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广西教育出版社,以苗寨图文故事展现脱贫大时代

作者:穆穆   2021年01月2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背后,有政府的扶持,也有无数人民的奋斗。在贵州和广西交界处脱贫成功的乌英苗寨,正是其中一个独特缩影。一位记者于三年前,来到这里,以成百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他们的奋斗故事。现在,这些照片和故事被精心编辑成《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百道网专访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石立民,与本书责任编辑孙华明,谈谈广西教育出版社与本书的渊源。

三年前,一名叫黄孝邦的记者,走进了乌英苗寨。这个处于两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寨子,位于深远而安静的大苗山里,村民们五姓为一家,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黄孝邦到来的时候,如火如荼的扶贫事业,刚刚起步。

他在这里蹲点三年,记录下村民们扶贫事业中泥土气息的鲜活画面,堪称“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

这些摄影作品,原名叫“苗山脱贫影像志”,约有几十组,共几百幅照片,记录了这3年来黄孝邦和驻村工作队员,与村民们在寨子生活、为脱贫而奋斗的点点滴滴。

特色亮布文化节

有风景:美丽的梯田、丰收的水稻;有文化:双语班的村民、特色亮布文化节。这些朴实、认真而有生活味道的照片,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上多次发表,引来了众多好评。

三年后,在2020年初,为了强化精品出版,对接优质资源,广西教育出版社设立了北京分公司。

“中国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工程,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石立民说,广西教育出版社希望做有质量、有特色的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选题。

在与新华社信息中心肖春飞副主任交流的过程中,肖春飞向他推荐了黄孝邦与他摄下的乌英苗寨。

这便是《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的起始。

那么,本书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与其他主题出版物相比,有何独特之处?在全面脱贫取得胜利时节,推出此书有何意义? 

《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孝邦 著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编辑这本书,与其他书大不同

责任编辑孙华明说,《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这本书,和其他书的策划过程不太相同,因为本书是先有了黄孝邦拍的几十组照片,才有了记录的文字。

三年的拍摄,从贫困到脱贫,一日日的生活,累积的照片多之又多,纷繁复杂,缺少框架,想要让这些照片形成一本书,需要大量的整理工作。

编辑们便拿着照片,和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沟通,在繁复的交谈中,一点一滴地,将书的大概框架和叙事线索确定,再将照片填充进去:

第一章写苗寨人文风俗,第二章写村民们为脱贫所做的努力,第三章苗寨娘子军在脱贫中的作用,第四章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第五章苗寨的新貌……

确定好后,便从有千张照片的照片库里进行挑选,整合出与相关的资料。同时,编辑们积极和作者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照片中的人是谁,拍摄的一瞬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图片变成生活,让生活变成故事,文图之间不断相互补充,诉说黄孝邦自己的观感和苗寨的变化。

除了内容,在印刷设计上,编辑们的编排,也载满巧思。如图书内外封面的设计。

内封,是苗寨的旧貌,狭窄的公路,艰难的环境……外面的腰封,则是苗寨的新貌,绿水青山,房屋错落,梯田层叠,烟雾缭绕。让读者第一时间感受到前后之不同,从而更明白“扶贫”的重量。

书中亦有许多大场景图片,一个个跨页图,连起整本书,使故事更加震撼、有力。

《苗寨四代女人的四手》,以整整两页的篇幅,展现辛劳的人们。当读者们看到这样的故事,感受如此的画面,对“勤劳”的理解,将头次变得如此生动。

孙华明透露,为了让读者更有亲身之感,每一章节后,还都配有二维码链接,扫二维码,就可点开视频,直观感受苗寨生活。在视频里,有辛苦劳作、融入群众,为扶贫而战的第一书记韦欢;苗寨换新颜后机勃勃的模样;为妈妈们教授普通话的女儿潘木枝……活灵活现,读者们仿佛真的来到了这座山寨,和他们在一起。

那山,那人,那些扶贫故事

为了透彻地了解乌英苗寨,编好这本书,2020年端午节期间,石立民带队广西教育出版社多部门前去乌英苗寨生活一周,了解他们的扶贫故事。

广西教育出版社在乌英苗寨

很远,很美,很纯。这是石立民对乌英苗寨的最初印象。尽管地域偏远,但寨子里非常干净,迎面而来的苗族妇女会微笑着跟外来人打招呼: “你好!”“欢迎你!”“为你点赞!”

