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一年一度的中国书店大会即将在今年图书订货会期间召开。为了迎接这一广受业界期盼的大会,也为了盘点2021年实体书店业艰难而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对近百位业界人士以及与书店相关的业外人士进行了访谈。
大咖们视角不同,观点各异,但无一例外都具有同样的精彩。或批评,或建言,每一个访谈都体现着他们专业的洞察力与思考力;或温和,或尖锐,每一份问答都承载着对中国书店业责任在肩的担当。在此,我们选取部分受访者的精彩观点,以系列的形式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排名不分先后)。
由于篇幅有限,所选内容只是受访者的部分观点,大咖访谈的详细内容将收录在《2021-2022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该报告将在书店大会中发布,敬请关注。
把书店开到乡村,大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看好乡村书店或积极投身实践的,也有因看不到商业机会而持观望态度的。对于乡村书店的模式,大咖们的见解更是丰富多样。乡村书店是否是新的机会?乡村书店有哪些模式?什么样的乡村书店有未来?请看大咖们说些什么。
乡村振兴,必然包含乡村文化振兴,这对长期立足城市消费市场的实体书店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各地基层政府会更加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书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必然会提上基层政府的议事办事日程,也会给予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文化一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一些落后低俗的文化在乡村还有不小的市场,在广大乡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涵,在这方面,实体书店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广大乡村大有可为。
乡村书店如果只是推广阅读、送文化下乡,那可能就走了“农村书屋”的老路,事实证明这条老路的效率并不高。因此,乡村书店应当踏踏实实扎根于当地,重视并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实实在在造福乡村群众。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差异较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既要考虑社会性、公益性,也要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乡村书店建设要利用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把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书店风格结合起来,把乡村旅游经济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把读书文创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把实体书店的现场体验和网络选书配送结合起来,力求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
在我看来,乡村书店主要有这几种模式:一是古村落文化书店,选择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将书店打造成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二是文旅融合书店,在具有独特自然风光的乡村建设特色旅游书店,实现图书出版营销与民宿休闲、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三是“文化+科技”书店,引进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元素,以乡村书店为平台,深度开发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对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进行设计包装、O2O销售,将实体书店建设成“文化+科技”的乡村景观新地标。
什么样的乡村书店有未来?只要是坚持走入乡村、走进乡民,尊重当地文化、发掘当地特色,真诚为乡民服务、真诚为读者服务的乡村书店,都会有自己的未来。这种未来不一定是卖掉多少图书,不一定是挣取多少利润,但要给当地人和到乡村去的城里人留下一份文化印记,为当地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的书店就不会被读者、被这个时代抛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乡村书店是先锋乡村书店碧山书局,像这样的乡村书店全国还有很多,我相信,乡村书店一定会扎根于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贴心的文化服务,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中一道亮丽风景。
书店作为文化振兴中的重要支撑点和基石,下沉到农村,在乡村落地开花,成为基层“文化灯塔”,在推进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推进,以城市为主阵地的实体书店触角必将伸向乡村,乡村书店作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入口,将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集成平台。
