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中西书局是唐史出版重镇之一,近期推出唐史学者赖瑞和作品《品味唐朝》。百道网专访《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策划编辑李碧妍,请她介绍本书的亮点和出版故事。李碧妍表示,“从唐史领域来说,我觉得《品味唐朝》的出版,会让人觉得严肃的历史研究也是可以很有趣,并且很有人情味的。不仅是著作如此,著者也是如此。”
中西书局是我国学术出版的先锋,唐史是其成绩较为惹人瞩目的板块。作为唐史出版的重镇之一,中西书局在唐史出版领域主要围绕文献整理、原创著作、译著、论文集四个版块展开,已经形成了包括《古文献学讲义》等的文献整理、《走进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汉唐职官制度研究》等的原创著作、以译著为主的“中古中国学术思想书系”“中西学术文丛(乙种)”、主打学术普及读物的“彩虹小丛书”,以及《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古中国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等的期刊方阵的产品线。其中,《古文献学讲义》《走进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不仅荣获国家及省市级的奖项,还取得了相当亮眼的经济收益,在市场收获热烈的反响。
唐史学者赖瑞和近年想出版起初定名为《静观唐代文史》的论文集,于是咨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畅。徐畅向赖瑞和介绍了国内出版界近年的情况,特别提及,中西书局的李碧妍是唐史出身,她的著作《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反响很好,赖瑞和考虑后表示属意中西书局。2018年11月18日,徐畅帮助赖瑞和联系中西书局,随即得到肯定答复,12月初,中西书局二编辑室主任李碧妍表示有意接洽该书稿出版事宜。之后,中西书局建议书名的表述可以更灵动活泼些,所以赖瑞和在2019年11月决定将书名修改为《品味唐朝》。他说“书名隐含了一个食物意象,也就是要把唐朝当成一道美食来品尝”。
品味唐朝,方法很多。赖瑞和的《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收录了他的十四篇论文,主要从他习惯治唐史的“四把钥匙”,即职官、日常生活、碑志和地理四大面向来细细品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这本著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凸显了赖瑞和喜欢以日常生活的观点来观看唐史的习惯,他不爱做“唐宋变革”或“士族的没落”那种大题目,而是喜欢将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事作为一把灵巧的钥匙,把唐史上的种种问题,当成一个一个“悬案”来逐一破解,并且在写作中颇富自己的“感情”。
较为遗憾的是,赖瑞和没能坚持到著作出版。幸而他在离世前已经将书稿的框架结构梳理得极为清楚,并且提供了用于封面的图片——一幅有食物的唐人画。赖瑞和过去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唐代日常生活史”的课程时,搜集了数千张唐代的墓室壁画图和唐代文物图,以便随时可以做成投影片放给学生看,有图为证,以图证史。他翻找后,发现西安韦项墓的年代很明确,且出土了一幅线刻画,刻在石椁棺的石板上,适合用在《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的封面上。“画中那个宦门侍女(一说贵族仕女),右手托着一大盘包子走过来,好像要请大家品尝的样子。画家正好捕捉到她走动的瞬间——注意她的左手,正配合步伐,向上挥动,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她的容貌和神情优雅,衣着细节和头饰也都很有看头。画的线条非常流畅。画者肯定是唐代的一个专业画家,很可能在替韦项家中某个真实的唐代女子写真。”赖瑞和说。
百道网专访《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策划编辑李碧妍,请她介绍本书的亮点和出版故事。以下是百道网和李碧妍的对话。
李碧妍
百道网:据说您在了解《品味唐朝》的相关情况后,很快表示贵社愿意接洽该书稿出版事宜,想看样稿,这一选题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
李碧妍:赖老师在中华书局出过他的系列专著《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唐代高层文官》,在圈内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当时在电邮里说,他准备出一本书,是他以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集结。他除了上述三本专著外,论文从来没有集结出版过,这是当时直接吸引我的地方。因为赖老师从事唐史研究几十年,通常来说这个年纪的学者如果在国内的话,早该会有论文集出版了,甚至不止一部。以赖老师的研究功底,如果这是他的第一部论文集结,那水准肯定不会差。这就是这个选题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认为它的学术质量是有保证的。
百道网:以一位唐史研究者的眼光来看,赖瑞和教授对唐史的研究有怎样的特点?
