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中国锔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锔瓷技艺濒临失传,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锔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锔文化》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百道网专访该书作者张湜、张澄宇,听父子二人讲述历经时间淬炼的锔艺有着怎样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以及在问道锔艺的路上,他们是如何邂逅这门手艺并结下不解之缘,又是怎样将传承“非遗”、振兴传统工艺矢志不渝地贯穿于研究中。
作者 张湜
作者 张澄宇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艺,即一种用锔子补接器物的手艺。锔艺不仅是民间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艺之一 ,还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项目。2021年6月,一册匠心独具的《中国锔文化》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包揽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以及大量锔器实物照片的精品力作,也是我国首部锔文化研究专著。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陶瓷故乡,与其相伴而生的锔艺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锔补手艺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成熟于南北朝之前,在距今1400多年的字典《玉篇》中即有记载。北宋张择端绘成的巨幅长卷《清明上河图》,描绘出汴京的盛世华章,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令人惊叹,这其中就包括一处锔匠做活儿的场景。
张湜和张澄宇在书中感喟到,世界上只有中国,能够在1400多年前将锔补手艺载入字典;能够把破损陶瓷器物锔补后继续使用几百年;能够孕育众多从事锔补手艺的匠人,继而形成一个行业并传承千年……锔艺已不仅仅具备将支离破碎的器物修复如初的功能性,其中更是沉淀积累着伟大的中华文明与匠人精神。张氏父子多年来致力于锔器收藏与锔文化研究,那么,当初他们是如何走上钻研传统工艺这条路上的呢?这其中有着数十年凝结而成的情怀所在。
张湜老人回忆到,他的童年就是在路过的锔匠挑担上清脆悠扬的锣声中度过的。“每当听到这种声音,四邻五舍的人就知道锔匠来了,就会从家中寻出需要锔补的物件交给锔匠。我常常蹲在锔匠旁边,一直看着他锔完,内心对锔匠把破碎之器锔成完整之器的技艺深深所吸引。”
书中介绍到,早年间,锔匠多为走匠,民间称为“锢漏子匠”,靠着一副担子便能游街串巷,走南闯北。“锔锅,锔盆,锔碗,锔大缸”,每当这种拖着长腔或嘹亮、或沙哑、或婉转、或低回的叫卖声响起,乡村中一些勤俭持家的妇人便会收拾一下素日里碎裂或有磕碰的碗碟缸盆,搬到锔匠摊子上去做些修补。
然而,传承千年的中国锔匠行业却于20世纪70年代嘎然而止。一代代人使用过的锔器,也随之消失在现代生活中。锔匠行业的消失,以及象征着历史遗存的锔器濒临绝迹,令张湜心疼不已,就这样他雷厉风行地踏上了旷日持久的抢救锔文化之路。所谓子承父业,张湜醉心于锔文化研究和锔器收藏的执着,也带动了张澄宇加入其中。自九十年代后期,父子二人一方面展开了抢救性的各类锔器收藏,另一方面开展了细致的锔文化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在搜集锔器的过程中,父子二人齐心协力,张湜说这是一场“思想高度一致”的通力合作。起初,张湜主要通过集市收集,张澄宇的加入拓宽了收藏渠道,不仅在本地集市收集,还不辞辛劳频繁辗转于外埠的各大市集,同时网上渠道也成了张澄宇开拓收集门路的途径之一。那时候,网上售卖锔器颇为罕见,张澄宇基本上是所见即收入囊中。截至目前,张湜和张澄宇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并行,共同收集了一千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锔器。
随着藏品愈发丰富,父子二人便逐渐将关注点放置在这些器物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民艺价值等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凝结于笔下,若干短篇发表于《收藏界》《文物鉴赏与鉴定》《“鲁迅美术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权威刊物。
成立于1982年的山东教育出版社,始终以“出精品、成系列、重积累、见长效”为出版特色。锔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脉络,而张氏父子钻研锔文化的虔诚也令人敬佩,山东教育出版社看罢书稿,欣然决定出版。《中国锔文化》是我国首部系统讲述锔文化的专著,不仅填补了锔文化研究的空白,也将这一凝结着古时劳动人民智慧的传统工艺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锔文化的博大精深流转至今,却鲜有图书将其全方位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张氏父子了解到台湾对锔补技艺的关注起步较早,但遗憾的是研究多局限于对锔补技艺的技术、技巧的铺述。2006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锔瓷展”,展出了200件锔补过的瓷器。展览结束后,该馆又出版了《宝璺藏神——锔瓷展图录》一书,书中内容除了锔器图片外,只是由该馆成耆仁博士对每件锔器的年代作了说明。张氏父子认为,历史遗存的锔器,其核心价值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因此,在研究与著书时,他们把梳理锔补技艺的历史放在了首位。在证实了锔补技艺数千年的历史之后,书中又进而阐述它的现有状况、工艺特征、美学理念等,紧接着很自然地梳理出它的文化价值和发展构想。
