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19年底,广西师大出版社社科分社旗下诞生了一个专注于做学术出版的新品牌——大学问。成立三年,大学问做了近50种书,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为亮眼的成绩,《现代中国的形成》《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爪牙》等“小爆款”销量都超过2万册,带动了品牌图书的整体销售。这是怎么做到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称“广西师大出版社”)是国内较早进行品牌化发展的出版社,不仅成功打造出新民说、魔法象等知名品牌,经过36年的发展,“广西师大出版社”本身也已经成为出版界、学者界、读者界认可的品牌IP。该社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开启民智,传承文明”为出版理念,以“为了人与书的相遇”为使命,以“出好书”为精神追求,形成以教育出版为一轴、人文社科出版和文献出版为两翼的出版格局。
广西师大出版社极为重视学术出版。副总编辑赵运仕认为,学术出版是出版社的底蕴或基石,它决定了一家出版社的高度——责任和使命,它决定了一家出版社的长度——持续稳健的发展,它决定了一家出版社的温度——对出版事业的真爱。“有了这种认识,才有学术出版的担当,把学术出版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倡导并践行学术出版,使学术出版成为做好学术的风向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实现了出版自觉,真正地在实践传承文明的使命。”
2019年底,广西师大出版社社科分社旗下诞生了一个专注于做学术出版的新品牌——大学问。“大学问”的品牌名称取自王阳明的作品《大学问》,其实这也是广西师大社的传统,比如“新民说”取自梁启超的《新民说》。“大学问”的品牌logo以篆书“大”字作为主体形态,提炼出顶天立地的人物形象,结合了书籍立体书页的特征,表现出人书合二为一、德行兼备的寓意。那参差的边沿体现出古朴的质感,仿佛一个人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独立思想不断前行。
作为社科分社社长、“大学问”品牌负责人,刘隆进的内心里高度认同赵运仕关于学术出版价值的观点,让它融入“大学问”的建设,指挥着整个团队的行动。这一品牌定位和选题方向明确而集中,主要致力于以国内原创为主、引进版权为辅的人文社科专业领域的学术图书出版,以文史哲为主体学科,兼顾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品牌以“始于问而终于明”为理念,以“守望学术的视界”为宗旨,符合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提升学术的发展战略。
刘隆进
要做好一本书,必须有好选题。刘隆进用三个词描绘“大学问”的产品线规划和选题策划标准:经典、动态和前沿。这三个词在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中都非常重要。
首先是学术经典。“大学问”聚焦学术出版,编辑们需要熟悉和掌握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经典、学术研究动态和市场动态,以及最新的学术前沿和行业发展前沿。从这三个大方面进行产品线的规划和选题策划是非常重要的指向和基础,也是持续深耕和做好学术出版的前提。
“以学术经典为例,我们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百年老店相比,在经典学术著作等出版方面,肯定存在差距。但‘大学问’品牌所认为的学术经典或许更为宽泛,即那些在某些学科专业领域内有持久学术影响力、有不断再版或重印价值图书。”刘隆进特别看重选题长久的生命力。例如,“大学问”推出的贵州大学教授张闻玉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就是入门进而研究古代天文历法问题无法绕开的著作。
“大学问”团队还将在明年初修订再版著名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的两本扛鼎之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两部著作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中文版以来,屡次再版,是研究中国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史无法绕开的著作,其与加州学派的观点争锋相对,无论读者和学者如何争鸣,都无法回避黄宗智提出的“内卷化”问题。
其次是学术动态。编辑需要充分了解学者在做哪些具体的研究,然后结合品牌的发展方向进行选题的组织策划。策划编辑要想了解哪一类学术图书或研究更受到关注,只有了解学界热点等信息,调研和掌握市场动态,才能游刃有余,张弛有度。
最后是学术前沿。学术动态和学术前沿密切相关,但学术前沿还要求编辑去了解某一学科最新的研究范式、方法,或者具体课题等。例如,在清代法律社会史领域,西方就有诸多优秀的前沿成果值得被引介到国内。《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这两本美国学者的专著,虽然英文版已经出版许久,但其研究的视角、理论,以及具体观点结论等,对于国内读者和学者而言,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前沿意义,或能起到他山之石的效用。2021年7月,《爪牙》出版后学界反响和市场反响俱佳。苏成捷写作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也已经进入出版流程,广西师大出版社争取明年上半年让其亮相于市场。
“大学问”也关注其他一些学科领域的前沿论著。经济学领域的“基本收入”问题,在西方已经有诸多讨论,但国内还不多见,所以刘隆进在2021年12月引进出版了“基本收入理论之父”帕里斯和范德波特写给大众的基本收入读物《全民基本收入:实现自由社会与健全经济的方案》。
具体来说,做学术出版如何拓展和挖掘作者资源呢?对此,刘隆进介绍了“大学问”编辑们策划选题的三种思路。
第一,立足广西师大出版社已有的学术资源和学者资源,在过去作者队伍的基础之上进行持续深耕。