李碧妍:最大的特点是,他能用很平实的语言把一个唐史上的专业问题讲清楚,有时还会和现在的事例作比较,因为讲现在的事例大家就明白多了。
而且,他在专业写作中也会带有个人的情感。这并不是说因为有了个人情感的代入,他的研究就不专业了,恰恰相反,古往今来很多事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这就是陈寅恪先生说的“了解之同情”的态度。
比如这本书里的第一篇文章,讲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送杨氏女》,我们现在读他的诗,感觉像是一个辛酸而清贫的鲧夫独自抚养儿女,送女儿出嫁。赖老师论述这个问题,首先小标题起得就不那么“学术气”,比如有一小节就叫“贫苦的单亲老爸?”但你一读标题,就知道他想要阐述什么问题了。影响文章的专业论述吗?其实一点都没有,反倒把要解决的问题很显亮地挑明了。韦应物其实并不贫苦,他虽丧妻,但他的地位和收入绝对没有影响到他给予子女良好和富足的成长环境。韦应物的女儿(也就是杨氏女)并不像我们单纯读这首诗的感觉那样,好像一个弱女子孤单无助,要在清晨,跟她的父亲,也就是已丧妻的韦应物别离,独自乘坐一艘“轻舟”,远嫁他人。赖老师将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全部还原出来了,通过他的研究还原,你会发现,其实杨氏女的出嫁并不如诗意那般伤感和哀婉的。真正伤感的是什么?是经过赖老师继续的历史还原,我们发现杨氏女婚后只不过八九年,丈夫就去世了,这是远比出嫁时“大江溯轻舟”的那种离开父亲出嫁的悲伤更深的悲伤啊!
百道网:可不可以说,把专业问题讲得通俗易懂,以及有“了解之同情”,是《品味唐朝》最大的亮点?这本书体现了中西书局怎样的出版理念、出版特色?
李碧妍:我觉得此书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有感情,一是有探案般的乐趣,感情的问题刚才已经说过。关于后者,赖老师自己多次在书中提到,他是在做“破案式唐史研究”,他喜欢把唐史上的种种问题,当成一个一个“悬案”来逐一揭破。比如这本书里的第二篇文章《王维的〈相思〉和唐代的南方》,他解决的就是王维的红豆究竟是哪种红豆的“悬案”。王维的《相思》一诗妇孺皆知,但似乎从没有人探究过王维的红豆究竟是哪种红豆。赖老师就用他擅长的四把钥匙——年代、地理、职官、目录,去解决类似这种的一个个悬案。而跟着他的破案,你的阅读也会饶有兴趣。
这本书里还有一篇文章《万里寻碑记——我怎样找到〈大悲菩萨传碑〉》,我觉得也很值得一读,因为这篇文章就是赖老师自己的现身说法,很好地体现了他对唐史研究的感情和以研究为破案的乐趣。
为什么我们很愿意出版这本书,因为它首先有学术专著的专业度、学术性,有阳春白雪的一面,而这是我们中西书局从事学术出版最看重的地方,我们社的出版宗旨就是“融汇中西,学术立社”。但是讲学术的东西,如果你始终放不下身段、始终高高在上,甚至认为学术研究、学术著作的行文、语言风格等等都只能是高高在上的,那也比较偏驳。恰恰相反,我们现在看国外,比如欧美、日本,它们的学者很多非常擅于写学术普及图书,写得通俗易读也很有趣,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学术价值,这类图书在国外的学术出版市场占据很大的比例。我们的学术图书很缺乏这种类型,这与我们学者从来接受的教育和理念也是有关的,我们会把学术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似乎学术的归学术,生活的归生活,哪怕思维方式都想要分得清清楚楚。其实这本身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也并不是说两者可以混为一谈。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在我们的出版领域,学术专著的读者群似乎只有专业读者,而普通读者想要了解历史更喜欢通过网络文学的途径,但后者其实并不能真正承担历史普及的作用。我们还是比较缺乏有趣而专业的学术普及类读物。所以中西书局现在也希望做一些既有专业水准,但又能写得比较有趣、比较通俗的学术著作,《品味唐朝》就是一个。
百道网:赖瑞和教授在未审稿前就离开,中西书局是怎样保证《品味唐朝》内容上准确且高度还原作者的初心?