乡村书店应该怎么做?乡村书店是城市书店“文化+”的复合型多元化经营模式在乡村的移植与再造。“移植”体现在空间美感的塑造,营销上保持多元化思路,除了提供书籍外,也会加入文创、休闲娱乐、餐饮等多业态产品;“再造”则体现为注重特色发展,因地制宜,根据所在乡村的特点研发新品及提供延伸服务。由于乡村书店具有发行成本高、低盈利的特点,必须坚持“政府合作、特色发展、产业融合、带动发展”四个原则才能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认为未来乡村书店不仅仅是经营一个独立的书店,而是打造、经营一种新的乡村生活模式,随着“文化+科技”的不断升级,如何将文农旅成功融合,深化云上乡村项目,将对乡村书店未来发展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认为,乡村振兴既包括经济发展,更包括文化生活等全方面的振兴。因此,新华书店要主动融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整合基层图书馆(室)、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各类文化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在推进基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基层公共文化事业中实现“两个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乡村书店应该怎么做?乡村书店应该以提供“阅读+”服务和推动全民阅读“进乡村”为己任,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文化消费需求,将农村发行网点打造成阅读交流新场所、“三农”文化展示新窗口,着力解决服务基层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问题。应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和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红色书店、古旧书店、民俗书店、景区书店等不同类型的特色书店,在经营模式上可实行加盟连锁、合作经营、自营等多种模式;在运营管理上可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牌标识(店招与标识、VI与SI)、统一信息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财务结算“五个统一”;在业态融合上可实行图书、杂志、数字产品、文具文创产品、地方特色产品等多元融合;在服务方式上可借助乡镇文化站、便民超市、快递服务等共同为村民提供综合一站式服务。
在乡村开设书店应当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村民的现实需求,从经营场所的选定、内部设施的配备、图书品类的供给、经营举措的完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予以探寻,在不断摸索、逐渐修正中,把握好经营方向。
既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满足当地村民的现实需求,又能通过自身经营长久生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乡村书店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江西新华积极响应国家振兴战略号召,依托农家书屋、乡村中小学校园、乡村旅游景点等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平台,按照营业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图书品种不低于1000种的标准,建设了婺源县江湾乡村书店、弋阳县倪家仓悦读吧、安义古村书房、泰和县沙村惠民书屋等一批农村新型特色阅读空间,切实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效促进城乡新型阅读空间的均衡发展,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在国家战略指导下,乡村文化发展无疑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乡村也将成为实体书店重要的下沉市场。
我认为,未来在乡村的实体书店不应该只是个卖书看书的场所,它应该是建立在乡村的一个个以文化服务为主的平台,既将城市的先进文化带进乡村,也将乡村的优质内容推广到城市,形成文化的交融,同时又要把乡村实际需要的部分便民功能融入其中。
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乡村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在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内容的输出,旅游资源的宣传可能会成为书店的主要功能;在产业型的乡村,作为村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会客厅以招待外来客户也可能成为书店的定位之一。总之要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把服务于当地的文化建设作为首要目标。
好的乡村书店不仅应具备满足乡村居民阅读的基本需求,更应该成为先进文化、优秀阅读服务甚至是生活服务在乡村的导入口。比如,部分省市的乡村书店在保留了书店基本功能的同时,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便民超市、电商服务站等资源,在村民生活中承担着更多的生活服务功能,与单纯、生硬的设置阅读空间相比,这种方式能够让乡村书店以更加契合的方式融入到乡村居民生活中去。
乡村振兴战略,将对书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一是借势拓展农村图书网点,促进城乡网点一体化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促进书店和出版社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的文化合作,共同打造适合农村农民读者需要的文化产品;三是进一步提升书店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乡村书店的建设,应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找准定位,实行公益化经营,将其列入当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范围,确保在建设和维护方面获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本保障。若非公益化,乡村书店可以设置免费阅读区和购书区,文化活动也可以设置免费和收费两类,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育,使农村农民读者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形成为知识付费和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使乡村书店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镇乡村的文化阅读需求所产生的消费欲望和购买潜力远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伴随着科技进步,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会不断淡化城乡界限,抵消经营成本,所以书店下乡大有可为。