石立民拿着地球仪,告诉她们乌英在地球上的位置。但说了半天,她们仍然有点茫然。原来,她们不会听也不会讲普通话,有限的几句是近年普通话班开办后,才开始学习的。

孙华明对这点也印象深刻。他向百道说,《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里的第三章《娘子军》,正讲述了这群妇女学普通话的故事。而这章,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章。

一起学普通话

上世纪时,像乌英苗寨的女性,因为住在大山,家里经济困难,没有机会学习,都不识字,只会些苗语。面对外来的陌生人,她们有些害羞,又有些自卑。但现在,党和政府办了个双语培训班。每天做完农活,妇女们就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普通话,从日常对话到读诗、唱歌。

今年春节疫情期间,梁孟香、潘木枝等大学生,没法去上学。于是,她们在乌英苗寨里当起了普通话老师。课堂里有她们的妈妈,和与妈妈岁数相当的阿姨们、奶奶们。祖孙三代,一起在课堂学习、收获。

在《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里,还有许多这样感人的典型故事,或是有第一书记、跨省帮扶、产业扶贫等扶贫攻坚的“标配”内容,或是澳门大学生到苗寨支教、亮布、普通话培训等“独家”故事。

恶劣的地理环境,与县城长达四五个小时的车程,让乌英苗寨与外界隔绝。但学习普通话,帮妇女们打开了外面世界的大门,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极好的铺垫。

摄影记者巧妙地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细微之处去破题,通过打捞那些最细小的声音,讲述点滴细小故事,反映时代变化。

乌英苗寨的独特,在视角,在内容

以主题出版形式出版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像一阵与众不同的清新的风,吹拂过广阔的大时代,记录下它的一幕幕。

“怎么让脱贫攻坚工程更深入人心,打动读者?”这是作者黄孝邦的思考,也更是广西教育出版社的思考。

纪实摄影的手法,展现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真实现状;具有震撼力的照片,让中国扶贫故事变得有力、可感。

黄孝邦从从细节和小视角切入,进行 “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管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伟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农村。

“手”,是他的视角之一。《四代女人的四双手》。记录了四双妇女的手,它们在火的面前,相聚在一起。这四双手,从年轻到年老,紧紧依偎。

抑或是《勤劳奋斗的手》,这些手有的握着木工刨刀,有的搬运水泥,有的因为建房时的意外失去手指。一双双手,在火前汇成一个圈,象征着人生之奋斗。这一双双手的肖像,是青壮年的打拼、也是中老年的岁月沧桑,这感人的场景,背后是贫困山区群众团结一心,拔穷根摘穷帽,一起创造美好的明天的故事。

还有在泥土里,捧着叶苗的手,散发出阳光下,清新的味道;抑或是拿着铅笔的手,透露出明天的希望……

笑容

“笑容”,亦是黄孝邦的视角之一。乌英苗寨的男与女,老与少,孩子和年轻人……无数个人面对镜头微笑。或者穿民族服饰,或者穿戴时髦的,现代化的服装,但都是一样、快乐而真诚地笑着,在这微笑中,是他们长居在此,为家乡而奋斗的充实与感恩。

无言的“手”,一个个“微笑”……独特的视角,反映出时代的巨变,帮助读者们更感同身受地了解“扶贫”。 

苗寨脱贫史,伟大时代的“标本”记录 

石立民说,《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是一本时代的“标本”记录,更是扎实践行“四力”的典范。

《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展现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即将消失的生活印记,书中不可多得、难以再现的图片,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录,时间越久价值将越凸显。这些厚重的记录,不仅是一个小小的乌英苗寨的脱贫史,更是苗族的脱贫史,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时代的“标本”记录。

这样的质朴和动人,打动着中国,亦打动着海外:

2019年4月10日,“追寻美好生活——中国脱贫巡展”在布鲁塞尔(比利时)欧洲议会大厦开幕,于布鲁塞尔、海牙(荷兰)和哥本哈根(丹麦)三站举办。此次展览,以47张照片向世界展示中国脱贫一线的奋斗场景。而47张照片中,乌英苗寨的脱贫记录便入选了6张。

《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出版后,也有不少海外出版社开始洽谈其的版权。在未来,乌英苗寨的故事,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向更多人展现属于中国的,朴素、平凡却伟大的脱贫故事。

(本文编辑:肖歌)

作者:穆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