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问史·成人——遇见更好的你》一书为引,讲述了最近十年唐琴老师和她的名师工作室,与陕师大出版总社紧密相连、共同成长的案例,体现了教育出版社会担当的能量和价值。随着教育出版多元化的创新与转型,教育出版和一线教师共同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教育改革的憧憬,日益紧密地展现出相生相长、共惠共赢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 成长 教育出版 社会担当
2020年7月,《问史·成人——遇见更好的你》一书于陕师大出版总社(以下简称总社)正式出版。作者唐琴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姑苏教育名家,主持着全国基础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
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认识唐老师始于2010年,当时她是吴江高级中学副校长,来参加我们总社下属“中教参”系列期刊的暑期研讨会。随后,总社成立陕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她的学校加入我们的战略合作项目。论文撰写指导、主编专家进校、活动宣传参加、图书出版咨询等等,我们因着各种教育活动联系日渐深入。2016年,她被评为总社“2016年度十大优秀作者”。2019年,她主持的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承办了总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史参》)杂志40周年纪念活动暨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反响空前。2020年新冠疫情刚过,唐老师的这部厚厚的书稿就摆在我面前。我由衷感慨:我们陕师大出版总社与唐老师这一路的缘份果然深厚。
一位特级教师和她的名师工作室,与《中史参》、陕师大出版总社的共同成长与进步,这正是教师成长与教育出版紧密相连的一个最好的案例。正如唐琴老师在书中所说:“《中史参》致力于帮助教师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抵达目的地,成为最好的自己。《中史参》是唤醒者、合伙人和摆渡人。”教育出版的社会担当,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在一场场的会议、在一个个活动中生动地体现出来。
(一)悦悟:编读互动的意义
“中史参人”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们一直禀承着教育出版人的社会担当,重视受众的体验,在乎读者的诉求,关切一线的声音,紧密与基层历史教育同频共振。2015年底,编辑部向全国各地历史教师了解“历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新一年对杂志内容的期许”。唐秦工作室热烈响应、积极反馈。2016年第1期卷首精选了全国18位老师的心声,其中包括他们工作室季芳老师。
《中史参》2016年第9期推出“全国历史教师学科素养与高考教学胜任力研讨会”专栏报道。唐秦工作室有四位参会老师的文章位列其中。为了更大范围地调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工作室内部开展“专栏共读”活动,要求每位成员研读专题全文,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一句话,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600字左右的感悟。
工作室成员从杂志上李惠军、宾华、李付堂等名师的教育感言中切入话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诉说属于自己的教育共鸣。那次活动的稿件最终以专题的形式发表,唐琴拟定的标题是“读刊悦悟”,《中教参》添加了四个字“共同提高”,可谓是意韵深长。
(二)协作:文章精读的碰撞
佐藤学在《教师花传奇——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中说:“教师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成长,只有与同伴在一起,通过协同研究才能积累专家的素养。”
阅读,如果只是作者对读者的单向输出,那么读者对文章的认识往往止于个人的理解,未必能够深谙作者的巧妙用心。如果变单向阅读为互动研读,变个人阅读为团队共读,则能最大程度地榨取文章的思想精髓。
2017年底,《中史参》连载赵亚夫教授的《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系列文章。赵教授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流程、策略、诊断,在文中展示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路和技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学历史教育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于是那一年,唐秦工作室的寒假作业就是消化并理解这组系列文章。工作室成员边学习,边记录,工作室定期汇总大家的问题和困惑。最后《中史参》“搭桥”,实现读者与作者的直接对话,赵亚夫教授对他们面授指导、答疑解惑。《中史参》敏锐地洞察这场思想互动所迸发的光辉,特约工作室撰写《学生,教学的原点》专题文章,刊发在《中史参》2019年第4期,实现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再结合与再碰撞,迎来更大范围读者的共鸣与叫好。
(三)转化:课题成果的始终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专业成长的要素包括综合荣誉、业务评比、教学示范、论文课题等等。这其中,一线教师感觉距离自己最远的就是课题。一线教师怎么搞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中史参》一直“力主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主张凡教育之一切环节一切手段一切活动,无论教、学还是考,也无论思想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目标”,这话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
在唐老师的书中提到,“基于时代性价值取向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建构的实践研究”是他们工作室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选题思想源自《中史参》一直提倡的“不与时代割裂”“服务学生人生”。申报课题前,唐老师还特别请教了任鹏杰主编。任主编做了认真的剖析和建议,最终确定以时代性价值取向为视角,突出育人目标,实现学术追求和价值引领的接轨。
2014年初,她和任主编以此项课题的子课题为基础,策划“高考命题的学术视野和价值立意”为主题的高考评题评卷专题。5月研究文献、6月交流体会、7月协调主题、8月交换意见、9月统稿修订、10月终审提交,这组高质量的专题最终刊于当年12月的《中史参》上。后来这组课题还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吴江精品课题。