李碧妍:一是我们除了作品中明显的编校错误外,基本没有对书稿的行文作很大的调整。二是我们请推荐这本书稿的北师大的徐畅老师作为这本书的外审专家,对书稿内容进行了把关。第三,其实赖老师交稿时这本书稿的框架结构他已经理得相当清楚了,书名是我们和他之前反复沟通商量定的。唯一没有确定的是书的装帧设计,不过他离世前提供了现在封面上的那副图片,他很想使用这幅能表达“品味唐朝”主题的图片,我们后期和美编沟通,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在装帧设计上,想方设法把他提供的素材弄好。
百道网:作者赖瑞和在搭建本书的结构框架中,特别关注哪些问题?您对内容有哪些重要的建议或建言吗?
李碧妍:赖老师特别关注职官、经济、目录,尤其职官的问题。我对内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建议或建言,因为作者集结的就是他最擅长领域的研究心得。
百道网:《品味唐朝》的出版,对我们倾听历史声音有哪些推动作用?本书为什么被列为贵社年度的重点书?
李碧妍:至少从唐史领域来说,我觉得《品味唐朝》的出版,会让人觉得严肃的历史研究也是可以很有趣,并且很有人情味的。不仅是著作如此,著者也是如此。本书学术价值比较高,可读性比较强,内容有一定的话题性,并且制作精美,内容在专业学术领域和市场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潜力,所以被列入鄙社今年的重点书。
百道网:社里在图书发行、营销工作中有什么计划,以保障该书被推广至目标读者?出版后,读者给予最多的反馈是什么?
李碧妍:这本书我们首次尝试了预售的模式,推出礼盒装,配合图书的主题,推出了书局定制的书签以及“王维的红豆”。并在预售阶段在多个平台进行了抽奖活动。正式铺货以后,我们首先借复旦大学中古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碑之转身——中古中国石碑与石刻文化学术研讨会”,向学界介绍了本书及赖瑞和教授的碑志研究。随后向百道网、澎湃、中华读书报等相关媒体推荐了此书。此外,发行和营销部门密切配合,一个是卡点,配合双十一等时间节点,同步进行营销和发行的工作。其次是信息沟通,营销、发行以及编辑部门将在不同渠道获得的反馈进行第一时间的共享,随时调整发行策略。
出版后,读者的反馈主要来自两端,一个是专业的学者圈子,大家睹物思人,同时也感谢出版社费心组织出版,使此书装帧精美、印制精良,内容更不待言。一个是普通的文史爱好者群体,他们表达了此书内容有趣,读来饶有兴味,收到礼盒装的朋友都非常喜欢附赠的礼物。
百道网:中西书局在挖掘和积累相关选题资源、作者资源方面,贵社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还有何规划?
李碧妍:目前我们拥有一批优秀的作者资源,主要涵盖唐史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另外也已与国外多家著名的学术出版社实现了长期的版权合作。未来一是在文献整理领域,我们将努力多出几部精品力作;二是在原创和译著领域将加大投入,多出既有学术价值、又便于普通文史爱好者阅读的好书。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