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如果票选大众最期待成为的古代版“世另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投沈周一票。投票理由并非是他明四家之首、吴门画派第一代宗师的“大佬”身份,而是因为他作为一名精神领域的自由主义者,不纠结、不拧巴、不内卷,追求舒适生活和松弛感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是无数“数字游民”和打工人的终极梦想。2024年3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书中以《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结合《沈周集》《沈周年谱》《姑苏志》等古籍史料,通过九组镜头,百幅画作,还原了独属于沈周的珍贵记忆。近日,百道网专访本书作者金哲为,请他来揭秘沈周“不必向长安”的一生。
金哲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艺术史领域自由撰稿人。他撰写的《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曾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2019年,金哲为创立了公众号“吃畫人”,开始以全新的方式解读东亚艺术史。
在国外学习艺术那几年,金哲为受环境影响,对西方艺术家和他们的画作更为熟悉,中国画则因较为“小众”,还处在他的认知盲区里。2015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了庆祝亚洲部成立100周年,从2014年末起陆续推出了大量亚洲艺术展和相关活动。就是在这些活动中,金哲为看到了很多从未被展出过的中国画。那些来自祖国的古老作品让金哲为大受震撼,他开始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逐渐深陷在中国画研究这个新世界中。
2021年底,金哲为完成了他第一本有关中国画的作品《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的创作,这本书趣味解读中国古画,更侧重于还原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该书完成后,金哲为有些意犹未尽。正当他思考下一本作品该写些什么的时候,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找到了他。
《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作者:金哲为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百道网:您公众号的文章写了很多中国画大家,之前的著作《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写的也是多位画家的故事,为什么这次会专门为沈周撰写一本书?这本书与市面上其他有关沈周的作品有哪些区别?
金哲为:沈周是我第一本书最后一章的开篇人物,也是那本书的封面选图《落花诗意图》的作者。在上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写了吴门画派三位画家,沈周、文徵明和唐寅。其中,文徵明和唐寅都是沈周的徒弟。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接触到的都是与沈周有关的内容。诗文画作看得多了,我对沈周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想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个人。当我在构思第二部作品的主题时,想要换个方向,从书写群像改为去透彻地解读某个人。于是,沈周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待选的主题之一。恰在此时,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联系到我,说他们准备做一套有关吴门画派的系列书籍。我们一拍即合,就有了这本《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
之前市面上有关沈周的书籍,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叙述模式,或是单讲他的绘画作品,或是分开描述他的衣食住行,每个篇章之间相对独立。这样的写法更像是我们现代人从自己的角度去想象沈周的生活。我想要做的,是从沈周自己的角度,更加系统地把他的记忆还原出来,即我给这本书命名的副标题“沈周的记忆抽帧术”。在书中,我以沈周晚年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结合沈周及友人诗文集、地方志、画史笔记等大量材料,深入挖掘了这位吴门画派宗师、一代隐士不为大众所知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生活中那些微末主题妙趣横生、暗含哲理的阐发与感悟。