乡村书店的特质有两个,首先它是一家书店,其次它的地理位置处于乡村。若在两个特质上做足文章,乡村书店的未来值得期待。因此,乡村书店应当要有新型书店的样子,还应当具有乡村的文化特色,与乡村融为一体,并成为乡村的一个文化地标和文化符号。乡村书店的一个重要职能,应当是用文化赋能乡村的文化生态,在保障乡村农民读者基本文化阅读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让他们在精神文化层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印象中乡村书店,大约应当是这样的:乡村书店跟城市书店一样,数字化和云技术覆盖书店的每个角落;书店里除了有适合乡村读者阅读的图书,还应当有适合乡村消费者的文创商品,更要有常态化的免费或付费的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乡村的文化资源,在节假日邀请乡村里有一技之长的村民举办技术分享课,邀请相关专家举行农村种养殖培训讲座,邀请乡村里的文化名贤和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举办阅读分享会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探索“乡村书店+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民宿”的运营模式,在活跃乡村文化氛围的同时,完全可以辐射和吸引城市读者到乡村书店打卡。乡村书店应当是乡村现代农民读者学习与闲暇的综合文化场所,是思想灵魂的栖息之地。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口的回流起到很大作用,同时有知识文化的学识青年回归乡村进行创业,这些人群是乡村书店的消费主力军。
乡村书店应该具有借购一体化的模式。另外乡村书店根据乡镇区域的发展特色,应考虑做好阅读文化服务和当地政府的文化采购服务项目,对乡村书店起到一个托底的作用。因此,当地政府对乡村书店的经费及政策支持,是乡村书店展望未来的前提。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华书店而言,是多了服务渠道、多了服务内容。乡土文化的建设、乡村振兴的服务离不开文化建设。书店下沉,无疑会带来无限商机。
乡村书店的建设必须同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乡村书店的建设必须同乡村的经济建设、绿色建设结合越来;乡村书店建设必须同乡村的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乡村书店要成为大众文化休闲的栖息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知识补给地,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播地,只有这样,乡村书店才有未来。乡村书店的业态打造非常重要,图书、文创、文化多元、饮品以及空间的环境打造,新媒体的互动内容传播、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服务水平的暖心化,直接关系到乡村书店能否吸引乡村大众。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发展特色乡村书店是国有新华书店加快农村网点布局、拓展服务领域的时机,但要在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富有特色上下功夫。
新华书店可以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拓展农村服务网点,探索契合乡村需求的经验业态和运营模式,建立集综合文化站、便民超市、电商服务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图书发行网点,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书店的类型,可以考虑把乡村书店建成当地村民的知识加油站、科技培训站和综合服务站,通过适销对路的图书品种帮助村民掌握农业、养殖知识,通过举办培训讲座活动提高村民的业务技能,通过便民超市、快递代收等业务为村民提供综合一站式服务。
我认为乡村书店要突出“小而精”。重点发行如种植畜牧业、养殖业,养生保健等图书,满足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主打价格优势,探索图书租借业务,线上阅读服务,降低乡村地区群众购书成本。
乡村书店要创新经营模式,一是与当地党支部和经营场所合作,在乡村文化站、便民超市、活动中心等地开展联合经营,让书籍贴近百姓生活,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二是在具备旅游资源的乡村,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特色资源打造主题书店,丰富文旅产品销售,兼顾乡村市场的同时,放大书店价值。
什么样的乡村书店有未来?我认为注重乡村文化服务的书店有发展未来。2020年中国书店评选“年度乡村书店”获奖者河北沧县李天木乡村书店我非常看好。这家书店依托河北新华“农家书屋”建设平台,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便民超市、电商服务站等资源,建设了一家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我认为这样的运营模式非常适合各地新华书店探索、借鉴。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会将政策、资源、资本、人才等引流到乡村去,会成为乡村做文化建设的基础,让更多书店开办到乡村去成为可能。
乡村书店怎么做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和最好方式,做了才知道。但如果我们要做一家乡村书店,我想需要注意两方面,一个是要对当地情况得有充分的了解和调研,不能曲高和寡、自说自话;二是要充分融入当地生活,跟当地市场互动起来。乡村书店也应该百花齐放,不用限定类型模式。
