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景端专栏】漫议今昔职业翻译家

作者:李景端   2021年09月2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李景端专栏】中国著名出版人、翻译家李景端将目光聚焦翻译家稿酬历史发展,将古今的翻译家做对比,希望当下从事翻译的人员可以推动翻译事业向更高更新的目标前进。

李景端

在文学翻译领域,有一群专以翻译谋生的译者,被人们称为职业翻译家。正因为他们多年辛勤的笔耕,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职业翻译家,历史上有,如今也有。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同年代职业翻译家的翻译生涯和社会处境,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曾有光鲜时光,也受过冷落遭遇,此后又异军突起。审视其中种种落差,既可从一个侧面回望我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变革,也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领域的过去和现状。

探究职业翻译家的生存状况,自然离不开要观察不同时期翻译所获得的报酬。自从1910年清廷颁发《著作权律》开始,翻译也同其他创作一样,译作可以获得稿费。我国文学翻译最早的开拓者林纾,一生共翻译了181部译作。当时翻译稿酬是每千字6银元,据郑逸梅推算,林纾仅翻译稿费的收入就多达20万银元。在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稿酬每千字3至6银元,一批职业作家兼翻译家,如鲁迅、巴金、茅盾、郑振铎等以卖文为生。都凭稿费收入保证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稿酬标准依然较高。1953年出版总署学习苏联实行“印数定额制”,即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当时创作是千字6~18万元,翻译千字4~13万元(旧币1万元相当1元)。据刘绍棠回忆,按这个标准,他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当时可买一幢北京四合院房子。

1966至1976这十年,稿酬制度被取消。部分职业翻译家被调去翻译供内部参考的所谓“黃皮书”和“灰皮书”,纯属义务劳动,毫无报酬。直到1977年才恢复稿酬制,起初是低标准,创作千字2~7元,翻译1~5元。此后经过几次调整,到1999年提高到创作30~100元,翻译20~80元。这些只是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参考性稿酬标准,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供需情况的变化,基层出版单位向作译者所支付的稿酬,与上述这个标谁相差很大。如今由于有民营出版介入竞争,畅销文艺作品,千字有的高达千元,只有翻译稿酬,除个别出名畅销书外,大部分译作的稿酬,仍然停留在千字80~100元这个水平。

上面回顾的稿酬变化历程,注定了职业翻译家生存状态的相应变化。早在1947年,上海就有邵洵美、陈良廷、吴劳、王科一、草婴、钱春绮、郝运、王永年等一批以翻译谋生的职业翻译家。因为稿酬高,所以生活都不错。到了“文革”时,陈良廷每月只有60元收入,其他几位也大同小异。改革开放后,因为翻译稿酬长期偏低,使得这些少数仅存的职业翻译家,生活虽有改善,但远比不上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时的较高收入。

上面这些职业翻译家,有些已辞世,健在的也老了。但由于进入互联网时代,当今又出现了一批新生的职业翻译人。他们利用网络,采取众包流水作业方式,以超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翻译。他们为美剧译字幕,为游戏译配音,还有广告、证件、专利、技术说明书等等,什么外文活都敢接。现有的语翼网、译喵网、我译网、做到网、有道人工翻译网,等等,就成为当今国内职业翻译人的聚集地。像韩斌、小二、朱学恒等人,已成为当今职业翻译人的著名人物。他们的翻译水平,也许比不上前辈职业翻译家,但是,他们的运作能力和经济收入,则大大超过了那些翻译前辈。当不少大学外语教师,为了热爱翻译事业,还在为每千字得到80元稿酬,而从事艰辛的业余翻译时,而当今那些活跃在网络上的职业翻译人,却因参与翻译而轻易赚到5位数。

从职业翻译家的兴衰变迁,到今日职业翻译人的兴起,这是市场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既要传承职业翻译家前辈那种敬业、严谨和恪守译德的传统精神,也要接受和包容当今新生职业翻译人的存在,重视研究后者所蕴藏的新兴生产力和创新的运作模式,去芜取精,推动翻译事业向更高更新的目标前进。

(责编:佑生)


作者:李景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