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每一页都是明信片,这本书的浪漫难以想象!

作者:张洁   2024年01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建筑可以承载历史。自宋明以来,江苏物产丰盈、艺文昌盛,既是富饶美地,也是人文渊薮。在动荡变革的20世纪,江苏一面遭遇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面承担着“国都”的重担,每一幢建筑,都砌入了有关城市、有关人民的光阴记忆。纵向看,江苏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遗产中,以20世纪数量最多。从横向看,江苏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数量也在全国名列第一。遍览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不仅可以感知中国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厘清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方式的近代变革以及中国建筑近现代职业化的努力,更体现出国人在百年变局中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理解与不懈追求。

20世纪,我国的建造方式开始转型,从传统的师傅带工匠的营造方式,转向现代建筑的设计建造。古老的传承与先进的思潮激烈碰撞,在悠久的中华文明经历风雨、浴火重生的关键时期,那些留存至今的建筑遗产,不但承载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更被赋予了带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

近些年来,随着存量丰富的建筑遗产逐步走进大众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建筑遗产再度活化,进而融入时代发展、融入现代化、融入城市生活的最好时机。于是,他们成立了江苏省20世纪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保护的专项课题,并围绕这一课题做了各种案例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绘本作品,就是专项课题的成果之一。绘本以水彩速写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江苏53处建筑遗产,还从侧面呈现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进程,让人们通过建筑的牵引,去了解和感受20世纪中国发生的巨变,和中国人在巨变中迸发出的自强不息和自力更生的精神。百道网专访《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两位作者——青年画家龙珏、青年书法家胡严培,向他们探寻这本绘本诞生的全过程。

青年画家 龙珏

青年书法家 胡严培

从前车马慢,惊喜来得更加真挚而热烈

《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是绘本,也是名录,此外,还能把它当成一种文创产品。绘本的内页并不是由普通的书页组成,而是一张张绘制了建筑物的明信片。每一张明信片都可以拆下来,或是写一段话,或是在建筑物所在地打一个卡,然后寄给亲朋好友,送去一份来自远方的惊喜。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短信、微信几秒钟就能传达讯息,千里之外也能随时视频通话。联络越便捷,人们反而越怀念以前时隔多日才能收到信件或明信片的悠然时光。

 

《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胡严培清晰地记得,在他上中学的时候,能收到一张明信片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工作后,他依然习惯在去博物馆、文创店、文化街区等地参观游览时,挑选几张合心意的明信片,只是提笔不知寄予谁,最后唯有留给自己作为收藏。但去年冬天,他收到了一张堂哥从德国寄来的国际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图案是拓印的小侄女脚印。从中秋到春节,漂流了数千公里的明信片上沾染了水渍和污渍,显得破旧而沧桑。可在看到小侄女脚印的一瞬间,胡严培的眼眶还是忍不住湿润了。这就是明信片带来的冲击力——小小的纸片裹挟着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和思念,直击人心。

在绘本选题立项后,团队就绘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多次探讨,最终确立了以明信片作为绘本的载体,“明信片很慢,但这种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却很健康、很美好。它需要你把自己放在慢慢的时光中慢慢地手写,让你沉下心来,惬意地感受和审视自己。慢是明信片的特点,也是我们面对光阴里的老建筑时该有的态度。”

快速的发展建设给老建筑带来了很多影响,其中一项就是大拆大建。对于某些破旧危险的建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新兴的建筑覆盖掉损毁严重的建筑,带来更超前便捷的生活新体验。在南京河西新城,世界贸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云谷体验馆、艺兰斋美术馆等建筑新颖独特、功能性强,具有超强的时代感,广受市民欢迎。

但对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的城区,大拆大建无疑是一个坏消息。这些老建筑各具特色,它们历经风雨屹立至今,带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将文化、历史和当时的建筑工艺悉数留存。忙碌的人们总是着眼于眼前,常常忘记要慢下来,去回味这些总在眼角余光中闪现的建筑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以明信片来记录建筑,每一页都图文并茂地介绍一座建筑,这样的形式让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读者,都能更简单、更明确地了解到建筑物和其中所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见证时光流淌,历史镌刻在建筑的每一块砖石中

书中说,建筑是时光的见证者。

我们居住在城市,生活在建筑物中,建筑组成城市,城市就是建筑。每一代人都习惯把情感寄托在建筑中,人们通过建筑睹物思人、了解城市的文化和内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曾说过:“我不认为我们做新建筑跟历史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在历史的层面中做事,(新建筑)就变成了跟历史关联的基本问题。”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韩冬青教授在做一些历史建筑的相关保护建设时,一定会去考量建筑的历史背景。

而对普通人来说,我们更关注建筑中的人和那些发生在建筑中的故事。就如同文学中的《红楼梦》,曹雪芹以大观园这个建筑为背景讲述发生在其中的爱恨情仇;《茶馆》中,老舍让一家小小的茶馆成为了信息的集散地。无论是真实还是传说,这些故事的舞台都与建筑有关,甚至就是发生在建筑里面。因而,建筑不只是人们生活的场地,更是时光,和时光中的人的见证者。

《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中,收录了江苏省53处20世纪建筑遗产。在绘本出版后,江苏省的20世纪建筑遗产又增加了13处,目前已多达66处,位列全国第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南京曾是民国政府的首都。当时的南京,汇聚了大量优秀的留洋设计师。这些新派设计师一方面曾饱受中国传统民族思维的熏陶,另一方面又学习了西方最先进的建筑工艺知识。他们的作品在嫁接了西方建筑理念的同时,还保留了中式的精神内涵,具有极强的审美意趣。在这些建筑师的引领建设下,一种名为“新民族形式”,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即以南京为大本营,继而流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建筑转型阶段颇具特色的见证。

