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浙大社“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首次集结出版

作者:陈洁   2023年04月1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主编的“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出版了,这一系列的丛书是东亚一批中青年中坚艺术史学者的著作首次重磅集结,涉及到书法、绘画、宗教美术、视觉文化和中外艺术交流等方面,与三联出版社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形成了接力的关系。

“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是艺术史类图书,这个学科的基本逻辑就是“以图证史”,读者既要阅读文字、理解文献,也要阅读、比对图像,所以这套丛书开本偏大、以彩色印刷,对图版的清晰度和准确率要求非常高,毕竟图文关系始终是考量一部艺术史书籍的重要指标。

薛龙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系主任、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曾先后在波士顿大学、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等机构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明清书法篆刻史、尺牍文献与金石文化的研究。著有《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三联书店,2019)、《王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20)、《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三联书店,2021)、《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三联书店,2023)等。

主编薛龙春教授在丛书的总序中告诉我们:“这套丛书所收录的作者都来自东亚,大多出生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正值盛年。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在海外取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又都供职于美国、日本与中国港台地区的高校或博物馆,身处研究与策展的一线。”那么,这套丛书出版的契机是什么?中青年做艺术史的研究与老一辈学者有哪些异同呢?带着这些问题百道网采访了丛书主编薛龙春和责编徐凯凯。

丛书从计划选题到修订出版,集中展现年青一代学者的艺术研究成果

早在几年前,主编薛龙春教授就和浙江大学艺术史系的白谦慎教授讨论过要做一本海外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论文集,当时也挑选了一些篇目,着手让学生翻译了几篇,主要目的是作为研究生讨论课的阅读材料。但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的作者比较多,就一直拖着没有集结出版。直到2018年,白谦慎教授打电话给正在北大访学的薛龙春教授,邀请他一起来做一套以海外中青年学者为主的丛书,这才展开了选题工作。

据了解,“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中的著作今天已经成为中文学界所熟知,在深化中国艺术史研究方面的功绩卓著,但是丛书中并没有收录年轻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于是这套“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出版契机。

在开始策划这套丛书后不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下子蔓延到全球各地,很多学术界的交流都被迫中断,联络也变得非常困难,然而丛书中的作者克服了巨大的时空障碍,及时完成了书稿的写作、翻译与打磨。

关于这套丛书的选题和作者,薛龙春教授早就心中有数,而不是临时确定的,因为他在看来,编辑应该出版作者最成熟的东西,而不是出版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对作者的挑选,主要来源于长期的交往和观察,以及阅读他(她)们已经发表的论文。

例如《耳目之玩:晚明图谱与文学插图版画》的作者马孟晶女士,虽然薛龙春教授到2019年才首次和她见面,但是早在十五年前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就已经使用她的文章作为讨论课的材料了,所以薛龙春教授对她的研究很熟悉。

还有增田知之、何炎泉与何碧琪这三位书法史的学者,在2009年薛教授也曾邀请他们参加过他在南京筹办的一个国际会议。

在确定作者之后,薛龙春教授就和他们就丛书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虽然这套丛书中大多是论文的合集,但是经过他们改写之后,各篇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有的作者还专门增加了导论,达到勾连各篇论文之间的效果。

在编辑方面,他们也有明确的分工,殷尧老师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编辑,主要负责前期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收稿等事情;作者交稿后,由责编徐凯凯和其他几位同事负责编辑出版工作。主编薛龙春教授和丛书作者的认真负责,在各方面都照顾到了出版工作,因此整个出版过程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整体很顺利。

开放的艺术史,要能刺激艺术史研究的反思与新变

薛龙春教授在“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的总序中介绍,“收入本丛书的著作,涉及书法、绘画、器物、宗教美术、视觉文化与中外艺术交流,这些研究成果与‘开放的艺术史’丛书中所收录的著作形成了一种接力。”

在今天的中文学界里,由尹吉男先生主编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已经成为三联在艺术史方面的一个品牌,自从2005年推出巫鸿的著作《礼仪中的美术》以来,包括像柯律格、雷德侯、乔迅、班宗华、白谦慎等学者的著作都收录其中。这些著作是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下解读中国艺术和文化,对于推进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意义非常深远。

那么,他们之间是怎样形成这种接力关系的呢?

