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乐府文化(北京乐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9月起,公司加入了广东人民出版社(简称“广东人民社”),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乐府文化从民营出版公司转型为国有出版社的一份子,成为广东人民社的其中一个编辑部——乐府文化编辑部,乐府文化的所有未出选题及人员都将转移到广东人民社,既往和其他出版社已经有的合作项目继续执行完。并入出版社后,乐府文化将继续独立运营品牌,创始人涂志刚(业内称“涂涂”)成为广东人民社乐府编辑部主编。据广东人民社的公众号显示,乐府文化旗下作者杨本芬的最新作品《豆子芝麻茶》已经确定10月以“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的品牌出版。
乐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24日,注册资本100万元。创始人、总编辑涂涂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前主编、出版人。公司成立后,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只出版的一本书,直到第四年也就是2020年才实现了盈亏平衡。出版图书包括首次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现代化重述的《中国故事》、“看见女性三重奏”《秋园》《浮木》《我本芬芳》等。乐府文化真正为行业广泛认识,还是这两年推出了许多素人作者的作品,包括这里提到的“看见女性三重奏”。
今年年初,乐府文化的一封“求助信”曾经刷爆朋友圈。求助信中提到,2022年的时候,乐府文化曾经收到一家出版集团的合作邀约,对方表示“认同并且喜爱乐府图书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集团愿意投入巨资打造更多的创造可能,并且大力支持这些新书的运营传播。合作的前提是,需要乐府结束和之前的发行合作伙伴联合天畅的关系,需要乐府清理出一个更清晰的股权结构。”乐府文化接受了这份邀约,并在这个可能达成的“巨大投资”信心鼓励下,扩充了编辑团队,鼎盛时有30个人,手里同事运转100多本新书,“结束了和之前合作伙伴的关系,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调整了乐府的股权结构”,乐府的账面资金,只够付印制和版税欠款,剩下的,已经没有一分钱。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合作不翼而飞。乐府文化一下子陷入了绝境——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发行班底,没有固定的合作出版社,甚至一度停工停薪,一切都必须靠自己,重新来。
在后面涂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乐府文化的日常商业运转算不上大的成功,但也没有大的问题,是一个正常运转的公司,在经营层面没有根本性的问题。至于情怀和商业的问题,图书出版既是一个事业,也是一个生意,当然也要按照生意的逻辑来参与市场竞争”。他同时表示,2023年上半年的出版运转是没有问题的。在这封求助信被发表后的第四天,涂涂再次发文宣布“危机”解除。
随后,乐府文化重新回到自己的常规出版节奏,通过裁员、放缓选题节奏、压缩新书计划、拓展自营渠道,暂时稳住了脚步。但独立的图书公司在出版行业整体低迷、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的大背景下,依然举步维艰。2022年初,就有出版品牌“行思”和“鹿书”于同一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宣布告别。其中行思的“告别”是因为:全资投资方山东布克图书资金链出现问题,在连续三月拖欠薪资的情况下,编辑部全员决定从公司剥离。据悉,乐府文化今年和几家大型出版社都进行了选题合作,从选题审批到书号申请、内容审核一趟流程走下来,不堪重负。乐府文化要继续持续发展,除了坚持自身优秀的选题眼光,也需要来自外部的资源扶持。寻找一个靠谱的合作方仍然势在必行。
乐府文化给自己最初的定位发现大众的优秀的作品,这从其公司品牌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汉乐府,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机构,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但在后续的品牌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被贴上了“小而美”的标签。乐府文化曾经尝试从产品层面转型,比如2020年10月出版了《郭初阳的语文课》,无论是选题角度还是受众人群都与以往的作品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这种转型意味着品牌概念的重新塑造,对于一个成长的公司而言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媒体人出身的涂涂或许有很好的选题意识和内容辨识能力,但在品牌营销和出版管理上显然还不具备做大做强的格局。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以前我没有真正地在出版行业工作过,作为媒体人时只接触到出版产品的一环,对全产业链是不了解的,出版系统知识是不够的,我现在做了7年仍在学习。在这方面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亏。”
对于这次合作,乐府文化强调并不是收购,而是合作。但一家公司改换门庭成为另一家机构的一部分,连人带产品都被后者接盘,除了收购,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个合作的内涵。
广东人民社近几年的发展明显提速。201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北京分社——北京始祖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改名为北京南粤九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为出版社在新媒体融合与产业创新进行探索。2017年,社长肖风华决定:要在3年时间内再造一个广东人民社。随后,出版社积极尝试转型融合,先后成立宣传推广部和网络事业部;自建网络销售平台,以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自主权;为适应线上渠道的发展,广东人民社组建了新出版传媒分社;将项目研发事业部升级为融合发展分社,其目标定位从原来的个体项目制运营孵化单向发展转向带动出版社媒体融合发展转型的全局升级;2018年,出版社设立“万有引力”社科图书品牌,涵盖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020年,在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高层论坛上,肖风华在发言中表示,出版社比较早地打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强调协同作战;还实现了去行政化,行政级别全部搁起来,以岗定薪,干部要能上能下。广东人民社的机制体制改革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这次发言中他曾表示,进军资本市场是阶段性发展的梦想,需要通过整合资源才能实现。
今年4月,广东人民社东莞出版和文化创意中心在东莞揭牌,为东莞提供出版、宣传、咨政等多方位服务。7月,广东人民社成为大湾区合作出版计划的三家内地出版社之一。今年,广东人民社在继续做好主攻产品线中长期选题规划外,还将重点打造“时代引擎”“万物生长”“科创少年远行者”等新生产品线。社长肖风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人民社深入贯彻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推动“三化”改革的冲刺之年,出版社将以“竞标争先”为发展动力,以“做优做强”为重要牵引,以“提质增效”为经营目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此时,引入乐府文化,未尝不是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的举措之一。
更多阅读: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