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深入发掘解读晋魏历史的重要线索

作者:初黛   2021年03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京都学派第四代学者福原启郎二十多年来的研究集成。本书深入发掘解读魏晋历史的重要线索,生动地描绘出魏晋时期的政治、社会特征。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 福原启郎
译者:陆帅,刘萃峰,张紫毫
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2021年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作者是福原启郎。本书从政治史与社会史两个维度对曹魏、西晋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涉及论题包括复肉刑争议、魏明帝曹叡、西晋国子学、《晋辟雍碑》、八王之乱、贾谧“二十四友”、魏晋奢侈风气、西晋墓志等。

作者试图通过考察这些具体问题,揭示曹魏、西晋时期的政治、社会特征,探寻魏晋国家体制崩溃的深层次原因,由此深入理解魏晋时代具有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认识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本质。

福原启郎,1952年生,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在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师从岛田虔次、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尤其关注魏晋政治史、社会史,于《东洋史研究》《六朝学术学会报》《唐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为其代表作。

《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由曹魏、西晋时期政治史、社会史相关的11篇论文构成,最初的日文版刊行于2012年,出版社为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基于这本著作,福原启郎于2013年获得了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次的中译本,可以说是2020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刊行的《晋武帝司马炎》的姊妹篇。两者都以魏晋时期为研究范围,但一为论文集,一为概说书。举例而言,《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第五章《八王之乱的本质》是《晋武帝司马炎》八王之乱相关部分撰写时的重要参考。至于第三章《关于西晋国子学创立的考察》,则是《晋武帝司马炎》中未能涉及的全新论题。

如果列举本书所收论文的主题,属于政治史篇的有:是否复肉刑的相关议论、魏明帝曹叡、西晋国子学的创立、《晋辟雍碑》、八王之乱、西晋宗王;属于社会史篇的有:贾谧“二十四友”、《世说新语》中《俭啬》和《汰侈》《钱神论》《释时论》、西晋墓志。总而言之,本书以公元三世纪的魏晋时期为范围,选取了人物、事件、著作等课题。坦率而言,因为课题比较分散,所以本书并非围绕着一个宏大问题而展开、各章节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论文集。

(编辑:肖歌)

作者:初黛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