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半年沟通,三易其稿,他们让长征文物“活了起来”

作者:佟书   2023年06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继《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后,广西人民出版社又重磅推出《红色文物中的长征》,本书以历史叙事结合文物阐释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以文物为载体,还原文物的历史环境和背景,通过一件件“活起来”的红色文物,以点带面,串联起惊天动地的长征壮丽史诗。百道网专访本书作者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江琳,以及本书责任编辑李亚伟,请他们讲述本书的出版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选取文物展现长征历史的。

《红色文物中的长征》作者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江琳

《红色文物中的长征》责任编辑 李亚伟

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学好“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时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做出多次指示。

为了响应号召,广西人民出版社提出从红色文物的角度策划一套四史学习教育读物,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跟着红色文物学四史”系列。建党百年之际,广西人民出版社与国家博物馆携手出版了该系列的第一部著作《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广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选题、“遇见广西好书·2021”主题出版类好书(共2本)、2021年百道好书榜年榜、《全国新书目》杂志2021年度推荐好书等众多榜单,累计获得超100家主流媒体的各种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本书大获成功后,202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又围绕“四史”上的重要阶段和重大节点,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题开发,便有了出版《红色文物中的长征》的想法。双方有选题构想后,对选题意义和出版价值达成高度契合。作者江琳表示,出版一部以文物为载体,以时间为线索,让读者看得懂、有故事,做到见物、见人、见事、见史的长征读物,是大家撰写《红色文物中的长征》的初衷。

《红色文物中的长征》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江琳,王海蛟,王希
出版时间:2023年04月

从策展人到图书主编,以小文物说大历史

双方经过沟通,最终确定由馆内拥有策划长征展览经历的江琳、王海蛟、王希等三位专家参与写作,充分运用他们长期在长征文物方面积累的既有经验和想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近千件长征文物,曾经举办过数次大型长征展览,特别是2016年,本书作者江琳主持策划了“信念·精神·传承——纪念长征胜利70年馆藏大型文物展”,这是一个全用文物表现的长征展,展览后江琳还专门编写了《红军长征文物100个故事》,对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长征文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系统梳理。另一位作者王海蛟,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从事陈列展览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的工作。曾参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馆藏文物展”等20余个展览的设计工作和《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红军长征文物100个故事》等10余种图书的编撰。王希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级馆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曾参与策划“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等多个重大主题类展览项目。

江琳表示,策展人的经历对编写《红色文物中的长征》这样一本以文物来讲述历史的书籍,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次图书编辑的过程都是研究精进的过程,同时以点带面,以小文物说大历史,以历史文物说当代精神,这些在图书编纂和展览策划中是具有相通性的。 

但策划长征展览和编写长征图书又有区别,“策展人除了要对展出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外,还要熟悉馆藏文物,能以物说史,特别是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观众接收展览信息,并且兼顾展览的教育性、艺术性。因此展览是全方位,立体的,甚至是多感官的。所以在选取的文物一定具有典型性,会考虑文物的内涵、意义、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使用的语言避免太过学术化,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当然,书稿的撰写有它自身的要求,比如每篇文章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历史进程要有连贯性,文物和历史描述要有一定契合度,不能将文物介绍游离于历史事件之外等等。”

在图书编写方面,框架结构由作者团队先出方案,江琳来统揽结构,再与出版社沟通重大事件和主要文物的选取,文章则根据个人研究的重点进行分配。最后由江琳来审校修改,保证图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对于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第二次合作,李亚伟表示,“国博的专家很权威也很敬业,在完成馆里本职工作外,往往是在晚上才有时间与我们进行沟通写作事宜”。

为了保证图书顺利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李亚伟查阅大量资料,与国家博物馆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前期沟通,并在社领导带领下两赴国博,与馆内专家仔细梳理长征线路和重大节点,匹配相应文物,做到每一重大节点都有代表文物,每一支与长征相关的红军队伍都不遗漏。三易其稿,最终确定30个重大节点,并从国博馆藏近千件长征文物中匹配流传有序、档案完整、具有感人故事和精神内涵的特色文物,涵盖地图、布告、漫画、战斗的武器、军中用品、货币、歌曲诗篇、学习课本、烈士手稿等多种类型。用李亚伟的话说,“我们打造主题出版类通俗读物有一个宗旨,那就是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我们希望每一本做出来的主题出版读物都是能够经得起读者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以点带面,用故事让一件件的红色文物“活起来”

长征红色文物数量众多,如何精心挑选30件文物来展现长征历史,出版社和作者主要从文物和史这两个角度来考虑。

江琳认为,从文物的角度来看,文物不是历史的陪衬,而是要能突出长征历史的闪光点,因此选择文物的关键点在于:其一,文物要特别典型,而且有故事,最好能表现多方面内容。比如,在表现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这个历史事件上,作者选择了红四方面军的小战士杨世才离开根据地时给他母亲留下的一张红军布币。这件文物是杨世才本人捐赠的,有完整的流传经过,而且他离开根据地时才12岁,非常坚决地要参加长征,以至于50年代归家的时候都已忘记了故乡的名字。另外,他还代表了长征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红小鬼”,这些如今在大家看来还是孩子的少年们,有着超乎其年龄的勇敢和坚强,对青少年来说,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其次,文物选择尽量兼顾长征中各个部队,尽可能全面展示每个部队的英勇事迹和英雄风采。李亚伟回顾了在组稿过程中,大家梳理出与长征相关的队伍,查阅很多长征方面的资料,发现相当多的资料都只讲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这没有问题,也是事实。但他们在深挖历史细节时也发现,还有很多队伍与长征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比如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派出红七军团北上抗日,派出红六军团西进“探路”,还有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的队伍,以及陕北的红军队伍等,讲述长征历史时,他们的事迹不应被遗忘。

从史的角度看,书的结构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从长征开始到长征结束来进行梳理,然后从中选出重要事件和节点,并匹配与之相关的文物。李亚伟说,“在这方面国博近千件长征文物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想要讲述的事件基本都能找到相应的文物。”

书中挑选的文物既有典型性,数量又不是太多,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看到长征历程的主要脉络,又可以突出重点,让读者避免淹没于纷杂的历史信息当中,容易理出头绪,加深印象。

文物的选择还关系到图书整体的呈现结构,据江琳介绍,图书选择的长征文物都是重点文物,而且不想让读者淹没在大量的历史信息当中,因此选取数量不是太多,也就没有必要再分章节,以点带面是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可以通过一件件“活起来”的红色文物,串联起惊天动地的长征壮丽史诗。“我们要重点打造的是一本有故事、有温度、可触摸、值得收藏的长征读物”,李亚伟说。

为了让这本书有比较好的呈现效果,广西人民出版社特邀曾获“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的一流设计师操刀打磨整体设计,为长征文物及整本书打造独特的呈现形式,封面、辑封、目录等设计均独具匠心,配上国博馆藏的高清文物图片,四色全彩印制,舒朗、悦目,极具视觉美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一本全媒体长征读物,书中配套音频、长征纪录片、长征有声剧等众多延伸资料,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后台可获取全书音频,并且还可以观看《让长征文物活起来》《长征》等纪录片,收听《红色文物100》等相关有声书,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长征历史。

作者:佟书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