说到乡村书店的未来,不是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书店就一定前景广阔,首先还是要解决实体书店的问题。实体书店下沉到乡村去,实体书店的问题还是会存在。但是大众对新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愁文化的感知让乡村书店,或者说乡村的新文化空间成为一种有想象力的未来。单从文化的角度,书店就有大文章可做。乡村有宝贵的历史文化可挖掘,目前中国有留存完整历史的传统村落不到3000个,但乡村书店目前还很少,让乡村书店这个空间来做乡村精神的文化场所,讲好村落故事是振兴乡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我知道先锋书店做乡村书店就很“先锋”,美得不得了。比如坐落在大山深处陈家铺村的平民书局,平均海拔850米,是个山高路远的山区,还能盈利经营,这能看出乡村旅游旺盛的需求。乡村书店的建设让原本颓败的传统村落换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显而易见地给实体店带来了扩大布局区域的直接好处,对书业来说,是一次值得认真对待的发展机会。有些民营书店把书店开到了全国,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想,乡村书店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乡村书店的意义绝不是为本地居民提供一家书店或者另类“图书馆”。它的价值在于,以化古典为时尚的外表装修,选址于风景或人文景观潜力巨大的地点,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具有冲击力的新鲜元素,丰富和具象了乡村振兴计划。
在乡村振兴格局中,实体店以文化的角度扮演经济上的配角,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实现了为景区、餐饮、民宿等其他业态引流的作用。现在许多乡村建设规划里,规划者经常把一个人文复合空间不约而同地留给实体书店。这对实体书店是一次做大的机会。
“多元型”乡村书店是现行状态下的发展趋势。
乡村书店发展模式创新,需要政府和当地村民的支持,首先应当考虑乡村发展,乡土文化展示,美丽农村建设地标性工程。所以,有条件的地区应当从文化视角导入,优先选择有历史、有温度的老宅,有着本地区乡村特色性建筑,然后加以改造。如此,让村里的阅读者有身份认同,有共同的回忆,也让他乡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激发乡愁,这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其次,要协同考虑影响因素的方方面面,组织构架、资源特色、本土文化、技术支持及人文生态环境等,规划出新的联结点。最后是打造村民新的集散地,增加更多的临场感,充分发挥社会功能,让老人与孩子露出笑颜。
乡村书店的发展不是孤立独行,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和谐共存,这样的乡村书店才有未来。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是未来阅读市场的新兴空间。
所有的未来都和人相关,乡村书店也是如此。城市化进程达到65%的阶段目标后,乡村就是稀缺资源,随着一批高素质人群的返乡,乡村书店的未来就来了。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书店意味着乡村书店的投入加大及文化配套加强,让书店能更快速地进入乡村,让乡村居民也拥有阅读的权利。再加上政府补贴支持,让更多书店愿意走进乡村、常驻乡村。乡村书店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需求、文化特色,抓住与乡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元素,以多元化的服务满足村民及游客的切身需要。
乡村书店应具备以下条件:坚持政府合作原则、特色发展原则、产业融合原则、带动发展原则。
印象中美好的乡村书店有先锋书店、阅潮书店-会同店。在每一个乡村书店都将突出项目所在地的特色和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阅潮书店会同店,坚持政府合作原则,突出会同古村的风貌建设,门店选址在珠海会同古村祠堂里面,保留原有墙体及装饰,古色古香的氛围搭建,并配上旅游周边文创、咖啡、图书,书店精致且古色古香,广受游客及村民的认可。
如果农民也开始由功能型消费转为体验型消费,乡村书店的机会就来了。
模式上或许可以借鉴今天城市里社区书店的模式,近距离满足居民的文化、休闲、亲子等需求。
关于乡村书店的未来,只有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书店才能存活下来。
乡村书店应该要有明确的客群定位,它不仅仅是将城市书店经营模式照搬复制,或是简单的进行外观上的融合,还应该与乡村其他产业形成协同效应,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好的乡村书店应该注重特色发展和与在地文化的融合,将书店的空间效应延伸到周边区域。先锋书店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均布局了乡村书店,不但带来了收入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后期更根据门店布局开发了“先锋游学”活动产品,实现了业务联动。同时,先锋书店还依靠品牌文化、用户资源向乡村引流,吸引民间资本逆向投入,激发了乡村经济的活力,更获得了多个地方政府的布局邀请,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书店到乡村,是理想的社会想象,但理想能否真正在农村扎根,还有待时间考验。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上投入很大的力度,但具体能有多少力度分配到书店,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已经有一些书店,如先锋书店、万邦书店、方所等开始尝试在乡村做书店实验,但这些布局能否给书店带来全新的机会,也是未知数。
毕竟乡村书店样本还不太多,很难说什么样的书店才适合乡村,大家都在尝试。我想象的乡村书店,应该是乡村真正需要的,而不单单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综合看,乡村书店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机会,特别是在我国全面进入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文化引领需求更为迫切。从浙江农村网点建设“小连锁”模式推广十几年的经历来看,要将此盆景变成风景任重而道远。要找到解决看书比买书的多、颜值比产值高、现实比理想更残酷的方法的路径。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社会参与,提升对文化的精准服务之路,是会成为一个亮点的,就如先锋的松阳陈家铺平民书局。
