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专访陈志文:这本书做了科技做不了的事

作者:陈洁   2023年11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23年6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摄影师陈志文的新作《手机摄影:为岁月拍照》,这本书图文并茂,插图都是陈志文近年来用手机拍摄出来的作品,关于摄影技法、技巧类的教学他不仅信手拈来,而且独辟蹊径,没有以手机摄影之“技”为重,而是以“道”为重。所以,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摄影“技法”书,而是一本摄影“心得”书。近日,百道网专访了陈志文,请他谈谈这本书的创作缘起和意义。

陈志文是知名的文化学者、作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撰稿人、摄影师,摄影经验丰富,从2007年左右他开始关注手机摄影,2015 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开始了手机摄影的教学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和手机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手机除了最基本的通信功能,还有金融、社交、导航、摄影、智能管理等辅助功能。随着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普及,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成为手机摄影爱好者。而在接触了大量喜爱摄影、想通过手机摄影来记录自己身边美好的朋友之后,陈志文也深刻体会到了那些希望用手机摄影来扮靓自己生活的人们的诉求。

在一切事物高速发展的现代,陈志文知道关于摄影的技法、技巧类的“术”迟早有一天会被科技进步的“一键完成”所取代,同时他也认为手机摄影的地位不应该是相机摄影技巧的翻版或者相机功能的“手机化”,而是应该肩负起人们希望它承担的更加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用影像随时随地的记录自己的生活。从那时候起,陈志文就有了写一本关于手机摄影书籍的想法,他说他想做一个“传道士”,告诉大家关于手机的“道”,而不仅仅是“术”。

磨砺了三年之后,《手机摄影:为岁月拍照》终于面世了。在这本书里,陈志文虽然也介绍了景别、用光、构图等摄影技巧,以及探讨了如何拍摄风光、人像、植物、食物等摄影知识,但更多的是传授手机摄影之“道”,也就是关于手机拍摄时的立场和角度,以及对被拍摄对象的分析与归类。

陈志文说,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两件事情:第一,手机摄影是当下记录生活、赞美生活的最好工具;第二,相机是工具,而手机则更像个贴心的玩伴,是为你快乐地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准备的。所以,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学习到怎样的程度,毕竟这本书没有帮助任何人夺取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功效。他只希望读者能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会一些关于手机摄影的知识和技巧。

百道网:请问您为什么会想到创作一本以手机摄影为主题的图书?

陈志文:这跟我的工作经历有关系。我以前是在《中国国家地理》工作的,在工作期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摄影是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或摄影发烧友的专利,而普通人望尘莫及。因为摄影不但要花很多钱买设备,而且设备又大又重,不方便携带,摄影的门槛很高,不能普及开来。而当手机出现以后,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手机拯救了摄影,有了手机之后,摄影就不再是专业摄影师和爱好者、发烧友的专利了,它普及到每一个人的手上,让更多的人把摄影艺术发扬光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手机摄影这件事上推波助澜,做一点工作。

当我在准备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太太提醒我到网上去看看有多少关于手机摄影的书,我去购书平台上一查,几乎有上百本,我心想既然市面上已经有这么多同类型的书,那我也没必要再写这本书了。但是因为不甘心,我就翻了一下其他作者写的那些书,结果发现,这些书要么就是关于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个型号手机的摄影功能说明书,要么就是相机摄影的“手机化”,把相机的拍摄教学换成手机来讲。我突然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些作者可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手机摄影在我们的人生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到底是什么地位,所以我觉得我又有必要来写这本书了。

百道网:这个书名如果不是翻开内容阅读,一度以为是一本以摄影为主题的散文随笔。您为什么会想到以“为岁月拍照”这个题目为书名?

陈志文:因为我发现,无论在任何场合,即使是睡着了,躺在那里不动,手机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物件,它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肤外器官”了,我们可以不带钱包,不带钥匙,不带身份证,但是不能不带手机。这个机器时时刻刻在看着我们的生活,还自带记录功能,只要把它的记录功能用好,它就能够为你的人生拍照,能够随时随地地用影像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手机摄影最有价值的地方,所以我为这本书取名为“为岁月拍照”。

百道网:您觉得相机摄影和手机摄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陈志文:第一个区别,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的群体不同,中国的相机摄影爱好者不超过3000万人,而中国的手机拥有者超过10亿人,有手机的皆可手机摄影,没相机的奢谈相机摄影。

第二个区别就是相机是以形式美和技术指标为重要前提,而手机是以记录生活为重要前提,关注点和使用场景不同,手机的使用场景远远大于相机摄影的使用场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所有相机能够达到的高度手机也能够完成。我是一名摄影师,当我把十几万器材拍的照片和手机拍的照片放在同一个手机屏幕上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这是阅读环境造成的,毕竟手机的面积就这么大,所以没有所谓的相机比手机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但是以后的社会一定是细分的,相机摄影会往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极端的拍摄条件的方向去走,而手机摄影将会占领所有它能够占领的区域。

