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廖美立:书店一定要有自有产品,生命力才能长久

作者:道之   2020年10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方所书店于9月19日在西安举行开幕盛典,正式向公众开放。方所再开新店,不仅为喜欢方所的朋友提供一个阅读交流的新场所,而且为书店行业再次带来希望。方所如何逆势扩张,为何选择西安开店,方所未来如何布局,带着这些疑问,百道网专访了方所书店联合创始人廖美立。

廖美立在首届书店大会上演讲

“书店,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产品,生命力才能长久。”这是方所书店联合创始人廖美立一直强调的观点。近些年,线下实体书店被电商平台挤压发展空间,今年又遭遇疫情冲击,书店如果没有自身特色傍身,不去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双重打击下,势必会寸步难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一家书店,一定要有符合这家书店品牌的文化调性,拥有独树一帜的产品和内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方所正是掌握这一打法,才在书店行业的至暗时刻再开新店,逆势崛起。

2020年9月19日,方所书店在西安举行开幕盛典。至此,西安方所正式向公众开放。当天,到书店打卡的顾客络绎不绝,这里成了他们流连的场所,西安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方所遇上西安,因“文化”结缘

相信很多人听到方所入驻西安的消息时,都会问一句,为什么是西安?廖美立坦言,方所入驻西安,中间最重要的纽带当然是“文化”。

作为古都,西安曾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西安在隋唐极盛阶段一直是颇具规模的世界大都市,吸引过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聚集,成为久负盛名的世界之都,西安身上自带一种文化气息。而方所也始终致力于多元文化及艺术形态的策划和推广,身体里同样带着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使命。就这样,因为文化,方所和西安相互连接起来。

另外,西安老城根,一个成功的商业街区,盛情邀请方所入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方所极大的支持。比如,老城根为方所提供一个楼层的空间,商业楼的外壳设计专为方所打造,这些都有助于方所实现一个憧憬、守护与探索的空间,从而丰富方所品牌的生态体系。可以说,西安方所中心是两个平台共同打造而成。

还值得一提的是,西安老城根商业区的年轻人流量大。在这里,有吸引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文创艺术、特色餐饮等个性化服务,一些品牌还可自主设计空间建筑,这些聚集起来,让老城根街区看起来非常新鲜有活力。这与方所希望激发并释放更多的新生力量不谋而合。

因文化结缘,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方所进入西安自然顺理成章。

店店有特色,处处显不同

自2011年方所诞生以来,它就以当代生活审美为核心,关注生活场域的丰富性,构建涵盖图书、美学生活、植物、咖啡、时尚、展览与多元艺文活动的新生活美学空间。

在一众书店品牌中,方所的定位、气质和特色独一无二。早前在广州、成都、重庆、青岛的门店都带有方所的烙印。然而,如若细品,这几家店又店店不同,各有千秋。方所的拓展,不只是简单的复制繁衍,而是在复合生活文化空间的概念下,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土壤,生长成具有在地文化样貌的有机生命体。算上新开的西安方所,从外部建筑到内部设计,从书籍选择到空间开发,都进行了大胆创意与改进,突出它在西安这个城市的别样风貌。

广州方所

青岛方所百丈书廊

西安方所

整栋建筑的外立面以古长安军事防御设施“瓮城”为设计原型,探究本地文化与城市精神,而书店内部的东书廊与西书廊则对应唐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巨大的书塔预示着东西方广场的汇聚和交流,代表了发生在这里的文化上的无限可能性。这些设计从古代文化中寻找灵感,又融合了当地文化,平添了无限的亲切感。

当人们逐渐进入内部,重复出现的挑高拱形门廊、斗形天花也不断提醒读者其中的建筑隐喻,“拱形”代表殿堂、知识的入口,“斗形”则代表着交汇、融合。古今穿越的自由感,身处知识殿堂的神圣感。

