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最后的中国战象》漫画版背后的出版故事——让孩子走进有情有义的大象世界

作者:刘瑞丽   2021年03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山东画报出版社和沈石溪再度联手,推出一套“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漫画版。在这个系列中,沈石溪作为品质担当,负责将故事写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从内容上吸引小读者;而山东画报出版社则结合内容从形式上采用漫画引起儿童读者的注意。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沈石溪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提起沈石溪,小读者应该都很熟悉,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获得过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诸多奖项;他的作品更是多次入选中小学教材篇目,并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多国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2018年,因为一套《沈石溪十二生肖动物小说》,沈石溪和山东画报出版社结缘。2020年,考虑到动物小说的漫画作品在市场上还是空白,再加上沈石溪描写大象题材的作品足够丰富,且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山东画报出版社向他提出做一套“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漫画版。今年1月,这一系列的两套新书《最后的中国战象:白象家族》《最后的中国战象:宝牙母象》正式出版,再次收获了读者朋友们的喜爱与推崇。

《最后的中国战象:白象家族(全4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沈石溪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最后的中国战象:宝牙母象(全4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沈石溪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沈石溪对大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品格如此了解,他的经历和大象有哪些渊源?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漫画,有哪些独特的考量?这些漫画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启发?

在西双版纳结缘大象,为纪念老师傅开始创作

沈石溪和大象的缘分要追溯到他十几岁的时候。沈石溪出生在上海,初中毕业正赶上上山下乡大潮,就报名到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名叫曼广弄的傣族村寨插队落户,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很早就开始驯养大象。

在工作之余,沈石溪认识了曼掌寨技艺最高的老象奴巴松波依,他养了一辈子大象,据说能听得懂大象的语言,能和象对话,再桀骜不驯的野象,经他的调教,也会变成听话的家象。十六岁的沈石溪充满幻想和好奇心,很想拜巴松波依为师,学习养象技能,就千方百计和巴松波依套近乎。傣族人喜饮酒,他就隔三岔五弄壶包谷酒送巴松波依喝,很快,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沈石溪

沈石溪一有空就跑到曼掌寨去,帮巴松波依打扫象舍,陪他上山割象草,还和他一起骑着象到小河里洗澡。到了晚上,他们就坐在竹楼的阳台上,弄一盘油炸竹蛆当下酒菜,喝酒聊天。老师傅给沈石溪讲了很多关于大象的故事,比如,大象用象牙捅死扑咬乳象的老虎,有人捡到迷路的小象,把小象卖给了马戏团,结果遭到象群报复,把这个人种的五十亩玉米地全踩平,独牙象在公路上拦下一辆满载甘蔗的卡车,把整车甘蔗全都抢走……

沈石溪与巴松波依这段友谊持续了六年,直到一九七五年他参军离开曼广弄寨。数年后,沈石溪突然接到过去同寨插队的一位同学的电话,说曼掌寨老象奴巴松波依去世了。当晚,沈石溪失眠了,感慨万千。为了纪念巴松波依,他开始将这位老师傅讲过的和大象有关的故事写成小说。《象群迁移的时候》《最后一头战象》等名篇就这样得以面世。

增加细节,将短篇小说拓展为有代入感的漫画

沈石溪的大象题材小说描写真实、感情充沛,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而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沈石溪决定将“战象”故事改编为漫画,既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为了噱头,而是有着独特的考量。

首先,这套作品中的8个故事内容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情节推进紧凑、不拖泥带水,语言描写更是简洁明快,非常适合改编成漫画。其次,相比于纯文字的版本,漫画版《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故事,文字量减少,插入的大量漫画可以很好地助攻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情绪,让孩子更有代入感。

另外,这套漫画故事介于绘本阅读和章节书阅读之间,很适合作为桥梁书,激发孩子阅读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识文断句、阅读理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漫画这种“看字+读图”的组合,还能够培养孩子对线条、对色彩的认知,锻炼孩子的读图能力,培养思维活跃度和跳跃性,是一种受益终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漫画而言,十几岁的孩子领会得很快,我孙女三年级,喜欢看漫画,很多内容她看一眼就笑了,看漫画让她对色彩对线条、对美术的理解和把握,分寸感很强,对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跳跃性、逻辑性,反应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沈石溪总结道。

在作品漫画化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例如《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责编王一诺告诉百道网,漫画的原文都是沈老师的短篇小说,有的只有一千来字,要把这么少的内容拓展成一套作品要加入很多细节,而怎么基于文本增加让孩子有带入感的情节,可以说是做这套漫画最大的难点。

“我们基于原文设计了很多适合漫画效果的幽默、搞笑的情节,并且在漫画的二次创作中充分展现了沈老师小说中的激烈战斗场面,以及人物的内心冲突。因为克服了难点,最后难点反而成了作品的亮点。”王一诺表示。

通过“镜子”照出灵魂的亮点,审视人性的弱点

有人曾问过沈石溪:“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钟情于写动物的故事和小说?” 沈石溪的回答是,他之所以热衷于写动物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除了人类,世界上还有很多有情感、有灵性的动物。

《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漫画,就讲述了不同的关于“大象与人类”的故事。这套书中的故事既写动物,又写人类,将母爱、生存等情感主题,移植到动物的世界。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或温暖、或悲壮。读者读完就会发现:在沈石溪的笔下,这些大象不是冷冰冰的动物,而是与人类情感相通的朋友,它们温情、勇敢、有担当、重情义。

不过,在这些温情之外我们也发现,《最后的中国战象》并不是一套简单宣扬“真善美”和“大团圆”的故事,沈石溪的作品中经常会反映动物界的生存法则。

对于这些情节安排,王一诺认为,现在的孩子们读了太多温文尔雅、宽容退让、以和为贵的旋律,了解一些“严酷”的作品,了解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法则,实际上对于孩子开阔视野来说是有利的。通过这些内容,孩子们会明白,美好的情感,比如崇高的品格,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孩子们也会懂得,它们也是人类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照出人性的优点,也照出人性的弱点,照出灵魂的亮点,也照出灵魂的污点。

《最后的中国战象》系列漫画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读这样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学会远离丑恶,选择美好;滋养心灵,重塑人格。沈石溪还指出,大象及其他野生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母亲孕育的宝贵生命,我们要学会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沈石溪自开始写动物小说,断断续续已有三十余年,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作品,描写过的动物种类也有五十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描写象的小说,它们不仅数量多,质量也有保障,均能受到读者好评。“应该感谢巴松波依,冥冥之中,是这位老象奴给了我写象的灵感。”沈石溪说。

(编辑:肖歌)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