从杂志进,从杂志出,由始至终缘于编者的社会担当、和衷共济,更缘于读者的潜精研思、锲而不舍。
(四)助推:会议展示的高光
陕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成立的十年来,每年都会举办百余场会议培训,其中有单学科的,也有全学科的;有百余人的小型培训,也有千余人的大型会议。作为组织者,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一些熟悉的面孔每年都会出现在会场上。他们来干什么?以唐琴老师的工作室来讲,能够加入其中的必是青年才俊,但是不是所有的青年才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新人如何展露头脚,靠的是自己一手一脚打拼的实力,更要抓住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6年《中史参》西安年会,唐秦名师工作室派了一位年轻老师参加。在王雄、李惠军这些教育名师演讲后,她举手以个人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做了发言。后来,她的读书感悟一出现在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马上就被《中史参》约了稿。第二年在成都年会上,她在专家答疑环节中向赵亚夫教授请教了关于“公众史学”的问题。随后,她把提出的问题、赵老师的解答以及自己的再思考写成了《“公共史学”融通“学科教学”的隙穴之窥——从赵亚夫教授关于“公共史学”的答疑中想到的》一文。
这就是《中史参》坚持办会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区区会务费,不是为了混个脸熟,不是为了四处游玩,而是搭建一个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社会效益绝对高于经济效益。因为他们知道,一场专业学科大会在一个群体向上的学习氛围之下,近距离地倾听名师的示范课、听取专家的报告、同行的辩论,对一名教师来说往往比闭门造车产生的激励要强烈得多、持久得多,这往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的环境中所没有的。
(五)善诱:征文评比的精华
陕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下面共有八本学科杂志,他们每年都有各种主题征文评选:有针对某次大会主题的,如各编辑部每年的年会征文;有针对某一时事新闻的,如新冠疫情教育教学专题;有针对某一教育节点的,如每年的中高考备考策略、考题分析;有针对某项教学改革的,如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有针对某本书的精读与思考,如整本书阅读。这些征文活动往往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教育热点和社会话题,他们就是教师论文写作主题的最好指向,也是提高发表率的窍门之一。能够在这样广泛参与的征文活动中,脱颖而出,教师的文章一定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这需要长期以来在研究广度、思考角度和写作技巧的磨练。
除了征文比赛,研究院还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校际论文评比项目。从2010年起,我们连续数年在南师大附中、镇海中学等江浙名校举办论文、校本课程的评比活动。由基础教育类的学术期刊来评比学校教师的稿件,是一种专业研究的肯定,更是一种撰写技术的指引。除了荣誉之外,每篇文章的评稿意见也是其中精华。主编会对每一篇文章提出中肯建议,长达数百字,从题目、选题、框架、内容等方面认真剖析、善诱循循。坚持几年之后,很多教师的上稿率明显提高。学校、教师、杂志三者的共需、共进、共赢,始于出版人的社会担当和时代使命之初心。
(六)淬炼:现场评课的真谛
当下中小学最普遍的教研——听评课活动看上去很热闹,教研员和教师都很忙碌,往往走完过场收获不大。针对这种情况,《中史参》任鹏杰主编的讲座中多次提到“五个怕不怕”,第一怕就是“谁更有权评课”:主体为何被漠视?学生被清场,由诸多所谓专家、名师和同行等非学习者来评课,大家讲的话有几分证据?怕不怕被质疑靠不住?
受此启发,唐琴老师开始组织学生评课的示范课。2015年12月,唐秦工作室“问史”论坛在吴江高级中学举办。顾俊老师开设了一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研讨课。课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信心十足。《中史参》主编任鹏杰主持现场评课,他把评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针对一个案例评议激烈,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在痛苦的课后反思之后,顾俊老师分别从这节公开课的课前设计、课后反思、学生评议等角度切入,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杂志上发表了四篇文章。
这才是现场评课的真谛,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发出切入要害、振聋发聩的金石之声。这么多年以来,《中史参》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本杂志的出版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是始终站在教育实践领跑者的位置,关注着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这就是十年以来唐琴和她的工作室与我们陕师大出版总社一路结缘走过的青春岁月。十年以来我们共同完成着角色的转变与创新,唐琴从一个特级教师变成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主任,主持着江苏省领航名师培养工程中学历史项目站,统领着一个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教研工作;十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由一个单纯的编辑部变成一个兼具多种教育功能的现代媒体;十年以来,陕师大出版总社不再满足于案头工作的传统出版,转型为以陕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为核心的集图书出版、期刊出版、音像出版、数字出版、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的教育综合服务专业机构。
十年以来,作为出版社我们用心助推着一个个一线教师、一个个名师工作室、一个个基层教研室、一个个一线学校的快速成长。而以唐琴和她的工作室为首的一线教师、名师工作室,也为我们奉献着一个个高质量的文章专题、一次次优秀的会议表现、一套套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案例。在教育出版和一线教师的捆绑互助、共同成长中,我们在这个庞大的中国教育产业中是合伙人、同路人。我们相生相长、共惠共赢,一同实现着自我的成长,实现着自我的创新,更实现着自我的转型与突破;共同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共同实现着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憧憬。
缘起十年,精彩教育,创新出版,让我们一路携手遇见更好的彼此!
(本文作者刘海平,陕师大出版总社陕师大基础教育研究院编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