西安方所还首次形成场域+,联营25个品牌,开启定制空间,对文化空间进行新尝试,实现城市文化与商业创新的深度联结,不断网罗全球美学生活商品,为可持续美学生活方式提案,为照顾儿童客群,还专门为孩子们打造了“小方所”。点点滴滴的改进,都是方所为顾客服务的用心。

而作为空间和交流平台的西安方所,在这里举办的活动也多为与本地相结合的话题,充分挖掘并分享西安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根源,引起顾客对西安的关注和共鸣。

到过方所的读者,无不为它的颜值所折服。但其实,方所要的不仅是好看,还要有内涵。陈丹青曾经说过,一家好的书店不是看它卖什么书,而是看它不卖什么书。可见一个书店的选品才真正决定了一家书店的气质。

西安方所在图书的选择上,依托西安的文化底蕴,在设计、文学、艺术等主题方向上进行倾斜,喜欢阅读的朋友们不出西安就能看到最好的图书,特别是在地主题的策划形成更加深刻、频繁的交流。据廖美立透露,此次西安方所的书籍种类达4-5万种,册数超20万,外文书籍的投入也比较大,是以最大的诚意为西安的读者服务。无论是刚喜欢上阅读的人,还是长期拥有阅读习惯的读者,都希望能够兼而顾之,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图书的筛选上,方所有自己的态度和独特的品味,已被很多人肯定。

而关于书籍空间的设计、尺度、书籍的罗列,西安方所也保有自己的特色。廖美立告诉百道网,除图书的选择,方所在整个组织和人员的训练、书籍的运营管理上也自成体系。对于阅读,方所做的肯定比读者想的还要多,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其体验到线下书店的价值和快乐。

方所一向勇于打破常规,不喜一成不变,而是擅长因地制宜做出弹性改变,保证每个书店不重样,为消费者奉上新鲜不同的体验。

创新不止步,拓展不盲目

创新对一个品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方所深谙这一点。

在成立即将10年的时间里,方所从无到有,在基础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在美学和文化上有独到的见解和超凡的品味,2019年还成为亚洲唯一一家获得伦敦书展“全球年度书店”的企业。

从2011年广州书店成立起,方所一直对自己的文化品牌持续不断地创新赋能。

当下,直播已成风口。为搭上这趟快车,方所除线下实体店外,还抓住线上机遇,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比如,刚刚进行的线上会员系统升级,正式签约SaaS服务商有赞连锁,借助有赞连锁的多渠道经营、知识付费、会员运营、直播电商、分销市场等解决方案,实现多门店数字化经营管理,打造“数字化文化空间”,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结合的路径,保证方所持续增长、抵御不确定性。 

方所是由毛继鸿联合廖美立、又一山人共同创立。三个人在审美、设计、艺术上有着共同的认知,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上有高度一致的认同。他们致力于文化产品的记录、梳理与传承,拍摄过很多国内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小说家,最近关于古典大家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即将在院线上映。廖美立认为,方所理应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将来,方所的影像品牌会进一步被开发挖掘,借着方所这一文化符号,创造新的东西,这对于社会和时代,意义都非常重大。

疫情笼罩下的书店行业危机重重,猝不及防的疫情也让廖美立思考很多。而她的看法超越疫情本身,从更长远的时代发展与书店行业出发。她直言,现在已无关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而是社会形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面对一个崭新的未来时代,书店当然会有更多艰辛、更多挑战。

对于方所来说,就是要不断创新,有系统地进行投入,聚合不同领域的才人,既要继续积累本身的资源,也要具备整合多方面资源的能力,寻找差异化打法。

西安是方所暌违四年后,才开的新店,跟一些书店品牌一年开到好几家店的速度相比,方所确实算得上慢。然而,对于方所的未来,廖美立明确表示,方所不会盲目拓展,一定是克制的、脚踏实地的、稳扎稳打的,要在自有产品的领域持续深耕,做成标杆,这样才能占据市场主导性。

定是常住,便成方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据百道网了解,方所正在筹备上海店和三亚店,对于这样一个你我共修之地,读者已经展开了无限遐想和期待,方所还会给读者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责编:肖歌)

作者:道之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