百道网:提起摄影教学的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告诉我如何拍好一张相片的技巧。但您在这本书里并没有讲太多的技巧。您认为摄影中除了技巧,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陈志文:手机摄影的技巧已经没有门槛和难度了,网上有大量免费的教程可以学习。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每一款新的手机推出的时候,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是一个现代科学技术的痴迷者和崇拜者,我相信人们努力学习的“术”迟早有一天会被科技发展后的“一键完成”所取代,而永远不能被取代的是我们人类的智慧、情感、意志以及对生活的爱。在我的这本书里,我也会讲到手机摄影的技法和技巧,但主要是想探讨拍照的目的和逻辑是什么,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手机拍照最有价值的地方。

百道网:您为这部作品筹备了多久?从策划到出版成书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陈志文:2007年我开始关注手机摄影的时候,我就觉得它的未来可期,但是当时还没有产生写一本关于手机摄影专著的想法。没有想过写书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硬件条件实在太差了,手机的像素只有300万,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像素也从300万提升到500万、800万,再到两千万、四千万,一直到现在已经是1亿、2亿了。技术的门槛跨过去了,我也觉得是时候可以写了,但是准备的过程可以说是从2007年开始的。

印象深刻的就是这本书本来应该在2018年或2019年就出来了,后来因为疫情耽误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手机的技术一直在进步,我这本书的稿子也跟着改了十几稿,因为一开始我还分成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两条线介绍了一点手机摄影的技巧,所以每半年我就得改一次。后来我就意识到,我修改的速度根本跟不上科技的脚步,如果这样写的话,出版半年后这本书就落后了。所以,我重新调整了创作的思路,我要做的是科技做不了的事情。

百道网:您学习手机摄影是通过书本学习各种技巧还是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出经验?您对自己的摄影风格是怎么定义的?

陈志文:我本身是国家地理摄影师,对摄影的知识和技巧已经不存在问题了。手机摄影不需要学,只要领会了它的核心要领,理解了它的真正价值,绝大部分的技巧在手机上都可以一键搞定的,比如说美颜、瘦脸,以前我们用专业的photoshop来处理,得用一个晚上才能把一个人的脸修瘦、磨白,现在用手机处理,只要一键就搞定了,所以手机摄影学习的难度和门槛非常低。

我认为所谓的风格,所谓的成就,都是别人来评判的,自己说没有意义,我对自己本身的关注要比了解自己的风格更重要。你对自己足够关注了,一定有你自己的风格。我更关注我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我这本书的名字:为岁月拍照。

百道网:在您的眼里,什么是好的手机摄影作品?在这本书里,您认为自己拍得最好的是哪一张照片或哪一类照片?为什么?

陈志文:好的摄影作品不分用什么手机拍摄,也不分用什么相机拍摄,我认为只要能够让读者引起共鸣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

这本书里面有将两百多张照片,我认为每一张都好。我对这些照片的要求是要反映我的生活,所以我书里有几个特征:第一就是我用了大量的照片,这本书不仅仅是手机摄影的教材,同时也是一本手机摄影的画册,而且出版社也确实给力,纸张用的全部都是艺术纸;第二就是书里面所有照片的图示我都是认真写的,读者在书本里不仅仅是看到照片,而且能够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同时还能知道这张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百道网:看您的书里,有的照片需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拍摄,有的照片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拍摄,请问您有过外拍遇险的经历吗?

陈志文:这个经历太多了,比如去西藏和新疆外拍的时候,九死一生的事情就七八次,都是捡了一条命回来,还有到巴基斯坦拍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七八支冲锋枪陪着。这个话题我们不能展开来讲,不然绝对压倒关于手机摄影的话题。

百道网:您这本书里的照片都是原图直出吗?还是经过后期处理了?

陈志文:不是原图直出,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后期处理都是有误解的,我认为原图直出仅仅是反映了手机设备的技术好,而当你按照自己的愿望去修饰照片的时候,把你的情感、关注的点、对事物的认知和拍摄对象的理解都放进去了,才叫创作。所以我的照片都是经过后期处理,而且我现在更倾向于用手机做后期处理,因为方便快捷。

百道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您对摄影爱好者有哪些建议?

陈志文:人人都可以是摄影爱好者,我觉得我应该是对那些热爱生活的人提一个建议,就是要用好你们的手机,不要只是看手机上那些投喂给你的内容,不要被手机无形的铁链缠住你的脖子,而是要加入到这个时代的洪流中去,成为创作者,通过创作去认识这个世界,去讴歌自己独特又美好的人生。

作者:陈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