百道网:沈周画作众多,《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为何会选取《卧游图册》作为本书的叙事线索?“沈周的记忆抽帧术”应该怎么理解?
金哲为:《卧游图册》是沈周晚年的作品,其意义可以说是他的一本回忆录。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那些令他印象深刻、无法忘记的东西都被他画在了《卧游图册》中。这本书以《卧游图册》为轴,就是选择了沈周自己选择的方向,来展开回忆他所经历过的不同的人生主题。
在古代,“卧游图”多是画家晚年描画山水之作。“卧游”一词最早来自于南朝宋画家宗炳,意思是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验和感受现实中游玩山水的心情。
但沈周的《卧游图册》却与常见的“卧游图”不同,它采用了册页的形式来绘制。相比一般的画卷,册页很小,画不下气势磅礴的山势起伏,也描绘不出风景中的每一处细节。所以沈周在《卧游图册》中,画的更多的是花果蔬菜、是聊天的挚友、是灵动的禽鸟。画中没有指向某个具体的地点,他指向的是某一个时段的某一个自己。例如,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他和友人坐在一条溪流边,倚靠远山,仿佛正在聊天。沈周自己题诗:“江山作话柄,相对坐清秋;如此澄怀地,西湖忆旧游。”这幅画记录的,其实是沈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经历。沈周一生很少出远门,可那一次杭州之行,他却与好友同游近一个月,玩得非常开心。当他归家后,当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和他的弟弟都相继去世,杭州成为他再也无法到达,或者说即使到达,也早已物是人非的地方。这段经历,就成为了一段十分珍贵的回忆。
有关杭州的旅行,沈周在《卧游图册》中只画了一个杭州,其他能展开的东西并没有被收录进来。我要做的,是通过“杭州游”这个主题,找出其他相关的画作,如旅行途中的经历,抵达杭州后还去了哪些地方,回程时又经历了哪些事情,以及对同行之人的怀念和某些二次创作的画等。这些画都可以帮沈周还原这次旅行的记忆。抽取这些记忆形成一个主题,就是我要做的“记忆抽帧”工作。
这项工作并不简单。“杭州游”的主题指向还算明确,但有些画的主题却不那么直接。我在这本书的第五章写了“偶然”。这个标题取自沈周画的一幅垂钓图。垂钓的两人相互并不认识,只是在小船相遇时对视了一眼,觉得他们拥有相同的爱好,又在同一个地方钓鱼,也算是一种缘分了。在这幅画中,沈周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满地纶竿处处缘,百人同业不同船。江风江水无凭准,相并相开总偶然。”这首诗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在说两个垂钓者的缘聚缘散,实际上他想要说的是自己人生中那些离合相聚的人和动物。当我确定了“偶然”是在指向“离合”的主题,便可以再去他的记忆里寻找“离合”有关的内容。比如他与好友的送行图,他和妻子的故事,以及他和猫的故事等等。
插图:沈周《卧游图册》之《石榴》
百道网:别人的“卧游图”画的是大山大水,让人能够通过看画来“云旅游”。但沈周的《卧游图册》画的是一些很细节很小的东西,更偏向于只画给自己的“生活日记”。我们外人看的话,如果不结合他的诗文,会不会很难理解他的画中所蕴含的含义?
金哲为:是的,毕竟记忆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东西。但沈周的《卧游图册》已经经过了抽象和提炼,中间会有一些主题让人产生共鸣。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沈周的原因。他的记忆,包括他对情感的某些思考,都没有局限在他那个时代。现在的很多人,也会有如他一般的困扰或感受,也会产生与他相同的感悟。
除了高超的绘画技巧外,当你打开《卧游图册》时,如果想要触及到沈周的记忆深处,弄清楚他究竟经历过那些事情,又有什么值得他画出来组成这个图册,就需要我这个作者帮读者来解读了。所以我在写作的时候,会把这本书想象成一个抽屉。九个主题,九个抽屉,每一个里面都装着一本完整的相册。沈周给出了相册的封面和名字,而我来决定相册里该放多少张照片,和放哪些照片。
百道网:以名作《卧游图册》为轴,您在全书中还选取了沈周的哪些作品?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金哲为:《卧游图册》共17开,因为有些画可能指向了同一主题,所以我将其分为9大主题。当这9大主题展开后,是能够串联起很多名作的。例如,沈周有两幅名画,一幅《庐山高图》是为贺老师陈宽七十岁寿辰所绘制的巨幅山水。一幅《秋轩晤旧图》则是赠与好友,也是老师的儿子陈仪晤的。而“秋轩”这个地方,又是沈周的爷爷所建,他在这里跟着爷爷和父亲享受过天伦之乐,留存有很多的家庭记忆。当他成为秋轩的主人后 ,他在这里经历过的事情再一次形成了新的回忆。由以上这些线索,可以挑选出很多重要的相关画作,组成这本书的第一章“小轩四季”。
如果将《卧游图册》看做沈周对自己人生的总结,那么他不同阶段的作品就可以很好地安插在不同的主题上。在这本书中,我选择了近百幅沈周的名作,它们都是能够比较恰当地融入每个主题内的。
插图:《庐山高图》
百道网:要从作品入手讲述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并不容易,对作品的结构性要求很高。这本书您在文本和篇章结构上采取了怎样的设计?
