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数十载求变求新,此番打造中国原创YA文学,意欲继续引领文学潮流

作者:张颖   2022年03月3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22年3月5日,豫章师范学院教师张颖在江西南昌和院茶业采访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原社长、现三环出版社总编辑张秋林,话题围绕着张秋林从事少儿出版事业三十六载中数次策动新潮的活动展开,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作为背景和故事发生地,在中国少儿出版史上产生深厚绵延的影响。如今,在三环出版社的舞台上,张秋林不改初衷,继续高扬“文化创新”的大旗,打造中国原创YA文学,对中国市场缺席的这一世界性文学类型注入中国特色新鲜血液,再一次“开风气之先,挟时代之潮”。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原社长、现三环出版社总编辑张秋林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曹文轩曾经说过,“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一个又一个著名的会议连接而成。从1986年的庐山会议,到1997年的三清山会议,再到2016年的井冈山会议,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原社长张秋林先生每次都“开风气之先,挟时代之潮”,每一次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引领并推动了儿童文学思潮的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张秋林先生以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密不可分。最近,三环出版社作为专业少儿出版社独立经营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原社长张秋林,受聘出任三环出版社总编辑。

2016年10月井冈山会议部分照片

张颖:张总您好,作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原社长,《大灰狼画报》的创办者,您能简单谈一谈《大灰狼画报》当时创刊的情形和背景么?为什么是叫《大灰狼画报》呢?

张秋林:《大灰狼画报》是低幼画报。1986年我筹划创办《大灰狼画报》,当时有质疑,也有反对,理由不外乎是古往今来对于“大灰狼”的刻板印象:从中国古代寓言“东郭先生和狼”,到《小红帽》里的“狼外婆”,乃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高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等等,大灰狼早已成为凶恶的化身,大坏蛋的典型。刻板印象中大灰狼是坏的,小白兔才是好的。这是一种我们对于动物界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刻板印象。因此,画报以《大灰狼》为名,其实是反弹琵琶,反其道而行之。或者说,打破刻板印象和思维惯性,对“狼”予以重新认识和定位。谁规定了大灰狼就一定是坏的,小朋友就一定得喜欢逆来顺受的小白兔而讨厌威风凛凛的大灰狼么?经过反复论证,凝聚共识,《大灰狼画报》最终获得了“准生证”并很快得以问世。《大灰狼画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当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也多次荣获各类奖项。说到底,打破刻板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文化创新意识”。

张颖:1986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很多今天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就是在那次会议上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您能谈一谈当时的情形么?

张秋林:三十六年前,我刚担任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前身)社长不久,便参加了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会上结识了一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曹文轩、高洪波、郑渊洁、董宏猷、张之路、常新港、刘健屏、陈丹燕、程玮等。那时我特别想抓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于是在当年九月底把这批作家请到庐山,召开了一个新潮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提出要让儿童文学回归艺术的正道,即“高扬人道主义旗帜,提倡写人性,写人情”。那是一次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的集中亮相,或者说“闪亮登场”。当时一位儿童文学界老前辈给我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求新固然好,但也不要忘了“旧人”。你让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集中亮相,可是将我们这些“老人”放在什么位置呢?总之,那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年代,但新中有旧,旧中也有新,那是一个过渡的年代,各种声音都有,但求新创新是主旋律。


1986年庐山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决定编辑出版一套以“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为名的系列丛书。从1987年至1989年间,这套丛书共出版九种:包括《八十年代诗选》(高洪波选编)、《八十年代童话选》(汤锐选编)、《八十年代乡村小说集》(董天柚、杨福庆选编)、《八十年代小说选》(曹文轩选编)、《探索作品集》(金逸铭选编)、《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著)、《中国少女心理小说集》(秦文君、程玮、陈丹燕选编)、《中国少年探索小说集》(常新港、董宏猷选编)、《中国少年诗人诗选》(高洪波、白冰选编)。这套丛书被誉为“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我记得在会议总结中,曹文轩说,江西是出根据地的地方,它也将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复兴的根据地。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探索作品集》。《探索作品集》中选编了班马的《鱼幻》、《迷失在夏夜古镇中》,金逸铭的《月光荒野》、曹文轩的《第十一个红布条》等——由于会议上提出要让儿童文学回归艺术的正道,这些作品表现出极强的文体意识,即不仅在“写什么”,也在“怎么写”上做文章,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所谓“少年文学”的蓬勃兴起。而《中国少女心理小说集》中选编的很多作品,如陈丹燕的《黑发》、《女中学生之死》,其实也已经初具我们今天所说的YA(young adult)文学的雏形。

张颖:1997年12月,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低幼文学创作走向暨《大灰狼画报》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了“张扬游戏精神”。能谈一谈您对游戏精神的理解么?

张秋林:“游戏精神”的提出,当时主要是针对以郑渊洁为代表的热闹型童话。游戏精神是一种狂欢精神,一种张扬孩子天性和想象的快乐精神。但这种快乐不是一次性的。好的童书事实上是可以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的”。这也正是我社2002年引进德国“彩乌鸦”系列的口号:“与《鸡皮疙瘩》和《冒险小虎队》拉开距离,向《格林童话》看齐,让孩子们“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好的文学作品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好的出版需要的也是“慢工出细活”。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不只是比快,有时往往还需要比慢同样,“中国式童年”需要的也不是浮躁,而是平心静气。

张颖:1997年10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三清山召开了“跨世纪中国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从而在儿童文学领域策动了“幻想文学新潮”,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么?

