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字节跳动游戏业务板块朝夕光年大幅裁员;11月初,字节跳动VR业务Pico接近半数员工转岗或被裁撤。这不是互联网大厂第一次传出大规模裁员,近几年爱奇艺、美团等大厂都因业务调整陆续传出了裁员的信息。
类似的裁员情况并不限于大厂,每当就业形势出现波动时,普通人总会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其中有焦虑、恐慌和不安全感。这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工作,它是人们思考和体验时间、性别、生命历程等社会网络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多种事物的结构方式,也是个人标记自身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的锚点。当人们失去一份工作时,丧失的不仅仅是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一人公司:失业潮中的高新技术工作者 》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卡丽·莱恩(Carrie M. Lane) 著
译者:李磊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大洋彼端的美国,一群高新技术失业者也经历过失业潮带来的阵痛——《一人公司:失业潮中的高新技术工作者》描述在美国互联网失业潮下,高新技术产业失业者将失业归咎于自己,而很少责怪“制度”或雇主,他们主张“职业生涯”管理,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来经营。由此,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临时的,不再存在职业忠诚,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做自己的后勤与财务,把自己当作商品来推销,当作一家“一人公司”来经营。
这种高度自我负责无疑是个人对新自由主义的内化,也是主动的自我异化。这也是韩炳哲的“功绩社会”理论提到的,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自恋,认为个人努力决定一切。然而当失业潮大规模来临时,这些昔日精英们不得不发现时代对人命运的影响,比他们的想象得沉重。
那么,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也会规划“一人公司”吗?他们的“职业管理”行为是怎样的?他们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造就的就业不安全是什么态度?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下的失业潮对我们来说具有前置性,远在大洋彼端的高科技产业失业者们或许能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一些镜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