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向上的力量——一本书看懂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产城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3月1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向上的力量:用“工业上楼”实践诠释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流向》是国内关于“工业上楼”的第一部专著。本书从多维的角度洞悉产业需求,解读产业政策,融通科技发展与应用,立足设计,并脚踏实地对各类型产业的“工业上楼”建筑产品进行研究、设计与实践。

“工业上楼”实践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新加坡等寸土寸金的城市,产业发展只能向上要空间,以轻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开始“上楼”,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和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2022年初,珠海率先提出加速建设新产业载体空间;2022年下半年,深圳把“工业上楼”确定为城市产业空间供给的重要战略,并按照准公共性产品的模式进行打造。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相关建筑配套的发展需求和理念也在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在广东最先实践落地,并不令人意外。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向上的力量:用“工业上楼”实践诠释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流向》一书,是国内关于“工业上楼”的第一部专著,其内容系统介绍了“工业上楼”从前期项目策划、政策解读、整体规划、建筑单体设计、技术要点到设计指南系统,让稍具专业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理解。作者杨小贞在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工业上楼”领域深耕二十年,积累了从策划、设计到实施的丰富经验。

当时提报了三个书名——“湾流”、“向上的力量”、“工业上楼园区设计”,经多次商议,最后确定《向上的力量》作为本书书名,它和书籍的精致设计都体现了“工业上楼”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发展的趋势。杨小贞指出,“与奋斗者共鸣,与开拓者同行”,这不仅仅是一本相对通俗易懂的书籍,也是一种能量。她希望通过这种向上的能量,与行业内外的朋友交流学习,一起推动“工业上楼”建筑设计的进步。

在出版过程中,杨小贞所持有的“向上”的力量也给这本书的责编刘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小贞一直在建筑设计一线工作,日常工作已经相当繁忙,但还经常深夜审稿,工作非常认真,非常敬业。她把深圳在新时代先行示范的典型经验很好地总结出来,也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刘丹表示。 

百道网专访《向上的力量:用“工业上楼”实践诠释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流向》作者杨小贞,请她介绍广东省针对产城融合和“人城产”有机结合问题开出的“处方”——“工业上楼”,以及她本人作为一线工作者的经验、体会。据了解,关于“新产城融合·工业上楼”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探索,杨小贞想找到“闭环模式”,目前她和团队成员也正在筹备本书的续作。

程艳春、杨小贞

“工业上楼”更适合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轻型制造业,在珠三角应运而生

百道网:新产城融合和工业上楼的关系是什么?

杨小贞: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城市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从而达到产业、城市和人之间有活力、且持续向上的发展。而“新”产城融合的“新”,代表着新时代新产业的新需求,“工业上楼”是新产城融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呈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可开发的土地资源紧缺,产业随着科技发展与新技术应用也在加快升级,城市发展需要更多专精人才,城市的基础配套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基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我们提出新型的产业建筑模式——工业上楼,这种模式适应了新时代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将研发、办公、生产、试验、生活和生态有机结合,让上下游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可倒逼地区传统产业(企业)升级,吸引人才流入,推动城市产业集群发展。

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看待厂房闲置问题,产业、政策、空间等整个生态环境都会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同样面临着土地紧张的问题,他们采取的“工业上楼”模式是堆叠式厂房,缓解了土地紧缺的问题,也符合产业空间需求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百道网:“新产城融合·工业上楼”的战略适合哪些城市和地区?工业上楼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建筑规划有怎样的意义?

杨小贞:2022年初,珠海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加速建设新产业载体空间;2022年下半年,深圳把“工业上楼”确定为城市产业空间供给的重要战略,并按照准公共性产品的模式进行打造。由此可见,一方面,国家把夯实经济发展作为头等重要事件,发动一切能量保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则体现深圳、珠海等是土地资源紧缺所致。然而从技术层面理解,“工业上楼”更适合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轻型制造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工业上楼”应运而生,顺势开展,也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陆续出台相应政策,推动产业空间升级以适应企业和城市的发展。再者,如今的珠三角已是比肩世界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广深港澳为核心,逐步发展成为科技创新湾区,广深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制造业回流城市中心,因此,对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载体——“工业上楼”建筑模式更需要从业者更专业、更执着的实践和探索,关乎城市战略,意义非凡。

从建筑产品的角度看,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城市力、区域力、产品力、服务力,以及时效性

百道网:您在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任职二十年来,一直主攻“新产城融合·工业上楼”设计方向,并且拥有丰富的项目运营管理经验。在您看来,广东带起的“工业上楼”热背后,藏着我们需要发力攻克的哪几个难题?本书对此给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杨小贞:在“工业上楼”的不断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难题,需要我们具备更专业更多维度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经验,甚至用更多的资源去协助业主或城市解决需要平衡的问题。较为核心的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经济测算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对应工业回流城市中心所需的高品质低成本空间的难题。长期思维与短期模式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权衡,开发考核标准与先行先试的挑战,都是需要解决和平衡的问题,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而规划设计是核心。

二是与相关政策、规范规程相适应的难题。我在团队中主要的角色是研究和把控以运营为导向的规划设计要点。简单的讲是基于经济测算和相关政策、规范等做出平衡,协助业主和设计小组确定总图空间布局和产品定位,设计与工程技术叠加,并适当进行技术与经济转换。在产业的不确定性下,需要我们从更多的维度为城市和企业在布局空间载体的同时,做出更有张驰力的作品。