金哲为:我是从《卧游图册》出发,来进行分类组合的。在写作过程中,又不仅仅局限在《卧游图册》上。从《卧游图册》出发,看上去好像比较省力,可如果没有拓展,就无法深刻领会其中的故事。所以我会去查找很多相关的作品和记录,将其添加到书中,来进行深入挖掘。
例如《卧游图册》中有一幅画,沈周画了一头牛。牛的鼻子上挂了一条缰绳,绳子的一头垂在地上,虽然是牧牛,但画面中并没有人物出现,看上去非常悠然自得。这幅画的题诗是:“春早平坡雨迹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儿放手无拘束,调牧于今已得心。”最后一句“调牧于今已得心。”可以看出沈周对自己牧牛的技术是非常自得的。作为一个谦虚的人,沈周平时连自己的画都很少去称赞,却直到晚年,都把牧牛当成一件得意之事。
单看这一幅画,我们完全无法理解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想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唐寅的扇面画《力大如牛》。沈周去世后,唐寅曾去过沈周的老家,看到沈周在墙壁上所画的一幅牧牛图。图中题诗:“力大如牛服小童,见渠何敢逞英雄。从来万物都有制,且自妆呆作耳聋。”唐寅去问沈周的入室弟子文徵明,这幅画和诗是什么意思。文徵明告诉唐寅,沈周小时候在苏州乡下生活时,遇到过很多年纪大、力气也比较大的人欺负小孩子,所以写下了这么一首有些孩子气的诗。
将唐寅和文徵明的讨论,以及沈周画过的多幅有关牛的画作穿插进来,可以更好地辅助读者想象出沈周曾经的牧牛生活。而从牧牛引申到后面的《骑牛图》,则又表现出了沈周对于自己究竟是该迈入官场,还是甘心做一个放牛人这两种选择的纠结。
在《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第三章,金哲为以“至味”为题,写了枇杷、杨梅、石榴,和白菜这四种沈周十分喜爱的食物。其中,杨梅并没有出现在《卧游图册》中。在沈周看来,杨梅之美非常外露。若是年轻之时,或许他也会如杨梅一般锋芒毕露。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除却味道因素,他更欣赏的是内敛的、将一切美好都包裹在果皮中的石榴。尤其是当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求画的人越来越多,让他烦不胜烦的时候,他就越希望自己也可以像美味的石榴果一样被隐藏起来。
至于白菜,则是沈周既爱种又爱吃的一种蔬菜,被他称为“人间至味”,多次写诗赞美。如,“朝盘一箸,齿颊生香。先生饱矣,其乐洋洋。”又如,“南畦多雨露,绿甲已抽新。切玉烂蒸去,自然便老人。”
《卧游图册》中收录的画作的内容,不仅仅是沈周所喜爱的东西,还要能够暗合他的心态或生活状态。这是他对自己人生记忆的删减,是他晚年看破世情后,画给自己的回忆录。
百道网:您认为沈周本人和他的画作有哪些特点能吸引读者?
金哲为:首先,沈周是一个至孝之人。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画家必须要看过很多山水,走过很多路,才能够画出属于自己的山水画。而沈周却始终坚持着“父母在不远游”,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州老家,游玩的地点非常有限。所以,沈周很少去绘制大山大水,反而把精力更多地投射在日常生活中,画了很多花草、水果、蔬菜之类的微末主题的作品。看他的画,你会发现很多曾被我们忽略掉的生活细节和有趣的东西,从而体会到他对于生活的那种温情。
其次,沈周是一个贪恋乡村日常的人。他爱看乡村中的花花草草,欣赏乡村中的山山水水,沉迷乡村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他的画中,有很多描绘苏州本地山水、景点特产水果的作品,都能说明他对家乡的痴迷。
此外,沈周还是一个特别真实和通透的人。在研究他的画作和诗文时,我发现他并不是天生的隐士。50岁之前,他也曾纠结过自己到底要不要出仕,直到50岁以后,他才终于下定决心彻底远离官场。这种纠结,让我觉得他与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60岁时,沈周作《骑牛图》,并题诗:“老夫自是骑牛汉,一蓑一笠清江岸。白发生来六十年,落日青山牛背看。酷怜牛背稳如车,社酒陶陶夜到家。村中无虎豚犬闹,平圯小径饶桑麻。也无汉书挂牛角,聊挂一壶村醑薄。南山白石不必歌,功名富贵如予何。”这首诗流露出一种非常自得的状态,清楚明白地展现出了他的心境。
沈周本人虽然不曾进入仕途,可他身边的很多好友都是有过做官的经历的。在他们身上,沈周看到了很多他不愿意去经历的事情。例如他的至交吴宽,沉浮官场,直至官拜礼部尚书,却常年不在京城,最后致仕不成,死于任上;好友刘溥,身为太医,死在了京城;师长刘珏,曾任刑部主事,因做官未能赶得及母亲的葬礼;还有姻亲兼忘年交徐有贞,曾被封爵武功伯,后又被贬到金齿(今云南保山),直到晚年才获准回乡养老。徐有贞觉得自己能够回乡是上天保佑,故而自号“天全”。这些大起大落、来来往往,沈周看得清楚明白,也让他明确了一件事:他的人生,不必非要向外去求。
从画作来讲,沈周并非只去画那些花草、水果等身边的事物。中国古代画家除了自己作画外,还要临摹学习前代一些大家的作品。沈周的学习范围十分广泛,且几乎都能学到精髓。在他的画中,能看到很多古代大家的绘画技法和画风的融合,观画者领略到的东西,有时甚至多于去单独去看那些画家的画。
插图:明·佚名《沈周半身像》(蒋廷恩所作画像已不传,此图为沈周 80 岁画像)
百道网:沈周画好文亦精,您在书中也常常以沈周的诗文为引进行讲述,请浅谈一下他的文字有何趣味。
金哲为:沈周的诗文水平极高。在古代,很多大家的文章或书法水平都很高,可是因为绘画造诣更高,其他方面很容易被画名所掩。沈周就是这样一个人。沈周的诗受苏轼、黄庭坚和陆游的影响较重,诗中常引用各种典故,其用典方式能看到很多陆游的痕迹。与这三人不同的是,沈周的诗更通俗,更平易近人。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苏州乡下,他的诗文中还会出现一些俚语。