历经几年实践,乡村书店基于“文化+”的方式,助力乡村的旅游发展、文化传播与产业振兴,发展前景可期。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国内乡村书店的开拓者先锋书店,这些书店设立后很快成为乡村大地的亮丽风景,吸引当地村民、外来游客驻足打卡,此种模式的经营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所在河南修武开设的乡村文化·大南坡书店也是典型代表,从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品牌形象、公益加持等方面合力形成个性化运营模式,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书店创新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能与乡村生活融为一体的乡村书店,能给农村建设带来帮助、能给农民生活精神生活品质带来提升的乡村书店,能因为传播文化而让乡村自有品牌提升的乡村书店,这些书店有未来,当然,当前,只有先锋书店是比较好的并成功的案例。
乡村文化振兴,书店作为公共文化空间,是提升文化素质与阅读普惠很好的方式与载体,目前乡村振兴书店的建设投入都是由政府来负责,可持续运营发展是关键,乡村振兴对书店来说不是市场化发展的周期性新机会,更多的是政策发展红利。
关于乡村书店的未来,与乡村文化发展,跑通共建模式的乡村书店还是有想象力的,印象中最好的乡村书店是大南坡的方所文化空间,这个项目的社会公益属性很强,与在地运营的共建模式也很有借鉴价值。
民营书店由于思路宽松灵活,在结合乡村旅游和民宿的发展时,一些极具个性化的乡村书店开拓了许多值得点赞的案例。当然,一方面要为游客服务,一方面还要承担农村购书的需求,办这种书店,其实是很难的。
能满足新型农民渴求的,并且能够消费得起的书店,同时还可以带来乡村经济发展红利的多功能书店当然会是有未来的乡村书店。农村读者不需要摆样子,不需要区隔在地发展的借景发挥的书店。
设计美感+精选图书+文化活动+高效传播,换言之,放在大城市都会成为打卡地的书店,这样的乡村书店吸引和服务的是周边城市人群。
能把城市人群通过一家书店吸引到乡村消费、聚集,这样的乡村书店才有未来。
先锋书店做的碧山书局、水田书店、沙溪白族书局等几家乡村书店是我印象中好的乡村书店。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整体经济已经很发达了,但城市与乡村仍然是发达与落后的对立关系。当下不管是全球化、贸易战、民粹,包括疫情等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越来越难以给到营养。但同时,我们也见证了身边一批人回到乡土,寻找到更鲜活的创造灵感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会发现乡村对我们来说更有帮助。
乡村的书店像个文化站,可以多元化,我也希望我的员工、我的同事愿意去乡村,有机会去接触土地,跟老百姓打交道,还原到真正的人文、文化。促进城市与乡村的的文明化发展进程。
乡村书店这种形态,大隐书局还没有实践过,我本人也没有实地探访过,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总的感觉是,相对城市而言,乡村居住密度比较小,购买能力也会比较有限,实体书店的形态加入乡村振兴的实践还需要探索。
比较可行的方向,尝试实体书店+公益图书馆结合的模式,即既有实体书店运营的图书销售板块,也有政府投资或者企业赞助的公益性图书馆的模块。通过政府投资和企业赞助,来解决运营经费的持续来源。
其实我一直都没有明白书店下沉到农村到底有什么机会?我也希望也有人能给我答疑。对乡村书店我持否定与悲观态度,我确实不看好乡村书店。
从我个人对乡村社会的认知来说,作为一个企业主体,到乡村去做书店,不是市场机会,更不是市场需求,有条件的可以去玩一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和渠道下沉的推进,原本以城市为主阵地的独立书店将触角伸向了乡村,探索乡村发展之路。乡村书店,也成为传统实体书店另辟蹊径的新转身,是文化新地标和阅读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作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一股力量,独立书店试图以“文化+”的方式助力乡村的旅游发展、文化传播与产业振兴,其成功模式可以总结为:坚持与地方政府合作,激活古村落文化,实现书店的空间延伸;注重特色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乡村人文新景观;推进产业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带动乡村周边经济发展等。
乡村书店的未来,既要向地方赋能,同时也依赖于地方共同体能力的提升。以多元空间和人文氛围,影响人,塑造人,推动农村复兴,从而对乡村的社会结构、秩序、经济文化产生影响。
钟书的起源地在松江,在我们刚起步的阶段,松江也以农村区域居多,后来钟书走出松江,我们也没停下脚步。每年,我都带领团队开展“悦读中国行”,到全国不同的城市和乡镇,去拜访当地的书店和学校,一边为钟书的产品做推广,一边实地了解各地书店的现状,可以说将书店下沉到农村这件事,我们钟书一直在做。通过这些年的拜访,我发现无论在多贫苦的地方,对图书的需求都不会少,甚至可以说越贫苦的地方对图书的需求越大,“知识改变命运”到现在依旧有效,教育的重要地位坚定不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书店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政策的指引,可以让书店企业在面对乡村市场时方向更明确、产品更适宜、模式也更高效。钟书也将继续将书店下沉到农村中去,未来也会在乡镇开拓新版图。
市场需求决定了乡村书店的形式与内容。与城市文化的多元性、社交性相比,在乡村,人们希望通过书店可以获取知识技能、扩宽眼界,其次才是丰富文化生活。因此,我认为乡村书店应当“去繁为简”“以小见大”,将功能性放第一位,找准服务对象再去选产品、做内容。比如以学生群体为主的乡村书店,重在学习产品和学习环境的打造,在空间上引入互动性,可嫁接教育类或者文化类帮扶项目,让教育资源丰富起来;而针对居民的书店,则应具备“文化客厅”功能,让居民有可读之书,有话可聊,甚至可以兼顾图书馆的功能,让书店“活”起来。除此以外还可以将乡村书店与文旅项目想结合,助推当地旅游发展。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一家有未来的书店一定是有特色且能和目标客群一起成长的书店。
在过去多年的“悦读中国行”中,我到过诸如内蒙、宁夏、甘肃等地的村镇,发现不少“小而精”的特色书店。他们在选品和陈列上下足了功夫,对客群的需求非常了解,有的老板甚至可以细致到个体读者的阅读偏好,这样精细化的服务加固了当地读者对实体书店的黏性,哪怕网购已普及到乡村,实体购书依旧是当地读者的首选。
乡村书店应围绕孩子们做,和校园幼儿园有效结合,和乡村特殊旅游景点结合,和特色农庄结合,和乡土文化挖掘相结合,和民宿结合,开展读书文化活动,政府给一定扶持,民间经营。
能有赢利模式的乡村书店才有未来,有政府扶持的乡村书店才有未来。
简单一句话——原本在城市综合体里面临的机会,将在乡村里重新迎来一轮机会,但这里很考验书店本身的策划能力和设计能力。
就目前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式而言,将书店与乡村社区生活、区域文旅品牌策划相结合,或许是一个可以获得直接营收和市场反馈的方式。
