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外教社”)修订完成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第2版)》正式出版。该书首版于2012年,历经十年,终获升级。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德语教育以及德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升级版的教材尝试对上述时代性问题作出回应。
《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第二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炜,魏育青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第2版)》是《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修订版,其中除了对若干章节进行内容更新和调整之外,还新增了6个单元,即“现代化的维也纳与维也纳的现代派”“贵族”“流亡上海的犹太人”“德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主题和中国形象”以及“德国文学的经纬”。
该书的策划编辑陈懋介绍,此次修订工作,一方面根据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补充了体现德意志文化和中国文化诸元素相互影响的内容,更贴合当下的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思考和研讨德语国家精神内核中的若干要素提供了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跨学科视角和能力,力求体现跨学科教研的新趋势。该书适用于德语专业高年级课程和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也可供对德语国家国情和文化感兴趣的社会读者研读。
陈懋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组织修订工作
德语虽然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但在欧盟中的地位仅次于英语和法语,因其哲学、音乐、工业技术和教育等领域饮誉世界,故在我国的通用语种教育领域自有其特殊地位。
“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是外教社为适应时代发展之新要求而组织编写的。该项目于2003年12月在外教社召开的“全国德语专业教学和教材研讨会”上正式启动,不断推出和完善。它以德语综合教程为核心,辅有阅读、语音、听力、视听说、口语、翻译、写作、语法、语言学、词汇学、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概况、文化史等众多课程,基本囊括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大纲所涉课程类型或教学内容,其规模在我国德语教材编写史上,应属前所未有。本套教材,分开用时,各有独立,能满足单门课程的特殊需要;合并起来,相辅相成,能实现德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该系列教材自2004年开始出版,至今已超过40个品种,既包含德语精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核心课程,又有语言学、文学、跨文化、德语国家概况和文化等语言知识核心课程,更有经济、商务、中国文化等培养方向课程。继2022年推出《德语文学史教程》和《德语文学选读:惊奇小说》等文学方向核心课程之后,外教社还将组织编写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德语专业本科生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扩大对外交往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述,都对外语教育与出版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教材的修订和出版工作须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与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部署,提出新文科建设工作的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强化价值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促进专业优化,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因此,对教材进行及时修订尤为重要。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的教材编写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于是,根据教学反馈和近期的思考,我们对原书的内容作出了修订,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了若干单元,同时对全书单元安排作了调整。”《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作者之一刘炜表示。该书第2版共有20个单元,与第1版保持相同的撰写思路和授课方式。其中“1945年之前的德意志”“德语国家哲学”“德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德国文学的经纬”“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主题和中国形象”等五章由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撰写,并以此确定全书体例,其他章节由复旦大学刘炜副教授撰写。
研讨式授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便以批判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观点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所属“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对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是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该书在《德国概况》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专题研讨课”(Seminar)的授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加深对德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某些特色的认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科研能力的形成。
陈懋介绍称,此书的策划缘起于德语专业自身学科建设的要求,当时国内仅有《德国概况》,为德语版教材,且仅论及德语国家中的德国,未涉及奥地利等其他德语国家。用中文撰写的面向德语专业本科生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类教材是一个空白。其时,恰逢复旦大学刘炜副教授在校内开设通识课程,为复旦学子讲授“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与外教社当时策划的想法暗合。于是,刘炜和魏育青两位老师联袂撰写了《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这部教材,采用德国大学通用的“专题研讨课”形式。“这种形式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颖的。教材甫一推出,即获得全国各高校德语专业和大学通识课的认可和使用。”陈懋如是说。
魏育青老师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德分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文学之路》主编之一,合作编写《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研究报告(2008)》和《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2011)》。魏老师的研究方向包括:德语文学及其翻译、中德文学关系、中国德语专业教育史。