在行文方面,沈周特别擅长把一件很小的事情讲得荡气回肠。只读题目,或许你会以为他要写一篇大赋,又或者是要记录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通篇阅读下来,才会发现他讲的不过是一件小事。他会把丢猫这件事,比喻成像吴国失去了伍子胥,像大唐帝国失去了张九龄。整个事件和心路历程,都会被他用一种十分宏大的笔触形容出来。
当然,他还很幽默。友人送他一盒枇杷,信中却把枇杷写成了琵琶。沈周立刻打开了脑洞,想象如果琵琶也能结出果子,那满城的乐器是不是都要开花了?“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沈周一生经历很多,旁观更多。他见识过许多沉重的东西,每当失去时,却更加意识到失去的固然可贵,当下拥有的却更加需要珍惜。因此他的文字,能够带着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到平凡的每一天,继而发现平淡中隐藏的趣味。
百道网:去年的热门电影《长安三万里》,让观众知道了要去长安不容易。您以“不必向长安”作为书名,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它代表了沈周怎样的生活和艺术态度?
金哲为:我曾在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长安很近,江湖太远》。文中讲到了南宋夏圭的《溪山清远图》,这是一幅很契合我心境的画作,画的虽然是郊外的景象,某一部分却远远地画了一个小小的、只能看见一点轮廓的城市。其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终于离开了城市,来到了自然之中。
明代有很多人模仿这幅画,不过他们有的会把城市画得很近,有的会添加很多人物,雅致化以后,反而脱离了夏圭的本意。由此可见,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和追求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对有的人来说,得不到的更好、更值得向往,但沈周显然不在此列。
在老家,沈周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他看见时光流逝,人们衰老、逝去,命运无法逃脱,唯有沉浮乡里获得的快乐是如此真实。“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长安,指的是京城。虽然没有去过“长安”,但沈周依然不认为“长安”的春天就一定比家乡的更美。在他听到的消息里,每年离开那里的人要比去到那里的人多得多。所以,他不必去“长安”。
“不必”,不是“不要”。沈周从未阻拦别人去往“长安”的脚步。当友人考中进士,沈周也会作画寄信表达祝贺。他就像是另一种因材施教,别人愿意去“长安”闯荡,他会给予鼓励。若是不愿意去,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好。接纳自己,理解别人,晚年的沈周,无比通透。
插图:沈周 《虎丘十二景》之《虎丘塔》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画大多难懂。有时候,赏画不只要看画,还要知道画的背景、画家的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画中诗文、题跋的含义等各种知识,才有可能理解一幅画。身为一名解读中国画、传播中国画的“吃画人”,金哲为需要查阅浩瀚如烟海的资料,提取有用信息,辅以旁征博引,再将其排列组合,以白话文的形式撰写出来。除此以外,他还必须寻找到让读者读懂和维持中国画艺术格调之间微妙的平衡点。
百道网:这本书涉及的艺术作品很多。为了筹备这本书,您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创作和出版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或有哪些故事可以分享?
金哲为: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如沈周的诗文,《沈周集》和《沈周年谱》等,都需要特别了解才行。除了画家的身份,沈周还是一个长寿的文人和诗人,因此他本人留下的资料也相对丰富。当我把这些资料看得够多、读得够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以《卧游图册》为切入点来撰写这本书的想法。随后,为了将人物填充饱满,我还要去查阅沈周的关系网,阅读他的好友吴宽、刘珏、史鉴、徐有贞等人的相关资料和他们留下的诗文画作等。由于沈周的画集前人所长,因此还要把元四家等前代多位大家的画风和技法研究透。做完这些工作,有关于书的框架也搭建好了,也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写作过程中,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我再去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至于困难,对我来说并没有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反而整本书写下来给我的感觉非常愉悦。沈周的很多资料都留存在他的画的题跋上,虽然他的很多画并没有留存至今,但古人是看过这些画的。那些画师或文人把相关内容分散地记录在各种笔记中,查找这些内容,并将其排列组合在我的9大主题下,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百道网:中国画听起来很“高大上”,有时候让人望而却步,您在撰写文章的时候是如何将其变得贴近普通人,让人更易于理解的?写作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需要克服?
