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刘亮程&李娟:心灵在新疆生长

2012年08月16日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李娟



刘亮程
 
    刘亮程和李娟的写作有着某种一致性——当然不仅仅是指他们都写新疆,更多的是指他们的写作都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

    看他们的文字,扑面而来的,不是他们的作家身份,而是他们嵌在生活深处的样子。刘亮程,便是那个扛着铁锨四处“闲逛”的农夫,从杨树,到黑狗,到月光,经过他的眼,都有了气息,有了枯荣;而李娟,是那个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的山野姑娘,颠沛流离中,看生老病死。

    新书《冬牧场》是李娟对一种行将消失的生活方式的记录。在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下,曾经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在一声“是不是太快了”的质疑下,她跟随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沙漠。在那里,她体验到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生活,并写就自己的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

    刘亮程的《在新疆》则是他继《一个人的村庄》后游走新疆的散文结集。书中,他写道:“这个村子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住进崭新砖房而有所改变,相信他们的心灵依旧是古老的。这些古老心灵,才是比文物更需要细心保护的。”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在新疆  心灵的孤独亘古不变

    新京报:在新疆的生活给你们带来什么改变?是否对自然、孤独等概念有了更多理解?

    李娟:谈不上什么改变,仍然还是顺着原先的路一直走着。只是令自己了解到了自身新的极限,感觉从此后,面对艰难的生活和不测的命运时,大概会更从容些吧。难忘的人与事很多,基本上写入书中了。新疆是非常丰富的所在,我不太清楚新疆对我的影响,却深知我所处的环境对我的影响。在我曾生活过的那些闭塞角落里,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涌进去讨生活,但大部分都无法忍受那里艰辛而寂寞的现实,很快离开了。留下来的,全是足够勇敢、坚强又乐观热情的。环境的艰苦令我长年置身于性情鲜明的人群中,无论性格还是写作,很难不被镀上同样的痕迹。”

    刘亮程:我曾力图避开新疆,但是最终我发现,一个人最躲不过去的,是一个地方的现实。一个作家,最终要跟一个地方的现实面对面,最终要对它说话。所以写到《凿空》的时候,我有了一种‘在新疆’的感觉。而《在新疆》,正是穿插在我的两部小说《凿空》与《虚土》间完成的。写完《一个人的村庄》后,我开始走新疆。

    新京报:古老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当下慢慢萎缩,作为写作者该如何介入这种观察?

    李娟:最重要的是体谅吧。因为面对的毕竟是无可挽回之物,是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必经之途。对于这个时代,我难以说清对它的感情,但无论如何,我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在这样的时代里出生、成长,同所有人一样,无论愿不愿意,我都依赖着这时代的本质而生存。目前我能做到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努力做好自己就行。我在《冬牧场》一书中,针对牧羊的宰杀,引用哈萨克作家叶尔克西姐姐的话说:“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在远离荒野的城市里,人们可能会更需要这份亲近。贴近大地的生存会令人们和万物在物理距离上靠得更近,而在此基础上影响着情感的距离。叶尔克西姐姐的那句话,其字面意思已经是全部了。它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因其平等、恭谦的一种姿态和视线吧。而在我们的城市,“消费”是用来刺激的,一切消费行为都是理所应当,情感中深埋的是难以自知的霸道与强硬。这很可怕。

    刘亮程:时代车轮再飞速,轴心部分是不动的。我的文字关注生活中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们构成千古不易的人性。速度有时会使人偏离人性。作家跟随的不是一个时代,是一颗心灵。心灵到了哪里,我跟随到哪里。不存在逃避。我喜欢享受现代城市生活,谁会不喜欢这么好的东西呢。但我知道我的心灵中有一块地方没有跟随我到达城市,它孤独地在那里,一动不动,它没有随我长大、变老(它本身已老得不会再老),它没有参与土改、文革、改革开放、城镇化、工业化,它干净而古老,黑暗而敞亮。这就是我们继承下来的一颗心灵。如果每个时代每个运动都可以修改人的心灵,那人早已不是人了。历经沧桑劫难我们还是人,就因为人心中有不变的东西。文学守候的就是那一点点不变。

    《一个人的村庄》就是一个人无边无际的孤独。之后的《虚土》是我在40多岁时开始写作的。我本来要写新疆的现实,写我家族的移民生活。但是,当我提笔写作的时候,我对这一切都没有兴趣了。我写了自己人生40岁这个阶段的内心孤独、空茫和恐慌,写了我的虚无。《虚土》是从一个5岁孩子写起的,那个孩子在5岁的早晨,突然睁开眼睛,看见这个村庄,看见道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看见从远处归来的人,和即将出门的人,那孩子就在这个5岁的早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整个一生,都被别人过完了。那些20岁的人,在过着他的青年,那些四五十岁的人,在过着他的中年,那些七八十岁的人,在过着他的老年。连出生和死亡,都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假如按照原初的设计,仅仅写成一部新疆移民题材的小说,是我不甘心的。我在《凿空》中呈现的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而是人群的孤独,一村庄人的孤独。一村庄人保持着不为外人所知、也不为自己所知的千年不变的生活。每一天跟另外一天全都是一样的,那样劳顿,一头驴,一辆驴车,家的旁边有三五棵杏树,七八棵白杨树,有几亩地,几个孩子,一个老婆。每一年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每年的收成几乎都是一样的,土地没有奇迹。没有奇迹的生活怎么过?永远不变的生活怎么过?恰恰就是我书写的那个叫阿不旦村的村民们,会过这种生活。

    聊写作  慢慢地生活慢慢地创作

    新京报:你平时是怎么写作的?

