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像Facebook,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络获得主流用户青睐后,也有很多教授在思考,能不能将此类社交形式拓展到教育上呢?这当然是有可能的,而且也已经有一些公司在做。为什么可以?这里我们要拿企业社交做引。企业社交的本质,是一群贴着同一标签,做着相同属性的事情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社交网络上,就同一个层面的话题展开的交流,也就是所谓的,“一个圈子里面”的社交。而围绕同一个教授,同一个课堂展开的交流,同样具有这种属性。
而教育类的社交网络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里面的用户决定的。学生群体本身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欲望很强烈。学生的“工作”是学习,他们对信息的需求,特别是对有价值的信息需求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完善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体现在最后的考试成绩上。
还有一点是,基于某个课堂话题的讨论针对性更强。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属于教授在线下发起一个话题,意犹未尽的学生在线上讨论补充,而且假如未来教育社交网络健康发展,那么理想情况下还会有教授在下一次课对线上信息的总结和呈现这么一环(当然这里也要解决一个信息整理和提取的问题),构成一个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良性循环。而对那些不断冒出的完全基于网络,而非实地高校的教育平台而言,他们缺少的正是学生跟教授,学生跟学生之间的面对面式互动,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们也有可能在未来加入越来越多的社区元素。
所以从需求和合理性的角度来说,教育社交网络在这两方面并不比企业社交弱,而且有可能更强。而现在国内外的企业社交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前阵子微软也刚刚以重金收购Yammer。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社交同样有自己的未来。实际上,微软在去年12月份推出过一个基于学生兴趣的社交网络So.cl,不过这个社交网络依托于Facebook,用户只能通过Facebook网页进入So.cl。与Facebook类似,学生可以在So.cl上互粉,发布并共享照片、视频和日志,还可以在So.cl寻找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并基于特定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建立一个社区网页。
微软之所以让用户通过Facebook进入So.cl,显然是为了降低吸引用户的门槛,依赖Facebook强大的用户基数为So.cl造势。但是,微软借助Facebook做教育社交网络也有一个问题——教育社交网络的封闭性,独立性和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了。Facebook本身是一个娱乐性较强的社交网络,假如学生先登录Facebook,再进入So.cl,那么他们很容易先受Facebook上各种轻松,有趣的信息的干扰,在这种状态下再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似乎并不合理。所以他们很容易停留在Facebook,而并不愿意进入So.cl。
而前两天,我们还报道过国外的一家备受瞩目的课堂管理系统网站Lore(之前叫做CourseKit)。这个网站在互动和互动内容的展示形式上做了一定突破:以滚动的新闻流形式来展示学生跟学生,学生跟教授之间的讨论内容。在这个平台上,所有人的讨论内容在默认情况下都会显示在所有人的视线中。这样,原本在课堂上的讨论就能被实时地移植到线下,而且只要有人发言,就能营造一种讨论持续的势头。新闻流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即信息更新的速度会非常快,假如加上消息推送带来的心理胁迫,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就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这个平台在去年冬天刚刚发布,但目前,却已经有超过600家的大学在试用。
当然,就像我们在之前所说的,这种新闻流的展示形式也有潜在的问题,即信息的过度碎片化和有效信息的淹没。但是个人认为,假如学生能够就某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那么撇去这些讨论信息的价值和深度不论,学生本身的积极性被调动,学生的思考机制常常被开启,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而这种思维训练或许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