我国正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书店进驻农村无疑顺应了政策引导趋势。对于实体书店经营固然是好事,不过,尤为关键的是书店自身必须找到业务拓展的契合点。
对于主渠道,一般乡村书店都只会与市店、县店产生业务关系,建议可以走走省店,会有不小的收获。省店有时候会有一些活动,比如设计乡村振兴题材的“农家书屋”、“书香文化节”、“送书下乡”、“借阅购一体化”等。与二渠道合作的话,主要是他们能提供一些针对当地情况非常实用的图书,如乡村振兴、三农题材、城乡一体化题材等。
模式方面,我将它主要分类为两种模式:品牌系乡村书店指的是书店在落户乡村之前就已有成熟的母品牌,且母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建立并经营乡村书店是母品牌扩张发展的一个战略企划,如新华系的观背书吧、和风云上乡愁书院和绿野书舍等,先锋系的碧山书局、云夕图书馆和平民书局,万邦系的留坝书房以及阅·潮系的会同书店。它们在“新时代杯”2018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盛典上表现显著,在首次致敬的“年度乡村书店(含农家书屋)”名单里占据近八成比例,尤以新华旗下为主。初创型乡村书店意指书店首先在乡村建立,未来有可能沿着乡村路线横向扩张,是一种相对独立、具有针对性、非结构化的书店模式,比如扶雅书院、老苗书馆、萱草书屋、拾云山房书屋等。目前这些书店皆为特定村庄的文化产物,无上游品牌的力量依附,尚处于品牌孵化期,未来能否向外延展,取决于该项目的开发成效和其他村庄的引进意愿。
有未来的乡村书店:①完全融入乡村之中的乡村书店。独立书店从诞生到发展始终是与城市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独立书店进入乡村,意味着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文化的相遇,它们之间必然会有碰撞。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融入乡村文化,赢得村民群众的认同。②满足村民实际需求的书店。书店需要思考乡村居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服务,能消费什么样的产品。实际上,常年留守在乡村的群众有着较多闲暇时间和一定的精神需求,但是书店现有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和村民的实际要求存在错位。③凸显人文价值,发挥基层文化中心功能的书店。
我印象中好的乡村书店是先锋书店,先锋的乡村实践模式立足于将城市独立书店的品牌文化、用户资源向乡村引流,构建出贯通城乡的书店运营体系,它的一些先进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借鉴。
乡村书店想做就大胆的做,无论国营还是民营。未来乡村书店的模式还是有的,而且会很有亮点,但是,谁投资来做呢?
一个新书店的落座,无疑会给一个村子的经济文化提供新的契机。当下已有书店敢为人先,把书店带进“空心村”,比如先锋书店便在厦地水田和陈家铺村开了乡村书店,给空心村重新带来生命力。
乡村书店应该极力配合当地政府,配合当地文化特色,同时开拓周边文创产品,加强推广,提升服务,让更多人知道并前来打卡。同时提议当地政府打造配套文化产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圈,吸引更多年轻活力的加入。
有未来的乡村书店应该有配套的设施、良好的阅读空间。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不能因为偏远而疏忽了书籍的及时更新。同时考虑到乡村,应配备对应的文化书籍,让旅客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使书店真正意义上对乡村振兴起到作用。
印象中比较好的乡村书店是先锋陈家铺村书店,开在悬崖上的一家书店,终日烟雾缭绕,环境非常好。同时店内书籍齐全,提供吧台消费。同时,文创方面也非常注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各类联名产品。村子还有其他文化产业的介入,酒店、餐厅都很完善。吸引大量旅客前来。
乡村教育不仅要为升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生活做准备”,因为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大学,但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最好的自己,拥有各自的美好人生。书如微光,照亮乡村生活孩子们的前路,用书中的想象带给孩子们理想翅膀。乡村书店建设应该首先考虑公益精神。
乡村书店是激活村落发展、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社会教育责任对乡村极为重要。
乡村书店有丰富的可能性,应当抱持开放、多元、创新的态度去探索,但前提是坚持以书为本,注重多种层面的在地化融入,同时应有提高内容品质的自主要求,求规模和数量并不会错,但忽视内容一定走不长远。
从参与主体角度而言,政府、国企、民企、事业单位或公益团体等等,都各具优势资源,应当积极探索社会公益和经营效益的兼容路径。目前来看,地方提供硬件资源、布局关键标杆项目、委托优质品牌方运营管理的合作办法,是比较互益且能有效操作的可持续模式。
同城市一样,具有核心竞争力或合作共赢效果的书店才能更长久。在乡村更应注重书籍为本和在地化运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经营状况。以沙溪白族书局为例,结合场地特色,定制设计建筑空间,配置优质主题书籍,挖掘在地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休闲体验服务,举办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公共文化产品、人文景观和文旅目的地,为本地人提供文化空间的同时,也持续吸引外部的文旅游客群体和优质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住宿、餐饮、交通、农特产品和人文教育的发展,这样的乡村书店一定会有强盛鲜活的生命力。
目前了解到的乡村书店更多是政府主导的以财政补贴为运营模式的全民阅读农村书屋。
独立的乡村书店离开政策扶持,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以多元化的商业运营作为支持,乡村书店成为商业运营的一个文化窗口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路径。
目前国家大力开展文化服务,鼓励全民阅读,就思路来看,书店服务农村内容是清楚的,书店扮演的文化角色是可以体现的,然而盈利模式却不甚清晰。所以乡村书店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观望。
