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艺术品都会“老”,但他们想用科学还艺术史一个真相

作者:刘瑞丽   2021年11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从普通大众都容易关注到的点入手,通过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真实还原艺术品中的历史痕迹,填补了学界的某些研究空缺。本书译者杨静和责编丁佳雯向百道网详述这部佳作从引进、翻译到最后出版的一系列过程,同时,强调了本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译者  杨静


责编  丁佳雯

《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保罗·尼古拉斯·伯吉斯·泰勒是瓦尔堡研究院(The Warburg lnstitute)图像文献库主管,艺术史学家,主要从事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理论、文物保护等方向的研究。原版书曾入选《泰晤士报文学增刊》2015年年度最佳书籍、《伦敦标准晚报》2015年年度最佳艺术与设计书籍。

这本书在内容上的最大亮点在于从真假裂纹、颜料褪色、老化变暗等普通大众都容易关注到的点入手,通过科学的手段与技术,从全新视角分析与解读,真实还原艺术品中的历史痕迹。就像作者在引言中说的,“即便是最优秀的艺术史学家偶尔也会被时间愚弄,科学的分析方法却可以帮助人们还艺术史一个真相”,相信书中的内容会颠覆大家以往的一些认知。

《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从翻译到出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百道网专访了本书译者杨静,以及责编丁佳雯。

本书跨越历史、艺术、科学保护等多领域,翻译和出版价值巨大

杨静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向)博士,她所在文物保护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文物、艺术品的保存保护,而她本人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分析检测新技术在文物上的应用,同时一直比较关注颜料变色、艺术品老化等相关问题。在导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张晖的推荐下,杨静接触到了《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花近两个星期阅读完原著。

杨静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和语言十分有趣,而且并不难理解,讨论的问题也很全面,很专业。她原本就对西方美术史感兴趣,但一直没能找到一本将历史、艺术、科学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书,这本书却将这些看上去界限分明、互不相融的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书中关注的艺术品的老化就是当下的热点领域——文物保护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她认为,这本书的翻译和出版具有非常大的价值。“从英文转化为中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难科普,我觉得可以应用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来翻译本书,进而通过此书更好地推广文物保护科学。”

张晖教授致力于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领域,即通过科学的技术与手段,还原文化遗产的本真与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并为它们的长久保存提供支持。他为杨静与编辑丁佳雯牵线相识,并向浙江大学出版社推荐了本书。因为该社的“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丛书”之前也主要是和浙大考古与文博专业的师生合作的成果,丁佳雯深知他们翻译此类图书的专业度与严谨度,对杨静也十分信任。

看到选题后,丁佳雯的第一反应就是“妙”。“从目前科技类图书市场的角度出发,纯讲科学技术保护的图书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这种将历史、艺术、科学保护完美融合讲述的选题,可以说还存在空白;而在艺术类图书市场上,它绝对也是属于独特且是突破纯粹艺术专业领域价值的一类,受众更广且极富自身特点。”

决定引进此书后,浙江大学出版社首先和文字作者保罗取得联系。保罗听到中国要引进这本书后十分积极。丁佳雯回忆称,这本书的图片版权不属于保罗,而是属于各个博物馆或者各大艺术品收藏机构,需要出版社分别去联络、沟通获取版权,而且每一张图片的价格都十分昂贵(保罗的原版图书在获取图片版权时就支付了近1.5万英镑的高昂费用),所以保罗先生在一开始的往来邮件中常常对于浙大社可能要支付的图片版权费用表示忧心。好在浙大社通过保罗的朋友伊丽莎白女士与各大博物馆与机构进行了直接的沟通与联络,历时半年多,他们以比原版书费用略低的价格成功获取了这些图片版权(除了日本德川美术馆的2幅)。