以前,我们并不重视20世纪的建筑,一直将它们与晚清建筑和建国后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一起称为近现代建筑。直到近年来,人们意识到20世纪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重要时段,承载了20世纪历史记忆的建筑才独立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去探究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寓意和民族情感。

拉贝故居,一座普普通通的西式砖木结构小洋楼,却被列入20世纪建筑遗产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德国人约翰·拉贝的住所,还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之一。在这个小小的收容所内,拉贝先生凭借一颗赤诚之心,保护了600多位难民免遭日军杀害。在亲眼目睹了日军暴行后,他还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拉贝先生所作出的人道主义行为,让这座建筑进化为民族情感的聚集地。

南京长江大桥,无数南京人走过百遍千遍,都习以为常地不会去思索它背后的故事。这是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被看作是“自力更生的典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们称之为“争气桥”。1960年,它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又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胡严培说,“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横跨长江大桥来回。但我那时候并不知道它竟然是一处建筑遗产,觉得这只是一座横跨长江的钢铁大桥而已,我根本就没有机会,甚至没有太多途径去理解它背后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建筑工艺。我们经常忙着眼前的事而忘记去周围的人和物,也没有耐心去探索它背后的故事和时光记忆。我们用明信片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让大家慢下来用心去体会。”

在大多数建筑遗产都变成了旅游景点的今天,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实在与观赏建筑遗产“格格不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具现的历史。只有真正了解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才会在走进建筑时或肃然起敬、或欣喜自豪,进而获得它们所提供的精神力量。否则,不管是建筑还是城市,都不过是一个个单调的名词,无法给人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举杯敬流年,铺陈于纸张的建筑影像处处都是中式浪漫

为了创作《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龙珏和胡严培同进同出,实地走访了书中收录的每一处建筑遗产,去考察、去采风、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经过沟通和讨论后,将他们看到的一切付诸笔端。二人最初的出发点,是将绘本做成“文人画”的形式。文人画,即中国传统的书画印的结合,主张画的“文气”“逸气”,讲究笔墨情趣,强调神韵,要求具有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而龙珏和胡严培,一人精于绘画,一人擅长书法,在制作团队共同的讨论下挑选最适合描写建筑的词句,再由书画二人共同商讨绘本的画面构图并配以印章,就是53幅精美的“文人画”。

在绘画技法上,龙珏选取了水彩速写的方式来绘制图片,这是建国以后我国优秀的建筑大师在对建筑进行描绘时惯常采用的绘画技法。相较于其他绘画技法,水彩速写快速、准确,在色彩和表现力上更加方便自由,对现场感的表现也更加真实。以这种方式画出来的建筑,充满了体量感和厚重感,让人们更容易地意识到它们依然是坚实的、可以触摸的、尚在使用中的建筑,而非一道简单的风景。胡严培也对最后的效果深表赞叹,“他把中国画水墨丹青的晕染的效果用到了这种建筑作品上,是这个绘本的一个创新点。中国画本身是朦胧的,它追求意境,但没有办法描绘出建筑写实的感觉,水彩速写则是在这种严谨的基础上做出一定浪漫的表达,这是其他设计师的绘画作品里面所没有的。”

了解一座建筑,诠释建筑、绘画建筑,这需要了解这座建筑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沧桑,于是他们开启了对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实地调查与走访。走访中,龙珏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坚实和厚重。在被吴良镛先生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他和胡严培一起参观了张謇故居濠南别业。这是一座融园林和住宅为一体的建筑群落,庭院广阔、绿植葳蕤、小径悠然、楼阁耸立。其主楼为英式建筑,由著名建筑师孙支夏设计,如今作为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陈列展示着张謇生平史料和故居物品。整整一天,龙珏和胡严培都沉浸在这里,去追寻张謇的实业救国之路。从创业初期的艰辛,到中后期的“达则兼济天下”,张謇创立了多个“全国第一”,甚至让龙珏和胡严培在面对他留下的建筑时,都产生了浓浓的尊敬之情。胸怀激荡、难以自抑,夜晚完成画作,龙珏携酒漫步濠河边,隔着时空向伟大的先驱者致敬。

龙珏说,他喜欢书中收录的每一处建筑,那些建筑都很美,背后的故事也都很动听。所以,他反复斟酌究竟该从哪个角度入笔,才能更好地体现其特征和历史含义。“作为绘画者,我需要考虑光源、阴影和颜色的配合。建筑的样式各不相同,我的工作就是把它们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除此以外,身为中国画家的龙珏还把中国画中水墨丹青的晕染效果融入了自己的画中,对历史建筑进行了新的诠释,让这些图画既严谨又充满中式浪漫。

同样体现了中式浪漫的,还有胡严培为绘本书写的文字。龙珏的每一幅画,留白都随性而自然。胡严培在留白处挑选最恰当的位置题写文字,并配以印章,让画面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字的字体,要同时与所写词句和画中建筑相匹配。胡严培相信,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专属字体。南京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气飘逸的诗句,要用个性开放的行草书来展现;金陵女子大学,以风致翩翩,美妙多姿的东汉《曹全碑》字体来展现东方最美大学的韵味;鉴真纪念堂,保留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最适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的颜体楷书;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魏碑中张猛龙碑方圆兼备、曲直相生的字体,将文字收藏在字格内,逐字逐句铭刻历史。

作者:张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