锔补技艺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也曾经造就了遍布大江南北的锔匠行业。然而,张氏父子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一个缘由便是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献中,缺乏锔补技艺的文献记载。少了文献的佐证,论证锔文化就会变的虚无缥缈、软弱无力,然而,这一难题却没能撼动父子二人深耕锔文化的决心。考虑到锔补技艺毕竟是民间手艺,因此,张氏父子在写作中除了注重在权威古籍中查找史实,还另辟蹊径浏览了大量唐、宋时期的民间札记,并从中发现了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例如,在《朝野佥载·云溪友议》一书中,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锔匠胡令能。这位胡令能不仅技艺了得,还是位能写会作的诗人,他的诗作《江际小儿垂钓》广泛流传,还被收录到小学语文课本中。《朝野佥载·云溪友议》的作者张鷟、范摅都是唐代人,由唐代人写唐代人和事,可信度自然较高。
张氏父子介绍到,为了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书中所引用的文献史料,都是通过查阅大量古藉、比对各种原始版本著作精雕细琢而成的。与此同时,山东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也同作者一起反复核对内容,全力确保史料的权威性、准确性和专业性。
书中不仅有对中国锔文化的系统论述,张氏父子还从收藏的一千多件锔器中精选一百多件收录于书中,以精美的图片淋漓展现锔器之美。考虑到锔艺所能修复的器物绝不仅局限于瓷器,木器、陶器、玻璃器、水晶器、玉器等也所属其修复范围,因此,父子二人主要选择不同器型、不同材质、不同年代、不同尺寸且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器物,最终呈现了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的和谐效果。
张湜、张澄宇父子透过古籍与藏品搜寻锔文化的蛛丝马迹,他们将锔艺的前世今生汇集成册,历时八载,几经易稿,终成这部《中国锔文化》。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国锔文化研究的补白,也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之举。
八年来,《中国锔文化》写成的背后,父子二人不仅钻进古籍中搜寻可靠文献记载,同时他们还身体力行寻访散落各地的老锔匠。前往各地采访匠人,获得相关信息,也是一件破费周折的难事。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张氏父子的多次走访,获得了大量的传统锔补技艺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锔匠饱含沧桑、平凡却富有意义的人生故事。
自古以来,但凡能够世代传承的器物都具有美的特征,同样深藏岁月沉淀的锔器之美则是一种缺陷的美。父子二人表示,中国的美学从古至今,一直包含在哲学之中,其形成独立的学科不过一百余年历史。如果对锔器的美阐述不透彻,中国锔文化的立意就很难被广泛接受,因此,他们每每下笔都是百般谨慎,更是反复推翻重写多达十几稿。张湜老人可爱地说到:“如果不是出版社催稿,我们还会继续修改下去。说实话,成书之后再看,我们对自己的观点表达仍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有机会再版还会再做修改。”
《中国锔文化》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录,对于锔匠或锔补技艺爱好者有着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中民间技艺和民俗文化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在张氏父子眼中,锔艺却正在随着对其社会需求的消亡而消失,因而,对锔文化的保存、传承、发扬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张氏父子希望通过这部小书,不仅能让读者了解、探寻到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还能唤起人们对这门绝学的保护与传承。
谈及未来的研究与写作规划,张氏父子表示,这本书在体现锔匠方面所言甚浅,而事实上,现代锔匠无论是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是创新的锔瓷技艺都造诣颇深,其作品也开始寻求跳出锔器的实用性,进而转向锔器的美学性方向。接下来,张氏父子将一方面聚焦现代锔匠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作品,另一方面尝试让传统锔补技艺融入进现代生活,也就是书中提出的锔补技艺的“活化”。“传统的锔补技艺和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只有让它‘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而锔补技艺‘活化’的核心,则是要有自己的产品。”
(本文配图均出自图书插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