张秋林:1997年10月,我社在江西三清山召开“跨世纪中国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曹文轩、张之路、梅子涵、薛涛、陈丹燕、秦文君、班马、彭懿、彭学军等人参加。会上提出了“高扬幻想文学的旗帜,策动儿童文学新潮”的口号。会后出版了彭懿、班马主编的20卷引进与原创并重的“大幻想文学”丛书,曹文轩为丛书做总序。这次会议界定了什么叫做“幻想文学”——幻想文学不是童话,童话是一次元的,而幻想小说是二次元的,即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可以平行滑动。它是用小说的笔法将幻想世界描写的如同真实一般。1998年,我社出版了“大幻想文学丛书”第一辑,包括班马、彭懿、秦文君、彭学军、韦伶、薛涛、张洁等七位作家的七部原创作品。1999年,“大幻想文学丛书”第二辑出版,八部作品的作者是张之路、彭懿、左泓、张品成、牧铃、殷健灵、魏海滨、戴臻。

1997年三清山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张颖:图画书是新世纪以来逐渐时兴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能谈一谈当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图画书方面的引进和出版情况么?

张秋林:早在1999年,我社就从德国、法国大量引进图画书,被业界誉为“中国图画书出版之父”。2006年,我社出版了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被誉为图画书阅读的“圣经”,对国内图画书的阅读推广和出版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开创了中国图画书出版与阅读的新时代,奠定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图画书出版领域的领军地位。也是在2006年,我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原创图画书《荷花镇的早市》,以及从法国引进了图画书《不一样的卡梅拉》。此外,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的经典作品绘本系列《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等也由我社出版。绘本是一种看似清浅却极为深刻的作品形式,好的绘本也是可以让读者“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的。

张颖:您觉得青春文学和成长小说是一回事么,您如何理解“青春文学”和“成长小说”?

张秋林:“成长小说”其实就是“YA文学”。“YA”则取自英文young adult,即“年轻的成年人”之意。我社一直非常关注“YA文学”并出版了“零时差 YA书系”,“零时差”意为与大洋彼岸同龄人同步阅读。目前这套书系已出版《托德日记》、《宠爱珍娜》、《灵魂的旨意》、《夜晚守护人》、《夏天往事》等十余种。“零时差 YA书系”的推出,既是对美国图书馆服务协会分级阅读的一种借鉴,也是基于对当下中国少儿文学出版业态的调研、判断,注意到中国少儿文学出版过度集中在低幼读物,而对青少年文学读物的出版有所忽视,尤其缺少真正适合13-17岁这一年龄段的读者阅读的读物。书系中有一部叫做《夏天往事》,讲的是一个精神病少女,她的精神病与社会无关,而是出于遗传基因。他告诉我们如何不带偏见地看待那些与常人“不一样”的人。按照我国一般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作家应当首先导入社会问题,但这部小说只是单纯的写了一个妹妹与她朝夕相处的姐姐的渐渐骨肉分离的过程,与社会无关,而是一个纯生命的悲剧。

我国儿童文学总体来说八十年代关注“文学”,新世纪以来关注“儿童”,如何将“儿童”和“文学”协调好,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YA文学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门类,虽然八十年代陈丹燕、班马的作品已经初具YA文学的雏形,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以后,这类作品却越来越少,而在为数不多的中国原创YA文学中,能真正写到小读者心里去的就更少。2009年,曹文轩首部少年成长小说《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但除此之外好像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我国原创YA文学了。需要指出的是,YA文学并非青春文学,青春文学更花哨,色彩更鲜艳,而YA文学类似一副黑白立体画,它所讲述的是少年的成长,是少年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成长,成长的欢乐、艰辛与苦痛。强调引进和原创并举,引进说到底还是为了推动原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借鉴从“德国《彩乌鸦》”到“中国原创《彩乌鸦》”的模式,从引进大洋彼岸“零时差 YA书系”到出版我们自己的“中国原创YA文学”。

我的思路是:让同龄人来讲述同龄人的故事。但现在的问题是:谁来写?如何策划,运作,精耕细作?但办法总是要比困难多。总之,希望在YA文学方面我们可以再一次“开风气之先,挟时代之潮”,就像之前的“新潮儿童文学”和“幻想文学”那样。

三环出版社的出版方略是:红色文化、绿色文化为底色,航天文学、海洋文学为本色,YA文学为特色。我们目前已经出版了生态儿童文学《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即将出版《重返狼群》系列摄影+绘本,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造我们自己的YA文学——中国原创YA文学。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李微漪 红娟 著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张颖:2016年的井冈山会议距离1986年的庐山会议,正好三十年。三十年前很多庐山会议的亲历者又再次亲历了井冈山会议。您能谈一谈2016年井冈山会议的情形么?

张秋林:2016年10月,我社在井冈山召开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聚焦“儿童文学的潮流”,并在会上首发《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此次首发式由当年庐山会议的亲历者、“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中唯一原创作品《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作者董宏猷主持,董宏猷在主持词中说到“30年前的庐山会议提出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八十年代文学新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生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并且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仍然具有鲜活的启迪意义。而这些都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及社长张秋林有关”。

2016年 10 月井冈山会议部分照片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2016年10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特为30周年纪念版作序。他指出:我们坚持文学恒定的本质,才使“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三十年后仍具有生命力。

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表示,30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形成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就是“新潮儿童文学”,而他自己可以说是“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以及后面的“大幻想文学丛书”“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的忠实参与者。

如果说1986年的的庐山会议引领了“新潮儿童文学”,1997年的“三清山会议”引领了“幻想文学”,那么2016年的井冈山会议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不仅立足本土,也正在推陈出新,走向世界。曹文轩的获奖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采访人张颖简介: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曾任《百花洲》杂志社编辑,业余爱好文学创作,发表散文随笔《一梦十三年》、《致我们无限延长而又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创作长篇小说《栀子花开》,中篇小说《天鹅巷》等,现就职于豫章师范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主讲《儿童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

张颖

作者:张颖

编辑:道之

终审:令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