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诗词言志,诗词咏史。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诗词中的百年党史》,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当代57首诗词,古体新体兼收,通过对诗词的解读,讲述诗词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作者沈申甬表示,“愿本书的出版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尽绵薄之力。”
《诗词中的百年党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徐国梁 主编,沈申甬、徐国梁、郑智鑫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带领人民,跨过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从 1921 年成立时只有 50 多名党员,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与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在意气风发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值得大书特书。
这本《诗词中的百年党史》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正如该书在后记中所写到的:撷取反映上述各个历史时期关键节点的诗词57首,古体新体兼收。通过对诗词本身的鉴赏,讲述诗词的历史背景,并以小故事的形式扩展内容。从这些诗词中,读者既能看到早期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身影,也能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意志,以及胸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风范,还能体会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发生的惊人的变化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全书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所选诗词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折射和缩影,真实概括了各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阔图景。文字通俗生动,以点带面,配以若干图片和小故事,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党史学习教育普及读物。
三位作者都是来自党史研究一线的专家,长期在上海红色纪念馆、党史研究部门和党校系统工作,在党史领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通过他们的解读,党史的诸多细节和生动画面得以跃然纸上。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宣教处处长徐国梁任主编统筹,并撰写了第二篇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副主任、副馆长沈申甬负责第一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篇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郑智鑫撰写。
百道网:历史是严肃的、系统的、客观的,诗词是文艺的、跳跃的、主观的。你们是怎么想到要从诗词的角度来讲解党史的?
沈申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中国同样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老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彰显着中国人的情怀。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诗词就是历史在人们心灵世界中的反映,与历史的联系千丝万缕,可以说“诗中有史”。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诗词和党史这两个切入点恰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绝佳契合点。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诗词:如在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历史征程中,革命先辈们留下的一首首诗词,这些诗词创作于披荆斩棘的革命征途,书写于血与火的战场,栩栩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堪称一部鲜活的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后也有大量诗词歌颂反映我们国家发生的惊人变化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我们通过对诗词本身的鉴赏,讲述诗词的历史背景,既是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初心使命的独特文本,也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鲜活教材。
百道网:诗词与党史结合的角度很新颖,但二者的结合,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去匹配、融合。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最花功夫的是哪个环节?
沈申甬:本书将诗词与党史相结合,希望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的普及性读物。在写作过程中,以期能做到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有通俗作品的表达,在对诗词的解读、小故事的拓展方面是需要认真打磨的,希望作品能使专业人士不觉其浅,普通大众不感其深,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诗歌的强大精神感召力和艺术生命力。
百道网:您觉得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又是如何一一解决的?
沈申甬: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到自力更生的和平建设岁月,再到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征程中,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阔步向前的百年征程,曾经诞生过无数首红色经典诗词。如何选取各阶段的诗词,以诗词为引,去串联起百年党史,是贯穿全文的要点。为此,在编写中,反复沟通推敲,理顺整体逻辑,用“诗史合一”的态度,以创作时间为线索,赏析红色诗词,以期更深邃地洞察历史背景和诗人心境,更关键的是处理好艰难、曲折、非凡的百年征程与伟大、光荣、正确的百年政党的关系。
百道网:这几年各种讲党史的读本非常多。您觉得《诗词中的百年党史》最大的亮点、看点是什么?
沈申甬:在新时代党史普及读物中,本书用诗词咏史,礼赞百年大党,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的。书中选取57首诗词,以诗词为引、以重大事件为主题串起百年党史。拓展的小故事以特写镜头呈现大的历史局面,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全书写作方式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配图约百幅,使文字内容更加生动。如第一篇诗歌《微言如闪首传真》赞美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功绩,正文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叙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小故事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趣事,生动展现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百道网:本书选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当代57首诗词,在海量的诗词中精选57首,你们选择标准和选择流程是怎样?
沈申甬:以诗词见史,串点成面。每一首诗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循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时间轴,我们在大量历史资料中,去选择契合每个时期发展逻辑的红色诗词。诸如《七律·长征》,回顾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军帽底下的眼睛》撷取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的一个瞬间,表现了抗美援朝的战士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感;《十八个手印摁下之后......》回望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嫦娥三号升空》歌颂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所以诗词的选取,是和整个历史发展脉络相契合的,希望通过这样一首首诗词,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党阔步走过的百年画卷。
百道网:如果说所选诗词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折射和缩影,从这四个时期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哪四种图景或缩影?诗词中展现出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怎样的精神?
沈申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词,着重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卅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内容,表现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的斗争历史,体现了苦难、觉醒、斗争、独立的鲜明主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诗词,描绘了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新中国生产发展等内容,着力表现先烈流血牺牲,后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中华民族生产力解放后的灿烂前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诗词,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改革、建设事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与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诗词,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强国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体现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和豪迈气概。
百道网:几位作者通过对诗词的解读,讲述了诗词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对诗词的解读是个仁者见仁的过程,三位作者在这本书中对诗词解读和党史历程讲述,带有怎样的创新性的角度?
沈申甬:诗词背后的党史解读,要秉持党史研究的政治性、严肃性和科学性,还原诗词的背景、人物和事件。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拓展了小故事,让文章读起来更加轻松,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百道网:将严肃的党史通过诗词的形式通俗化,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诗词的选择、党史的解读,在图书的体例编排上也需要更多的设计感。这本书在这个方面都做了哪些创新的尝试和探索?
沈申甬:好的排版和设计,对书籍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仅能让作品增加不一样的风采,更能让读者乐于接受,无形中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传播性。我们这本书的编著团队力图通过诗词去打造一本接地气的创新性党史读物,普及党史知识、讲活党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故而,在每一篇中,诗词原文、正文、小故事都以不同的字体或颜色、色块区分,增强其观感,调节读者的视觉感受。每一时段的辑封页,分别选用代表该时段的3幅图。文中图片紧随正文,有的图片以背景图的形式呈现。
百道网:本书能给党史研究、党史普及带来怎样的价值?出版意义是什么?
沈申甬:诗词言志,诗词咏史。从这些诗词中,读者既能看到早期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身影,也能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意志,以及胸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风范,还能体会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发生的惊人的变化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愿我们这本党史类普及性读物能够激发大家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加深公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