第二,“大学问”团队成立以来,也会自己去开拓和搭建作者圈,围绕重点作者特别是知名学者来进行产品线的规划和打磨。例如,2020年起刘隆进开始带头策划出版黄宗智的作品,目前双方已经达成深度合作,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就由黄宗智主编,他的学术团队参与,最后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除了实践社会科学系列,“大学问”旗下还有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国文名师课系列、哲思系列等,都是编辑围绕品牌的战略定位,以知名作者为中心进行的产品线设计。“我们希望从作者入手,深挖他的作品、学术研究和与他有关联的学术圈,最终形成滚雪球一样的效应,支撑起整个产品线。现在逐渐将产品线拉长,我们的选题储备和规划甚至排到了后年。”刘隆进介绍道。
第三,激发编辑个人的策划能力和组稿能力,鼓励策划编辑或责编主动进行选题方面的开拓。
刘隆进强调,他希望编辑们创造一些新鲜的学术佳作,让新鲜的学术血液纳入到品牌当中。要注意的是,学术圈里的中青年学者尤其值得深耕。2022年,“大学问”陆续出版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赵刘洋的《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锐的《革命儒生:章太炎传》等著作,这些具有潜力的“新”作者和“新”选题,是“大学问”品牌偏爱的对象。
除了选题内容,“大学问”的创新能力也表现在出版形式上。刘隆进喜欢钻研装帧、封面,而基于对行业新发展、新技术引进的持续关注,文化潮流也没有躲过他的眼睛。他首次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内提出要做特装书。“大学问”品牌的第一本特装书是由刘隆进策划、他和编辑王佳睿共同担任责编的《爪牙》,限量500册。
之后,2021年在推出《结社的艺术:16—18世纪东亚世界的文人社集》特装版时,他们尝试了新工艺。这本书不只简单的书口喷绘,而是做了书口的激光雕刻,结果这一新工艺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限量3000册在上架10分钟内就售罄,成绩亮眼。
好的选题和设计是基础,营销宣传体系是重要的助力,但在刘隆进眼中,做书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绝对离不开“人”。一本好书的呈现,无论是否特装,从策划、编辑、营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紧跟前沿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我很庆幸,我们‘大学问’团队里,编辑团队有担当,营销团队有想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后续我们在特装书上还会有进一步思考,并不断开拓新渠道。因为我们是一群爱书、懂书的人。”他说。
社科分社一直肩负着品牌孵化、人才培养的任务,而一个品牌的孵化和发展离不开社里的支持。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为了扶持有潜力的项目、品牌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在集团层面启动了“双培”“双创”项目。
刘隆进过去两年负责一个“双培项目”:学术图书的生产经营与“大学问”品牌的初期建设。2022年10月,该项目答辩结项,在集团10余个扶持项目中被评为优秀。通过项目工程,“大学问”以社内资深专家作为项目导师,统筹集团、分社以及职能部门的力量,自身品牌的发展得到较大的支持。
“双培项目”:学术图书的生产经营与“大学问”品牌的初期建设
“大学问”品牌取得的成绩中,让刘隆进最满意的就是做到了“出好书”,这也是广西师大出版人的情怀、责任与使命。他认为,“大学问”做到了学术与市场的结合,好的学术研究应该被更多的读者读到,这对学术、出版和阅读三者而言都有积极意义。
未来一年,“大学问”旗下将有多个重点产品落地,其中包括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范岱克主编的“广州贸易史研究系列”5种。“实践社会科学系列”中将有三本重磅新书出版,它们是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以及苏成捷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将推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孙竞昊的《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哲思系列”将增加著名学者王浩的《从数学到哲学》。2023年,“大学问”与“雅理”合作的“雅理译丛”也将推出日本学者寺田浩明的《中国明清法制史》。
刘隆进向百道网透露了他自己目前和未来主要抓的几项工作:
一是抓选题策划。他预计将把一半精力放在选题方面,因为这是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二是抓团队建设,包括编辑团队和营销团队。他表示,能够“传帮带”的经验和技能,他本人不会有任何的保留,希望可以带动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整体发展。
三是抓生产经营。“做人文社科出版、做学术出版,虽然很难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一定得有成本意识、经营意识。”通过成本的合理控制,提质增效做好生产经营,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刘隆进保障其所负责的“大学问”品牌和社科分社行稳致远发展的关键。
四是他个人的学习和思考。刘隆进认为,出版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平时哪怕工作再忙,他对自己的学习、阅读都没有丝毫的懈怠,积极去阅读学术经典,去跟踪学术动态,去了解学术前沿,进而在团队内结合出版工作的实际,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考和规划。
“当然我的学习也包括行业新发展、新技术等方面,比如特装书。那么特装之后,新的形态又会如何呈现?再比如,说到做书,我们可以如何应对当下流行的元宇宙的概念与技术?”他总结称,做出版,尤其是做学术出版,学习和思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学问”品牌以“始于问而终于明”为出版理念,以“守望学术的视界”为出版宗旨,符合广西师大社“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出版理念,“为了人与书的相遇”的使命,以及“出好书”的精神追求。“基于理念价值与使命关怀的持续深耕,学术出版这棵大树,必将开花结果,蔚为大观。”刘隆进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