乡村书店应该怎么做?就目前中国国情,农村人口在不断稀释,想做好乡村书店,不是某一个书店某一团体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宜,一定是需要与政府进行打通合作,让书店成为政府配套服务,加入振兴乡村事业中。以公益性、社会福利性,带有借阅功能的书店为主,盈利性为辅。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政府合作,扎根基层,具有福利性质,能够切切实实服务到乡村人民的书店,才是乡村人们所需要的书店,也是才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书店。
乡村书店怎么做我很难给出建议。我只知道书的本质是内容,有了互联网,内容以很多形式存在,不一定要以书的形式来呈现。快递如此便捷,所以图书销售还是不乐观。大概率是借书店的概念,却不是以图书为盈利的另外一种模式吧。
个人倒是比较喜欢先锋书店对乡村书店的探索和呈现方式。更多的出于文化旅游的角度。
大城市的书店和公共阅读空间、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从国家层面来说,鼓励书店走到乡村,为最普通、最广大的民众提供更多吸取知识的机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当地政府对于去当地乡村开书店是有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对于有意愿和能力的书店是好的机会。
乡村书店的公益和服务属性比重应该更大吧,跟在大城市开书店的经营思路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在内容选品上需要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接受度,不可一味“阳春白雪”,比如在形式上不以书籍售卖为主,可借阅等形式。
有未来的乡村书店一定是融入当地生活的,一定是成为当地精神家园的。
借用书店、图书融合乡村文化的推广及品牌建设,实现农旅、文旅相结合,推动不同板块和文化品牌的融合共创,通过各类阅读活动赋能乡村的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
乡村书店在有文化、有山有水、有静气之地,可与文旅结合,做沉浸式的文化赋能体验及品牌输出。人多而集中之地书店可以通过乡村生活赋予开展全民阅读、知识讲堂、人才培训、少儿教育、名俗文化、农产品牌等助农兴农、振兴乡村文化的建设当中。
乡村书店让书店业多了一个机会去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结合当地特色去开发新的业态组合。
能与当地发展相结合的乡村书店会有更长的路可走。在这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定位,只有情怀是不能长久的。首先,乡村书店面对的客户群体是谁?其次,乡村书店的盈利点可能有哪些?再者,乡村书店与当地发展政策上可以做哪些融合,如何规划出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只有在这些思路清晰的规划方案才可落地实施,落地后,才可长久。
传统批发业务渠道这些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我们如果仍盯着传统的渠道市场,无疑等于坐以待毙。也正因为新政策的出台,使得新的渠道市场,比如线上市场、下沉市场被更多的关注了。乡镇业务、乡村书店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思路。韬智书店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布局乡镇业务。我们认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这些年乡镇人群生活水平、人均收入、购买力也增加了;同时,乡镇文化水平的提高,盗版图书减少,乡镇人群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在增加,进而产生了正版图书消费的需求,这是一片广阔的市场。
乡镇市场仍在发展中,发展并不充分、并不平衡,要想在乡镇办成书店、特别是连锁书店,现有的市场环境还不足以支撑起书店的商业模式,还需要当地政府政策上、产业上的扶持。因此,我们采用的仍然是以城市书店网向乡镇幅射的模式,去布局乡镇业务,以产品+服务给乡镇的图书零售、批发个体赋能。我们基于南宁、柳州、玉林、桂林4个城市的图书批发市场店,主动向周边的乡镇布货,把产品主动送到乡镇的书店、更多的是文具店,一方面解决乡镇个体文具店缺少高质量产品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营销策略、技术手段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销售中的困难。目前来看,这部分业务比2020年有明显的增长,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乡村书店怎么做,我认为首先要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什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什么、农民群众需要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更容易理顺一些定位和发展的问题。
从乡村书店的类型上讲,我认为目前大致分为提供乡村生活服务、赋能乡村文化教育、引领乡村阅读风尚、运营乡村文化空间、传播乡村特色文化五种模式,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乡村书店的模式势必会不断创新,远不止于此。
一湾湖畔、几间木屋、群花环绕、满室书香,是我梦想中乡村书店应有的模样,鲍贝书屋良渚店为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回归问题,我认为有未来的乡村书店离不开两个关键词:融入和输出,即融入乡村环境和输出文化价值。
在我的印象中,浙江省桐庐县青龙坞自然村,原本是一个远在深山无人识的小山村,一家乡村胶囊书店的出现,一间间被赋予“花儿”“少年”等新奇名字的“胶囊”房间的走红,引领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兴起,在这里,拉开窗帘,在山乡的夜空下,伴着蛙叫虫鸣,遥看远山;关上窗帘,捧一本心爱的书,来一次与心灵的交流,一切美好在这一刻全部锁住,我心向往之。
现在留在乡村的都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可以由老师带领学习和安排,回到家后的阅读和学习则成了问题中的问题,而书店进入乡村正是弥补了这部分的缺失,每个乡村和古镇都有相对应的需求,机会和机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我们游埠古镇玻璃宫游埠艺术书局而言,我们融合当地的美食文化、摄影文化、地方特色、家庭需求、旅游手办、党建团建、文化沙龙、艺术策展等利用外部资源打造属于古镇文化特色的精神高地和文化高地!