三是工业回流城市中心的可行性问题。党的“二十大”确定了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科技发展如日中天,新技术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产业在升级,新型的产业不仅需要新型的产业载体,更需要升级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有力支撑。加强城市精细化体系的基础性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城市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促进城市间的交流,进而推动产业链的聚集。城市空间布局则是城市理想的承载,多维思考、专业引导和实施关乎一座城市的美好建设,任重道远,匹夫有责。

四是相关从业人员对“工业上楼”的认知,对建筑的认知,对设计者的专业尊重与自重。建筑是严肃的课题,然而我们又处在一个产业大变革和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我们在进行新兴产业的建筑设计时,既要懂设计、了解设计前沿,又要懂产业、理解产业真实需求,还要懂科技,在产业设计中融入最新科技,并将设计、产业、科技融合一体进行产业空间功能布局和技术转换。建筑也是急需迭代的产业,持续推动工业上楼的发展还有许多专业课题待攻克,事虽难,行则将至。

百道网:本书中所收录的三个案例——松湖智谷、中安产城、三溪科创小镇背后的建筑设计团队都由您主导,您能否为我们总结这三个项目的成功原因?作为第一线工作者,您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是否可复制?

杨小贞:任何一个项目都没有完全的复制性,只有借鉴和参考,进而寻找项目本身的特色进行精准定位和设计。从建筑产品的角度理解一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三大力量——城市力、区域力、产品力和服务力,还有时效性。松湖智谷项目的成功是典型的“四力”叠加,及时效效应。东莞毗邻深圳,寮步与松山湖一路之隔,深圳的产业外溢,急需符合转型产业的空间载体;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缺乏新兴制造产业空间。这些都是当时我们在项目调研、走访和探讨中感受到的迫切信号。设计是收集各方信息和需求后得出的蓝图呈现,但也是老大难和冤大头的“份儿”。我们秉承的是一张蓝图绘制到底的设计情怀与心愿,也是对城市负责,对业主和最终消费者负责的愿望予以实力呈现,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很喜欢一段话:“设计”是舶来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营造”,宗师是鲁班。我们深知,创新是设计保持新鲜的灵魂。鲁班首先是工匠,是踏实做事的人。

当然,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创新设计与工程技术是个不断探索、推翻和寻找新思路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的不是高度概括,而是细部展示;我们要的不是炫耀的文笔,而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交代清楚。当然,在每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甚至是阻力。从接触项目到有机会参与实施项目,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对项目有充分理解和执着。如何通过设计协助业主方最好地呈现项目的最高价值,终究是项目和参与者最重要的挑战。

吸收世界级湾区发展经验,广深等核心城市在产业升级上需要新突破、新进展

百道网:如本书的书名所指,请谈谈您所认识的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产业流向。

杨小贞:谈及和理解粤港澳大湾区新型产业流向,如书中第一章节所述,须从世界级湾区发展讲起。

纽约湾区凭借优越的港口条件,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制造业中心,为平衡人与城市的良好关系,纽约政府完善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及时开展产业更迭计划,将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移,引入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保留了更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型工业集群。

旧金山湾区依托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工业化,70年代金融和服务业开始处于中心地位,部分制造业产业外移至湾区东部、东南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兴盛,政府加强旧金山湾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体系,渐渐地美国的经济也开始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转型。

日本抓住美国“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契机,在东京湾及周边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后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东京强调发展城市型工业,能耗少、占地少的产业逐步在东京集聚,实现中心城区产业优化升级。

发达的大城市在不断跃升的阶段,以发展都市工业推进产业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和城市形态更新,构建起城市中心生长的核心动力。产业布局关乎经济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形成成熟的城市群,大湾区及周边腹地承接广深港澳产业外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活力。对广深等核心城市而言,在产业升级上需要更多新突破、新进展。通过工业回流城市中心,带动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回归和品质人群的再聚集,避免中心城区产业空心化,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形成新的引领、新的能级、新的流向,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百道网:除了本书总结的成果,在“工业上楼”领域您还有哪些亟待破解的问题?接下来您本人,或者您想呼吁行业关注和研究的方向、命题是什么?

杨小贞:我们正处在产业大变革和科技大爆发的时代,要关注的不仅是“工业上楼”的建筑设计,或是局限于建筑本身。设计师是个多元载体——天文、地理、人间烟火,是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加码,要有所坚持,还要有所妥协,是个很艰辛的职业。当然,压力即是动力,迫使我们从多方位去学习、探索,用我们的知识、认识、见识和胆识为专业和行业赋予正能量。回到项目本身,在保证一个项目的优质落地,我们需要考虑经济测算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与政策制定相适应,工业回流城市中心的可行性,以及工程技术结合成本优质落位等问题,从业者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真正了解城市诉求、企业诉求、产业诉求,才能打造具有更强适应性的建筑载体,才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精细化领域的体系竞争,需要我们坚定、坚持、勇敢笃行。

我们团队目前正在筹备本书的续作,关于“新产城融合·工业上楼”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探索,试图形成闭环模式,欢迎大家共同探讨,敬请期待!

作者:刘瑞丽

编辑:道之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