50册。
迈小步:项目实施
中华文明,浩浩汤汤。“丝路物语”作为博普及作品,聚焦一件文物、一个洞窟、一座城市,鸟瞰上下五千年,清晰地再现文化从物质性到精神性的转变,角度必然会更独特、更新奇,放在众多同类书中,彰显特别。“丝路物语”书系从品牌定位、用户画像、产品架构等多方面把文化遗产引向当今生活,重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品牌定位是将“丝路物语”打造成为一套系统又深度的文化遗产打卡指南,这意味着我们要在“长焦距”的内容的纵深性(从文化的立场阐述文物的历史意义,在聚焦视角上兼顾学术作品的思想层与通俗作品的故事层双重属性)和“广视野”的选题广拓性(以丝绸之路相关博物馆、大遗址、石窟寺或其他重要文化遗产为选题范围,共计50处博物馆或遗产点)都深入耕耘。
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相关综艺节目、纪录片、文创产品的不断涌现,文物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当然也是“丝路物语”的主要阅读群体。迄今为止,“丝路物语”产品架构已初具规模、基本成型,时间上形成涵盖从远古至明清的大纵深,空间上形成从沙漠到沧海的多层次,“有所兼顾”。同时,我们集中优势作者和编辑力量,在博物馆、石窟寺、都城文明等板块深入挖掘,“有所突出”。两者相得益彰,使“丝路物语”在市场同类竞品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项目的长期开拓、融合出版积蓄更多的力量。
“丝路物语”设计精良,处处体现出反复构思、创新的态度。深度图文对话,一流视觉表达,图书以轻松愉悦的版面语言,贴近年轻读者和游客,让读者在阅读文字之余通过精美的图片感受文化的震撼与感动,相契于文字的解读,更透出传统文化的深邃意蕴。简单来说,“丝路物语”可以用“知识性,有内涵;普及性,有趣味;视觉化,有颜值”来概括。
走长路:衍生开发
“丝路物语”书系通过多年的资源积累与整合,已成为汇聚了一批专家学者与图文资料的专业资源平台,具备进一步整合学术出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例如,《新疆古代石窟》一书资料翔实、结构完善、图文并茂、作者权威,可尝试进一步拓展包装为具有鲜明特色、历史维度、国际视野的学术出版项目。基于“丝路物语”书系的优质内容,我们将大胆尝试“走出去”,积极推进版权输出,以多语种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
“丝路物语”书系关注融合出版层面,借助丰富的数字资料和多媒体技术,强化传统文化元素可视、可听、可观的直接特征,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多维度的观感与传播效果。“丝路物语”书系以互动可读为特色,加入“赛导游”语音讲解功能,具有自动感应讲解、覆盖范围广阔、周边景点推送等多重特点和功能,在阅读纸质书的同时可以扫码边听边看,带读者实地感受千年文明。西安出版社联合武汉数传集团,基于传统纸质图书内容,以智能二维码为入口,定制线上衍生数字内容与数字服务,为读者提供更精准化、智能化的知识内容。
在2019年7月27日在西安举行的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西安出版社借着书博会的东风将《丝路物语》推介给全世界的读者。“丝路物语”内含600多幅专业的文物图片,以及图文并茂的讲述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此外,书系还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的人从线下走到线上阅读,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此外,西安出版社在原有电子音像业务上增加融合出版业务,也坚持项目示范引领带动,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积累经验。依托 “丝路物语”内容资源,联合曲江书城在抖音、CCtalk、淘宝、今日头条等平台先后同步推出 “读书遇见博物馆”栏目,完美结合了书籍与博物馆,引发了读者的热烈反响。根据“丝路物语”内容衍生制作的 《长安日历》也在“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发布。通过再次重构图书内容,让国宝走进更多大众视线。
此外,我们将以精品意识打造青少年文化产品为理念,把握其中蕴藏的价值观念、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借助多媒体平台、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发“丝路物语”书系青少年版,引导青少年厚植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我们将博物馆为载体的选题进行横向拓展,策划新的选题。例如聚焦具备较高的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独特的展览视角或选题切口,全国或某一地域有唯一性、独特性的小众特色博物馆,策划“中国特色博物馆”系列,为我社的品牌化实践增加新的路径、产品和亮点。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披卷读来,犹如一场旅行,神游历史时空之浩渺无垠,遐思华夏文化之博大精深”。过隙光阴还自催,生朝又送一年来。算来“丝路物语”已耕耘五年有余。这五年经历了不少现实风浪,有无疾而终的约稿,有不得已半途退出的无奈,也有大疫肆虐而被迫延期的工作,令人知追求不易,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的认可与支持,能不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博知识,为读者能更好地认知历史、感知经典,也能进于毫分,获得新经验、新思考,不断完善自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