填补学界的研究空白,见解独到,引人深思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在读博士,杨静指出,学界此前在艺术品老化、保存状态上出现了不少的研究空缺。产生这些空缺的原因不胜枚举,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艺术品的老化问题难以解答。比如颜料转化的问题,许多颜料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雄黄与雌黄,石青与石绿,但关于它们的转化原因,学界的研究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答复。当然业内还会面对颜料老化,光油层变暗,裂纹等各种问题,这些都在艺术品的老化中经常出现,而且直至今日,也依旧在研究中。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各学科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当然也需要科技的发展,仪器的进步和分析手段的提高。

另一个原因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匮乏。中国是文物大国,拥有各级文物藏品1亿多件,但目前全国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的专业人员仅有千余人,有条件培养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才的高校屈指可数。事实上,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大家更关注“怎么修完整”“怎么修漂亮”,比起修复技术,艺术品本身的一些科学认知受到的关注度屈指可数,科学家与修复师的紧密配合还远远不够,既具备良好的科学与艺术素养、又懂得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

对此,本书的作者保罗很好地填补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很全面地指出了每一种在艺术品上出现的老化,并解释了老化出现的原因,有单独的章节内容来解释颜料的变色、艺术品的缺损、绘画的变暗。比如对于绘画变暗的原因,作者认为有很多种,可能是光油层的老化,是灰尘的沉积,是支撑体与地仗层特殊的制作方式抑或是装裱使得一幅画的亮部与暗部无法和谐统一等。

杨静认为,我国的文物修复领域,在木质、纸质、石质、金属等种类的艺术品上做了许多研究,但因为我们与西方的艺术品种类与研究方向的区别,油画、版画类比较少,这也是本书出版的意义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在世界文化各种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油画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而目前,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油画急需保护,因此,“除了很好地融合艺术与科学之外,本书还能够为我国油画类艺术品的保护与保存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这本书其实是在科学的角度看艺术,在艺术的角度看科学。关于历史痕迹等问题,作者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例如,我们面对一幅古老的画作,当它出现裂纹时,艺术评论家与艺术史学家并不会对此过多关注,观众也会淡然处之,或只是啧啧称奇。但这个问题却让文物保护学家很不安:裂纹不会因为人们的视而不见而变成“皇帝的裂纹”。裂纹很可能继续生长,最终,颜料层起翘剥落,造成巨大损失。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裂纹?作者在书中从科学与艺术两个角度,给了我们各种应对方案。

此外,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历史陷阱”,会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现在看到的艺术品,研究的绘画作品是否因为历史的洗礼,已经完全变了样呢?艺术史方面的研究,又该如何把艺术品还原到最原始的状态呢?这当然会让读者们联想到“原真性”的问题,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原则。“原真性概念的变动和不确定性,正是由于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的复杂,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承载了其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准确理解原真性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杨静说。

如何准确抓住科普性、趣味性?——翻译的苦与乐

在翻译本书之前,为了能够对作者有更多的了解,杨静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了他的其他论文与著作,发现保罗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保罗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其实它们之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这一想法在《艺术品的衰老》里他对科学与艺术的态度中也能看得出来。他认为艺术并不是阳春白雪,他非常支持艺术爱好者们自己学习艺术。”

要翻译一本书,和作者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虽然因为疫情原因,杨静、丁佳雯和保罗无法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邮件往来,但从大量的沟通邮件中,杨静和丁佳雯充分发现并感受到作者在艺术品老化上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保罗对浙大社的翻译出版工作也非常支持,尽管双方之间有6个小时的时差,但是他们的沟通都十分及时,保罗还积极为杨静介绍了他的一些中国朋友,他们也为杨静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帮助。

