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21年7月15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琵琶围》读者见面会在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者温燕霞讲述《琵琶围》从酝酿到创作有10多年的时间,从确定选题到一线实地采访,从乡村的烟火气到百姓的真性情,以多种角度为读者讲述了脱贫攻坚中特难啃的“硬骨头”。
《琵琶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温燕霞 著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吴信根,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作家协会理事、石城县图书馆馆长刘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琵琶围》作者温燕霞,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张德意等领导嘉宾出席。200余名读者参加了活动。
中文传媒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在致辞中说,江西是新时代波澜壮阔脱贫攻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原赣南中央苏区具有典型性,如何真实再现这段历史,如何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时代在呼唤大作品,呼唤无愧于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的宏大叙事。而《琵琶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产生的,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喜欢。
作者温燕霞与刘敏进行了现场谈话。温燕霞讲述《琵琶围》的酝酿到创作有10多年的时间,从确定选题到一线实地采访,从乡村的烟火气到百姓的真性情,以多种角度为读者讲述了脱贫攻坚中特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扶志长篇小说《琵琶围》的创作历程与心得。
刘敏作为赣南老区的代表,为读者介绍了《琵琶围》的重要采风地——石城县。石城曾经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石城阻击战确保了中央红军的顺利转移,在苏区时期,石城仅有13万人居住,其中有2万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走到陕北的仅有73人,现在的石城山清水秀,接天莲叶,是武夷山脉中南段美丽的山村,人民的生活幸福富裕。刘敏又从自身曾在一个国家深度贫困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的身份,和温燕霞一道分享《琵琶围》创作的源泉和思路:温燕霞创作《琵琶围》初心是源于的老家在赣南安远县,安远也是贫困县,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就对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就有所了解,早在2010年写长篇报告文学《大山作证》时就走访了8个县、近百名基层干部、100多户贫困户,意识到扶贫工作中最难的就是精神面貌的改变。因此有了想写一部反映如何扶贫扶志的小说。
谈起《琵琶围》书名的确定,温燕霞说到其中的三层含义:其一,作者本身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从秦末农民起义后中原人民有5次大规模的南迁,在赣南有17个纯客家县,而客家人居住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围屋,围屋中有方形围屋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打破土围子”;其二是“琵琶”两字可以带来文学联想,石城县的版图形状也形似“琵琶”;再就是琵琶的一根根的弦象征着脱贫攻坚时突围的过程需要经过一道道的坎,而围屋则象征着“破”与“立”的关系,因此为本书取名《琵琶围》。温燕霞在现场谈到创作实际上是沉浸和共情共同的作用,必须先爱上笔下这片土地和人物,通过艺术加工和想象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面貌,这样书中的人物就是有血肉的、有面目的、有独到的个性的。在开始创作后,温燕霞又跑了4个县,走访了100多位村民,采访了100多位扶贫干部。温燕霞谦虚的说自己也算是半个“扶贫人”,在江西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工作时,部门负责了两个扶贫点,经常到扶贫点走访,每周要和第一书记进行沟通,对扶贫一线的情况和政策比较了解。温燕霞希望《琵琶围》中的小人物和新时代的变化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土地的呼吸和时代的脉动。
活动现场反响热烈,作者温燕霞在签售过程中对读者关于扶贫扶志相关问题答疑解惑。
新华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出版》杂志、中国日报、百道网、未来网、大众网、山东海报新闻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琵琶围》入选“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荣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是一部集中反映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扶志主题的长篇小说。本书以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用一座围屋的前世今生,艺术再现了老区独具特色和情怀的脱贫奇迹。在这座贫困却充满客家风情与人性温暖的围屋里面,作者用女性作家笔触特有的细腻、才情和张力,绣花般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群像,包括何劲华、金彩凤等扶贫干部,石浩财、许秀珍等脱贫对象,以及哑伯和橘子婆等老红军与军属,正是这些小围屋里面的小人物,栩栩如生地演绎着可歌可泣的脱贫故事,演绎着穿越时空的苏区精神,演绎着红土地上的大时间大空间大变化。
(本文编辑:吴妮)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