刘炜老师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国际约瑟夫·罗特协会会员、上海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主编翻译有十卷本《约瑟夫·罗特小说集》。他曾留学于德国蒂宾根大学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对德国和奥地利的国情和历史都很熟悉,主要研究领域是德语国家,尤其是奥地利的历史与社会文化。
因此,这部教材中的诸多主题,正是两位教授最擅长的领域。考虑到《德国概况》简要介绍了德国及其他德语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为避免重复,《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主要在德语国家有鲜明特色的某些主题作较深入的介绍。
以德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等。瑞士固然有德语区,但却并非单一德语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中的特色很难被确定为德语文化圈发展的产物。而列支敦士登虽为德语国家,但其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多依附于奥地利和瑞士。时至今日,其外交、海关、军事等国体事宜仍托付于瑞士。列支敦士登虽然富足美丽,但在社会和文化领域,鲜有能贡献于世人以彰显其声名者。有鉴于此,这本书对于德语国家的定位,限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奥地利共和国。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题材围绕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而设置,对德语国家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主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各单元的内容相对独立,互不隶属。为便于本专业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每单元的文章结构均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某一主题进行脉络式的梳理。教科书配置了大量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正如前述,授课形式为专题研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研讨能力。课程安排上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求其尽可能详细地就相关主题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学生可在这些题目和文章内容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批判式的否定或接受,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撰写课堂报告。课后思考题目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论证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出于此种考虑,课后习题多为开放式,不设标准答案。每个单元后除思考题外,还附有推荐书目或影视资料等,推荐书目以与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学类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突出“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与“德语国家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陈懋介绍称,2012年出版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编有14个单元,2023年的第2版则增加了6个单元,共计20个单元,其中“现代化的维也纳与维也纳的现代派”(第七单元)、“贵族”(第八单元)、“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第十一单元)主要由刘炜完成,主要关涉其熟稔的奥地利主题内容。奥地利作为欧洲少有的同时据有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等山川大河的国家,曾以中欧强权——“奥匈帝国”的身份出现,在近现代欧洲史进程中,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二战期间,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因受纳粹德国的迫害,不得不流亡上海。他们因中国人的包容得以保全生命。他们侨居上海,在寂寞和困苦的岁月里留下他们对这座城市难以磨灭的人生记忆。
“德语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第十二单元)、“德语文学中的中国主题和中国形象”(第十三单元)和“德语文学的经纬”(第十五单元)三个单元由魏育青撰写,主要论述关于德语专业教学百余年来,即自1872年同文馆增设布(普鲁士)文馆至今的发展历史,中德在文学关系方面的互融互通的内容。这些新增单元进一步丰富了第1版的主题和内容,有力地向读者展示了世界诸文明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亲近的关系。
原有的14个单元内容在当初规划时做了较好的安排,此次修订并未做大幅改订,不过第2版仍然对“普鲁士”(第一版单元名为“普鲁士和普鲁士精神”)和“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神话”等单元的内容做了一定更新。另外,该书根据内容需要,增补了配图,为文本阅读提供更直观生动的信息。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第2版)在修订过程中着力突出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与德语国家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如前所述,单元内容尤其注重中国和德语国家的文明互鉴原则,进而引发学习者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自觉理解和践行我国当前的教育精髓。除了单元正文中的有关论述,作者在练习设计上也着力不少,如新增的单元就配套有关‘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中国文化走出去’等主题教育内容。”陈懋介绍道。
另外,陈懋解释了为什么书中没有收录以中德关系为主题的单元。首先,中德关系应属“德国概况”范畴,一方面从历史纵向来看,自19世纪普鲁士王国时期中德两国就已建立交往,其间历经德意志帝国和清政府时期、魏玛共和国和北洋政府时期、纳粹德国和国民政府时期、两个德国与我国的交往等时期,时空跨度大;另一方面从某一时期的社会剖面横向来看,中德关系关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涉及范围广,若以本教材的专题研讨课题目来划分,容易陷入泛泛而谈、浅尝辄止的境地,不易引发学生的深入阅读和讨论。“学习者若对中德关系史感兴趣,可根据自身爱好和倾向在课外开展相关档案或史料的搜寻和阅读。”他说。
刘炜认为,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是个宽泛的主题,书中涉及的内容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希望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练习和讨论,掌握系统和逻辑的专业方法,如有可能,更鼓励学生自己对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其他方面,如教育、民俗、音乐及中德关系等诸多方面继续展开阅读和探讨,并遵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对作业或论文格式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虽是教科书,但行文遵照专业论文的体例,凡有引用,尽量注明详细出处,力图做到言必有据。这是因为,作为德语专业教材的属性,该书需遵循“专题研讨课”的专业倾向,要求学习者尽可能依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术要求,从学术规范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客观和唯实的科研态度,主动向国际科研标准看齐。外教社和作者均认为,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专业训练,方可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批判能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