    李娟:平时写作大多在白天,尽量避免熬夜写东西。但最近半年再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了,年初买了一套农村的老房子,把几百公里外的阿克哈拉的家里的几头牛、一群鸡、一群鸭,还有两条狗,一股脑全搬过来了。但房子非常破旧,农忙季节又雇不到工人,维修工作非常艰难,几乎全都得靠我和妈妈,从修地基,到抹腻子,刷涂料,修屋顶……还种了两三亩地。照这样看来,大约下半年也写不成什么东西了。但写作的欲望非常强烈,总有那么多想说的事情。到了如今,写作已经成为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了。我不但依赖它获取生活来源,更依赖它完善自我,寻求舒适和进步。

    新京报:生活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书中,你说在阿克哈拉村,你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该怎么理解?

    李娟:我觉得婚姻是缘分的事,若能拥有一段合适的缘分,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没有,也不用强求和失意。因为人生并非仅此而已。工作也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把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没有工作不只会影响到生存,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现实感吧。但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种工作,目前还能获得足够的稿酬,也能借此与外界保持适当的交流。那年回到阿克哈拉之前,已在机关坐班多年,辞职后又去南方混了一年多,深感疲惫。于是天天窝在家里看书、喂鸡、散步,生活单调,也自得其乐。但明显与周遭氛围格格不入,令大家对我非常好奇。至于“体面”,那两年的确太邋遢了……当时想着,反正,家里又从来不来客人。阿克哈拉这么远,谁会来看我?

    刘亮程:我是一个闲人。闲人不急。早晨睡到日出,写写毛笔字,看看天。上午写几段文字,见好就收。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就没啥事了,自由活动。傍晚出去走几里路,回来又是晚上了。从来不失眠。早年梦多,如今梦少。成然寐,遽然觉。相对内地,新疆时间是一种慢时间,旧时间。你们天亮劳作了,我们还在做梦,一种跟在内地时间后面的时间。

    新京报:写作风格受什么影响最大?

    李娟:到目前为止,我的写作始终围绕着我的个人生活。因此,它受到的影响大多源于生活本身。具体的写作技巧则同许多作者一样,也来源于阅读。学生时代非常热爱阅读,看过许多好书。很多人说我是新疆“三毛”,大约我们的确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我本人对“三毛”很难认同。我并不是故意要“行踪飘忽”的,若以我的本性,巴不得宅死在家里才好。但生活所迫,注定得不停地四处奔忙,这也没有办法。不过往下会渐渐安定下来的。至于和公众的距离问题,倒真是本性为之。深感力量单薄,性格有缺陷,无力维持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刘亮程:人类的心灵是慢的,作家的心灵应该更慢。所谓慢,是我们对待事物或事物对待我们的一种态度:彼此珍惜与挽留。我希望我的文字是慢的,仔细的,是停下来细观慢察的。我喜欢那些停下来不动的句子,事物被文字捕捉到。我喜欢慢。儒家文化有面对孤独的方法: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这是高境界修养。即使一人独处,也上有天,下有地。天在看,地在看,人自己也在看。不可胡作非为。这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修为。却也把人性的孤独修饰了。我写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在天地间的孤独,是人在时间中的无助和孤独。万物有灵应该是作家的基本信仰。作家就是那些有能力跟石头说话的人。

    刘亮程眼中的李娟

    李娟和李娟的文字,都是阿尔泰山野生出来的。常年在游牧区生活,游牧人的思维和生活影响了她。她的文字是游牧精神在汉语中的一次奇迹复活,好似羊群转场到城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被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纠结,只是游牧文化逐渐被边缘被遗忘,李娟的文字只掀开阿尔泰山游牧生活的一角,就让读久了农耕文学的读者欣喜不已了。在李娟那些居无定所的漂泊文字里,我读到了一种心灵的安顿,那种简陋生活中的内心丰饶。到目前为止李娟的文字还在阿尔泰山的崎岖羊道里游走,她顾不上新疆。就像那些牧民在一个山沟里来来回回就走一辈子,对于作家,随便一个小地方、小题材、小故事、小想法,也足够写一辈子。

    李娟眼中的刘亮程

    大约十四年前,我去编辑部投稿,惶恐又孤独。只听编辑部里有人问我:“写的是什么?”我回答:“散文。”他说:“散文给刘亮程……”就这样,开始了写作之路。感觉运气实在很好。刘老师性情淡漠、洒脱。文字却异常执著,黑暗而优雅,具有强烈的魅力,曾深深影响过写作初期的自己。至今,他仍是自己真心钦佩的作者。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