薛龙春教授告诉百道网,他希望与三联书店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这套书形成接力的关系,并不是要蹭热度,而是因为这两套丛书确实有内在的联系,他们是两辈人,都是在海外取得学位并在海外高校、博物馆一线工作非常成功,在这一点上他们确实借鉴了尹吉男先生挑选作者和著作的方法。

说到不同之处,薛龙春教授介绍说,“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的作者队伍更年轻,他们是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年轻学者,有着属于他们的成就与特点,既有非常好的文献与视觉阅读能力,也有很好的理论素养,而这些恰恰就是他们的一上代人所无法替代的特点。责编徐凯凯教授也认为,他们这一批的学者多晚于柯律格等前辈学者,在学术特点上更为细化,关注的议题更广泛,在方法的运用上也更多元。

既然形成了一种接力的关系,薛龙春教授也衷心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承前启后,担负起在这个领域内推动开放与交流的职责,并且刺激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反思与新变。

用专业破圈,用社会理论观照艺术史现象 

从学术履历上来看,丛书的作者多曾就读于海外知名的大学,比如赖毓芝老师就读于耶鲁大学,何炎泉老师就读于波士顿大学,何碧琪老师则是台湾大学的,他们都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且都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迅速调动起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和理解艺术问题。

从方法论层面上来讲,这批学者也接受过全面的训练,具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史学者的特点,无论是美学意义上的形式分析还是视觉文化、物质文化的讨论,在丛书中都体现出各有各的特色。

根据主编薛龙春教授的介绍,“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的作者在海外读书的时候正值艺术社会史研究盛行的时期,因此他们在艺术史研究中都或多或少寄寓了理论关怀,非常善于借助社会理论来观察艺术史现象。

比如何炎泉先生,除了书法史(尤其是笔法)的关怀之外,他还研究家具、毛笔、纸张等与书法相关的艺术,能够借助文献与实物,重建宋代相关的物质文化以及这种物质文化所依据的历史资源。

又如赖毓芝女士,她对宋代绘画、明代浙派、清代苏州片、清宫郎世宁的研究不仅跨越了时代,也跨越了东西,还借助18世纪清宫的《兽谱》《鸟谱》等图谱来讨论中西文化交流。薛龙春教授说,与其说她的研究对象需要全球化视野的观照,不如说全球化的视野促使她关注到这些过去不为人重视的视觉产品,并发掘其意义。

《跨界的中国美术史》书名中的“跨界”在书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责编徐凯凯对百道网说:“所谓的“跨界”,是站在全球史研究的角度上来说的,是赖毓芝老师通过“跨界”的案例来讨论东西方艺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这一“跨界”又从某种程度上丰富、形塑了美术史的自身。随着今天的学术研究逐渐走向一种专门化、精细化的‘琐碎’,我觉得‘跨界’一词还具有极强的反思性,它提示我们要跳出既有的思考框架,从更宏观的视角来重新观察人或物的流动,以及某种机制、某个传统的形成,以此来加深对美术史的进一步理解,也提醒我们作为出版人要建立多元的、多维的思考脉络和出版理路,不能墨守成规。” 

艺术史研究要有趣、好玩,更重要就是“好”

艺术史研究丛书属于比较严肃的学术专著,读者群基本上以专业读者或者有一定艺术史基础的读者为主。但是责编徐凯凯说,这套书其实也并不难读,如果你真正读进去了,还会觉得它很有趣、很好玩,因为它能够在对图像的解读以及观念的修正上,打破读者惯常的理解思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与历史。然而他也表示,即使丛书不能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只能为少数读者提供思考的动力,那么它也是有价值的。

至于这套丛书是否出版第二辑,薛龙春教授说,丛书出版的推动者白谦慎教授已经在和他讨论商榷了。虽然第一辑十种议题的作者都在海外取得学位并在海外高校、博物馆一线工作,但是薛龙春教授认为,作者学习和工作的地域不应成为限制条件,大陆地区也有很多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值得发掘。

对待出版这套丛书的态度,薛龙春教授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好”,而不在乎这个“好”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而责编徐凯凯的观点则是,只要和古代物质文化相关的,能启发读者对中国艺术、文化的思考,对当前的学术进程有所推动的论文,他们都会纳入出版,而不会在主观上对学者的方法设定特别的偏好。

“中青年艺术史学者论丛”目前计划一共有十本,部分已经上市,喜欢艺术史的读者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浙大社陆续推出的新书。

作者:陈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