金哲为:对比一些专业的学术作品,可能我的文章确实更好懂一些,但也不算是特别通俗易懂。在做公众号之初,我的确希望能把文字写得更通俗,让中国画更贴近大众,只是后来发现,这可能是个伪命题。中国画是一门比较高雅的艺术,如果过于迎合读者、考虑别人的想法,就会损失掉很多它本身的内涵。在讲中国画时,有关画的内容、诗文的意思等原则性的东西,都必须要保证准确性。
在《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中,我引用了很多诗。即使有些读者可能对诗词不感兴趣,它们作为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到大家的感受,我在书中多处以沈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进行讲述,把一些诗文用白话文或口语等方式转译出来。此外,还有大量注释。书中很多内容或是可以做更多的拓展和延伸,或是需要有其他的举证。就算很枯燥,我也不愿意妥协地放弃这些东西,于是就把它们放在注释中,任由读者选择是否要去查阅。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是不同的,我只能尽量把相关内容和我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或许不一定正确,可是依然能够吸引到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人。
做一个中国画的推广者,最初一定是纠结的。是坚持它的雅,还是把它变得俗,这之间是否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个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拉扯,我选择了坚持。现在,我会把“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这种想法当成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反思,提醒我尽可能客观地去讲述一幅画的源起、内容、诗文,和其中包含的情感。我希望能做一个带领读者入门的人,我为他们还原场景,让他们沉浸式地听我把一幅画娓娓道来,吸引他们对中国画产生兴趣。至于之后他们会观察到什么,又产生怎样的理解,就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了。在公众号的后台,我也经常能收到一些读者的留言,他们很喜欢看我的文章,但有些观点却跟我完全不同,这才是欣赏艺术的常态。
插图:《春云叠嶂图》沈周自跋
百道网:您觉得普通读者为何要去了解中国画、欣赏中国画?非专业读者该如何正确地去认识中国画?
金哲为:艺术本身是一种非常精妙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去标签化,让人看到更细节、更精确的古代和古人。通过古人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生,他的经历、他的想法、他日常或平淡或波澜起伏的生活。艺术拉进了我们的距离。很多人读到李白的诗,会觉得他比自己身边的朋友还要亲切,就是因为他的诗里表达了非常多的细微、真挚的情感。沈周也是一样。
沈周的画,是他表达对生活感受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在看他的画时,想到的不是他作为画家的身份,不是他吴门画派宗师的地位,也不是他绘画技法的高超,而是首先把他当成一个人,去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情感促使他去画了这幅画。沈周生活的时代算是明朝难得的太平盛世,海上没有倭寇,陆地上战事也很少,整个大环境与我们现代人很相似。从家庭环境看,沈周的曾祖父一代家产还算丰厚,到了他这一代,经过几代消耗和分家,只能算是小康。在经历了做粮长自己掏钱填补漏洞、重修房屋、送女出嫁等事情后,沈周的家产进一步缩减。他所要面对的问题,与我们如今大多数人要面对的问题其实是相同的,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更不要说,他还实现了很多“打工人”的梦想。清晨种花种菜,傍晚煮茶作画,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回归乡野,过上撸猫牧牛的自在生活。
看沈周的画,不是看一种高大上的艺术,而是在看一个我们认可的朋友是怎样找到生活的意义,怎样用一些令我们欣赏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
百道网:近些年“国潮”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有些“国潮”流于表面,有些又过于晦涩难懂,您认为应该如何维持其中的平衡,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金哲为:我认为,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最重要的是真诚。以写作为例,确保写作内容的正确性是对作者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才能去谈个人的创造和发挥。说到“国潮”,我也看到过很多品牌,有的在表述上不太准确,有的表达又过于晦涩,可能是与他们的定位有关。受众群体不同,相应的营销方式和切入点自然不一样。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我们是欢迎这样的百花齐放的。只要有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就是在给“国潮”、给中国传统文化提供话题度和关注度。后续只要他们能够保持真诚,我相信一定能够延续品牌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