建设乡村书店意味着可以提高全民阅读水平,没有商业价值机会,推广公益。
如果政府能够对书店进行补贴,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乡村图书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否则从经济学角度讲,在这么低客流的地方进行运营,财务帐上讲不通。当然也有部分乡村书店运营得不错,但这需要更大的规划,书店只是其中的一环,比如乡村旅游中作为文化活动中心运营商的角色去定位,才可能有稳定的客流,经营上形成闭环。
实体书店虽然带有半公益性质,但终究是企业,企业的本质是盈利。书店普遍性下沉到农村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乡村应更好地扶持和处理好“农家书屋”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实体书店可以努力成为其供应商,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积极做好参谋工作。
乡村书店我们不研究。我们不认为这是市场行为。个别乡村书店是一种噱头,或者是忽悠当地乡镇或更高一级政府财政支持的一种方式,真正立于足够人流量的乡村旅游热点的书店尚有一线生机。考虑旅游人群的特殊消费需求是这些为数很少的乡村书店需要考虑的问题。
乡村书店作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项目,全面铺开到各乡镇,有利于书店做下沉市场探索,同时会鞭策供应链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人才体系的优化。
通过政府+社会基金引导的形式做乡村书店,书店作为第三方提供运营服务。
发展乡村书店这当然是好事,我们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开“乡村”书店!
乡村书店有无限的遐想空间,所以也就有无限的“模式”,因地制宜和自己擅长的相结合这点很重要!
首先不以挣钱为目的,另外受百姓或游客欢迎的乡村书店应该都有未来!我去过的乡村书店不多,去过先锋开的碧山书局,印象很深刻!
书店在城市都是个不常见的业态,下沉到乡村,管理难度会更大。当然,如果书店本身除了图书售卖外,还能有更多的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做好链接城镇与乡村的桥梁,还是有很多的机会。
乡村书店的类型,我个人设想,有阅读型、服务型、社区治理型几种。
能够跟乡村的文化生活紧密融合的书店有未来。我印象中的都还没有做到这一步,相对来说,只是提供书本身,在乡村,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书的作用在下降。
乡村书店必须根据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来做,不宜操之过急,不能为做而做。
就我们农村目前情况来说,前期偏向儿童类书店,老年健康讲座及周边类书店,定期有针对性书展,网红农村打卡书店都可以尝试
书店下沉到农村应该是书店业的出口之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振兴,还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这些都可以以书店为载体。读书喝下午茶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事。
乡村书店应该结合当地环境、风土人情、特色文化做出别具一格的乡村主题书店。除了唯美的环境、特色文化和优质产品,更重要的是做好当地的乡村人才引进、技能培训、文化传承和传播推广,做好外来技术输入、内在文化输出的桥梁,甚至是转换器。同时,对于具有互联网属性、社群基因和私域流量的书店,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开发农创产品、农旅产品,带动销售,直接在产业链的根部发力,这也是乡村书店的功能之一。
理想的乡村书店应该是庭前院落,看花开花落,赏夕阳西下,小乡愁、大情感,以宿养书,以书育人。能提供图书、公益培训、学后留守、手工非遗等服务,延伸出集合文学、艺术、舞蹈、音乐、电影、生活、创作、学习、手工、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潮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生活场所。
乡村书店这个点目前我并不看好,我认为乡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书店,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信息接受渠道和方式。更多的乡村书店或许是城市人对于乡村旅游沉淀的一种需求或者拉动力,希望乡村中不但有青山绿水,也有更多的人文气息。“城+乡”结合,在乡村里享受城市中原有的服务。
我觉得乡村书店就是个旅游的“药引子”。
兴村振兴对书店意味着开店的宽度越来越大,大量乡镇青年返乡生活,农村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乡村书店应该成为乡镇青年的聚集地,为他们提供共文化消费服务,技能交流,思想交流的空间。模式上可以有民宿书店模式、学院书店模式、技能培训书店模式、艺术普及书店等等。
敬请期待《大咖谈中国实体书店业(七)丨什么样的乡村书店有未来?(下)》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