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书业,并成为书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和纽约斯特兰德书店,不但是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也一直排在世界最美书店之列,而杭州西溪的鲍贝书屋被评为“年度最美书店”也是实至名归。这三家书店的店主都是女性。在妇女节来临之际,谨以西尔维娅·惠特曼、南希·巴斯·怀登、鲍贝这三位女店主和她们书店的故事,向所有活跃在书业中的女性致敬。
鲍贝书屋-良渚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西尔维娅·惠特曼:她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始人
西尔维娅·惠特曼是位于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的所有人。这家著名的波西米亚风格的书店由美国人西尔维娅·比奇创办于1919年。20世纪20年代,书店是当时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聚集地,如埃兹拉·庞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等。1941年,西尔维娅·比奇宁可关闭书店,也不肯将最后一本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卖给纳粹占领军官员。
西尔维娅·惠特曼的父亲乔治·惠特曼于1951年成为这家著名书店的店主。为了纪念书店的创办者,父亲特地为她取名为西尔维娅。书店秉承了创办时的宗旨,继续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温馨的家。西尔维娅从2002年开始参与莎士比亚书店的经营,并于2006年成为店主至今。
西尔维娅与父亲乔治·惠特曼
在过去的十年里,西尔维娅带领莎士比亚书店进行了新的业务探索,包括经营了一家书店咖啡馆(莎士比亚咖啡馆)、创办了一个文学节、一个写作比赛,以及成立了一个出版部门。她是小众独立出版商的忠实拥护者,会直接从无法使用传统发行基础架构的小型出版商和作者那里获取寄售书籍,并经常与他们合作举办以其作者群体为特色的活动。书店的文学活动,受到了读者和作家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常常从世界各地飞来,参加这里丰富多彩又特色十足的文学活动。同时,莎士比亚书店也成为各国游客游览巴黎必访的打卡地。
西尔维娅·惠特曼和莎士比亚书店
莎士比亚公司咖啡馆
2016年,西尔维娅·惠特曼组织出版了一本关于莎士比亚书店历史的书——《巴黎莎士比亚公司:心碎骨店的历史》,并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这本书是她成为书店所有者后首批出版项目之一,也是书店卖得最好的图书之一。
《巴黎莎士比亚公司:心碎骨店的历史》
(A history of the Rag & Bone Shop of the Heart)
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书店不得不遵守法国政府的禁令,减少营业时间或关门,书店营业额因此同比急降了80%。西尔维娅·惠特曼向读者发了一封邮件,呼吁他们多多购买书籍。令西尔维娅完全意想不到的是,邮件发出后,书店的订单量激增。平时,每周有100份订单就不错了。现在,他们每周收到的订单超过了5000份。这些订单来自法国和欧洲大陆多个国家,他们给书店留言,表达对这家全世界最有名望的英语书店的支持。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也带着家人来书店购买了图书。全世界最美最著名的书店之一的莎士比亚书店,就这样度过了生死劫。
纽约斯特兰德书店
南希·巴斯·怀登:16岁就开始在她的书店工作
位于纽约下曼哈顿区、有250万册新书和二手书的斯特兰德书店,是纽约的城市符号之一。南希·巴斯·怀登便是这个城市符号的女老板。 1927年,她的祖父本杰明·巴斯在纽约第四大道的“图书街”开了这家书店。南希16岁开始在斯特兰德书店工作,1986年正式成为经理以及共同所有人,和父亲弗雷德共同经营书店。2017年父亲去世,南希完全继承了书店。私下里,她的个人藏书超过2000册。
南希·巴斯·怀登
作为书店的女老板,南希认为这一职位充满挑战的,但同时她非常享受这种能够掌控自己事业和生活的状态。作为书店的老板,她能够随时提出新的想法并去实施。在掌管书店的几年里,她开设了一家分店——哥伦布大街的斯特兰德,并且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使书店经受住了数字时代来自亚马逊等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威胁和挑战。
南希·巴斯·怀登和父亲弗雷德
南希非常喜欢阅读自传和回忆录,尤其是那些关于坚强而有趣的女性的传记,例如获普利策奖的《桑塔格》(本杰明·莫泽著)。她还喜欢埃尔顿·约翰的《菲尔·奈特和我》,琼·迪丹的《奇幻思维之年》。同时,她也是奥斯汀、马克·吐温和狄更斯等经典文学作家的忠实支持者。
南希认为,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店可以通过非常特殊的方式与读者、作者和出版商建立联系。
她在80年代创立了一个部门叫做“脚下的书”来为读者提供服务。读者只需要提供图书的某种颜色、类型或风格,并告诉书店他们需要多少图书,书店团队便会根据读者的品味来推荐一个图书目录。这个项目不仅适用于为家人或朋友挑选图书礼品,并且对于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或企业的书库也十分有帮助。同时,这个项目也帮助了很多独立的出版商,将一些小众的图书进行了有效的推广。
作者的书架则是一个与作者或出版商合作的项目,让他们共同为读者提供全面的阅读列表,不但使作家之间,也加强了作家和读者之间更紧密的交流和联系。这个项目为很多作者提供过支持,并且广受读者的欢迎。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书店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70%,加上现金流减少,经营难以为继。南希向她忠实的读者发出了求助信。她说,这是书店93年历史上,第一次为了生存下去而希望读者伸出援手。