除去前期的资料搜集,翻译整本书约花费了杨静8个月时间。翻译时,她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准确地抓住书中的科普性、趣味性。在科普性上,会出现翻译中最常见的英汉专有名词翻译问题。对于每一个人名、地名、组织名,她和编辑都会确认保证其真实存在,且要确保根据翻译出的中文能够让读者在网络或者参考书中搜索出相应的内容。一些绘画上的专有名词,比如“Varnish”这个单词,关于它的中文翻译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比如光油、清漆、台湾的“凡尼斯”等,因此杨静需要参阅许多文献与著作,以选出最优质、最合适的解释。还有一些其他专有名词,比如“Patina”这个单词,并没有相对应的中文可以完美翻译或诠释,因此杨静选择保留原单词,并以脚注的形式作出解释,更方便读者的理解。

在趣味性上,作为文物保护研究者,杨静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本书时,既获得相关知识又不会觉得内容太枯燥。原书的语言本身比较诙谐幽默,但英文中的一些“梗”,用中文很难表述清楚,因此就不得不使用意译的方式。比如作者在介绍柏丁不喜欢用油做光油时,不忘揶揄一下鲁本斯,但他对此没有多做解释。事实上,这个“梗”很可能只有对西方美术史感兴趣的朋友们才知道——鲁本斯非常喜欢把画笔泡在松节油里。这部分揶揄,译者增加脚注解释,方便读者理解。

《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的原版内容行文思路非常清晰,同时作者保罗对于专业内容的讲解也十分生动有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为这本书付出的努力。他跑遍各类博物馆实地调研,并且观察了大量的原画,查阅了大量史料,拜访了大量的学者。他真正做到了求是。杨静表示,“我觉得我们今后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也应该持有这种精神,投入更多的努力。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需要更积极地向公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加入艺术品甚至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大家庭。”

编辑本书是艺术学习过程,增强从读者端的体验认认真真做好书

作为责编,编辑这本书的过程对丁佳雯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她虽然有工科的学习背景,同时对艺术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于艺术专业类的知识还是相对缺乏的,因此在编校过程中,遇到一些知识盲区,她也会搜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核查,并与译者进行进一步的修改确认。“我遇到的较大的困难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于书稿整体的结构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以便保证大众阅读时的逻辑性和流畅性,以及整体阅读的舒适感。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文字的润色和语言的顺畅度,我们要在保留专业知识内容的同时将语言尽可能通俗地讲出来,即真正做到科普这个事。”她说。

除了文字内容外,这本书的图片调色、排版与封面装帧设计也是编辑们十分用心的地方。书中的上百幅高清图,都通过不规则排版方式以便对细节进行全面呈现。为了尽可能地去还原原画的一个表现力,编辑们对于每一幅图片都进行了精心调色,由于没有办法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原画,获取直观感受,每一幅图的调色都与作者保罗本人进行了确认(保罗当时出版这本书时,到各大博物馆与机构把所有的图片对照原画直接一一校色),并采用特种纸进行最终的呈现。除此之外,在封面上,编辑们采用了肌理明显的纸张,突显封面中与可爱小女孩脸上形成鲜明对比的老旧裂纹,这种强烈的反差观感是为了能让读者有兴趣想要进一步去了解艺术品的开裂、变暗、变色等不同的老化内容,以及清洁修复等有关艺术科学保护的内容。

据百道网了解,《艺术品的衰老:藏在艺术史中的科学故事》这本书属于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丛书”。该丛书的第一本书《批判性探索中的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来自瑞华德学院的声音》收录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德学院(Reinwardt Academy)过去10年出版的高水平论文。它们是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就当今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的讨论和思考,反映了在全球化、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社群参与化等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策展人、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专家应对的新思路、新策略。而《艺术品的衰老》这本书,其实也是针对文博界近几年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修复这个再次兴起的热门话题,延伸出的内容。

丁佳雯介绍称,许多艺术品甚至文化遗产在流传过程中都经历了再创作与修复,所以关于艺术品老化的探讨至关重要。因此,这一系列图书的定位,便是对于当今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声音和研究成果,让更多业内人士,甚至是关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爱好者们知道。

作者:刘瑞丽

编辑:道之

终审:令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