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技术、符号与道德: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认知研究》书评

作者:张呈瑞   2023年11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前几个月,一个叫蔡全嘻嘻的博主因为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谈,因她们的对谈内容以及她的网名冠夫姓等,瞬间引爆网络。出于好奇我看完了对谈,也看了很多评论,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我突然发现每个人对女性主义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理性的留言确实又让我开始思考所谓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可谓是时下的热点,女性的身体问题也是近年来西方哲学、美学、社会学热衷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技术、符号与道德:赛博空间中的女性身体认知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袁芳,孟静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那么在一个真实身体无法抵达却处处“在场”的虚拟空间,女性究竟面临怎样的境况?技术化的赛博空间真的会给女性带来自由吗?传统社会中的技术性别暴力是否会消失?虚拟现实赋予身体的离身性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身体之重”,拥抱更加多元的性别与身体?这是袁芳老师的书中提出的种种具体问题。

作者从女性身体的技术化、符号化以及伦理道德反思三个层面对赛博空间出现以后的女性身体问题的呈现方式和变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当下的热点身体现象展开评述。

数千年男权社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将对身体的否定和歧视几乎完全投射到女性领域,我觉得这也是女性不得不奋起反抗的原因之一。有不少女生朋友会共有着相同的“摇摆”和“困惑”,与赛博空间共存,被赛博技术全方位包裹正是身体目前最真实的处境。

在“差异性符号消费”这一节中,作者描述的种种情况以及背后折射出的理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关注到身体现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身体越来越被关注,也被赋予了新的符号意义与内涵。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毅然决然地从家庭走向职场,对她们而言,职业比家庭更能够彰显自我价值,也更能捍卫自己的权益。中国传统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已不断被打破,当前女性普遍接受教育,且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能够获得平等的社会权利。但相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更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认可,因此当她们走入职场也就意味着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构自己的社会形象。通俗地讲就是职场丽人们更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在身体装扮上,对自己的容忍度更低。此刻,身体和消费已经深入绑定,并且身体消费的符号意义是通过差异性显现的,仔细回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体确已被商品紧紧包裹。人们对于身体的塑造和装饰选择差异化消费,究其根本在于对自身身份的确证与认同。打破此藩篱,任重道远。

书中还分析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背后的理趣颇值得玩味!本书真可谓是实例与理论并重,值得品读。

张呈瑞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

2023年11月13日


作者:张呈瑞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