她所希望的帮助,不是捐款,而是读者到书店,或者通过网站、电话买书。令她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发出求助信的那一周,书店收到了2.5万份订单,销售收入将近20万美元。那个周末,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有读者一次性买下上百本书,有人给店员送餐,或者给南希送鲜花。还有读者专门穿过纽约城去到书店,只为表达对书店的支持。书店的单日订单有时可达上万笔,常规情况下,每周也可以获得5000份订单。就这样,在读者的帮助下,斯特兰德书店度过了难关,避免了倒闭歇业的命运。
鲍贝书屋
鲍贝:书屋与我,是相互的成全
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开书店的梦想,尤其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拥有一座美丽的书院,是鲍贝多年以来最大的梦想。直到2019年春天,她无意中走进一座清代古宅,一切仿佛如约而至。
鲍贝
“它在等我,等了好久好久”
这是一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徽派古宅,原址在江西婺源太白镇谢村,由王保进老师搬迁至杭州,2006年按一比一的原样重新修建于西溪湿地一隅。
鲍贝书屋-西溪
忆起初相见,她说:“当我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正是天色将暗未暗、华灯初上的时刻,眼前的飞檐翘角、琼楼玉宇在精心设计过的华丽丽的灯光下更显神秘和辉煌,可以想像她昔日的繁华和辉煌。当时的我,完全被她的气势和弥漫在我周围的漫漫悲情给震住。那一刻,我感应到了她的存在。她分明就在这里等我。我相信她等了我好久好久。”而也就在那一瞬,鲍贝决定让它重新焕发旧日的华光。接下来,通过半年的磨合与争取,古宅的主人终于和她签订了合同,同意用来经营书屋。
2019年国庆期间,书屋试运营。沉寂多年的古老建筑被激活,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还拥有另一个名字:鲍贝书屋。
鲍贝书屋-西溪
鲍贝书屋在保护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玻璃隔断,巧夺天工,设计成一个回字形长廊式书架,将古建筑和现代装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站在二楼天井的露台,可以近观五凤楼的四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触手可及,梁上、柱上木雕人物及花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鲍贝书屋-西溪
这里有书香、有茶香......更多的是因书屋连接的一次次因缘际会。图书选品主要以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为主,借助作家这个天然的优势资源,鲍贝还打造了一个中间下沉式玻璃屋,称为“作家签名书屋”,目前为止是全国著名作家签名书最多的一家书屋。除了为读者朋友提供阅读环境和空间,书屋还有咖啡、茶水和茶点等可享用,并不定期举行读书会、诗歌朗诵会、新书发布会、画展、摄影展和各类艺术拍卖会等。
鲍贝书屋-西溪
在鲍贝看来,书屋是个承载和传播美学与文化的能量场,同频同气息的人会聚在一起。不管是这里的员工,还是慕名而来的读者,甚或偶然路过的游客......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冥冥中一定有它的因果关系,虽然看不见,但它存在着。
“书屋与我,是相互的成全”
鲍贝书屋迅速走火,很多读者、游客,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慕名而来。2020年末,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新时代杯”2020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活动评选中,它脱颖而出,荣获“年度最美书店”。
鲍贝书屋-西溪
谈及开书屋的这段经历给她带来的感触,“这是一份美誉”,她说,“在与书屋相依相伴的日子里,我既在这份美誉中央,也在这份美誉之外,我在参与,也在旁观。几乎每天,我都能听到无数的赞赏和惊叹,书屋如磁场,也是江湖,赋予我太多的力量和惊喜,但我的内心,始终存有一份清醒。”
原来是建筑师的她,后来成为作家,又为了心中执念,数次进藏。如今,她又开了书店。身份在变化,可是她内心对生活、对生命的执著与追求一直没改变。作为一位江南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鲍贝已出版了20多本书籍,她的文字充满人文情怀,有一种柔软与坚毅并存的力量。而她的书屋和她的文字一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打造一家“美”的书店很容易,而创办一个“活”的书店却很难。古宅建筑本身以及它所处的西溪湿地环境就是有生命力的,再加上图书、文化活动、在这里的每个人赋予的新生命力量,让鲍贝书屋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在赋予书屋生命和创造力的时候,它也在赋予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她认为这是一种相互的成全。
谈到未来规划,“要看缘分了”,她这样说。要开一家有生命的书店,打动别人之前,要先打动自己,这是她所坚持的。“第一家开起来,我想有这个就够了。可是没过多久,现在又开了第二家,当遇见的那一刻心动了,就控制不了。”
鲍贝书屋-良渚
2021年开年,鲍贝和她的团队,用了20个夜晚(公园规定,白天不许车辆进园),在5000年历史的良渚遗址上开出了第二家鲍贝书屋。书屋位于良渚遗址公园的稚山脚下,一湾湖畔,几间木屋,满室书香。有书友把良渚古城的鲍贝书屋,比作“不染一尘的世外桃源”。
鲍贝书屋-良渚
开了第二家,她不想再开第三家了,因为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但如果哪天碰到心动的地方,我肯定又按捺不住了。”
世界上美的地方很多,有书有茶有咖啡的书屋也很多,但是,真正活着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让人进去就想留下来的书屋并不多。她希望,鲍贝书屋,一直是这样的地方。
(责编:海萍)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