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34.杨帆:探索更多出版外衍,引领新时代编辑步伐 ——以《香蕉哲学》书系为例探讨新形势下编辑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杨帆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要】《香蕉哲学》书系从2013年出版至今,共计7个单品,累计销量破百万,其中《香蕉哲学》一书单本累计销量破50万。这个书系从一个单本发展为一个系列,除了传统出版要素必须具备以外,其内容的策划、品牌的塑造、形式的设计、营销的创新必然有很多精妙之处。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人民群众更多元的文化需求,编辑不能再当固有概念下的“编辑”。本文以《香蕉哲学》书系为例,探索更多的出版外衍,思考在新阅读环境变化下编辑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新形势下编辑人才的培养探究更多的内容。

出版圈有一些名字比较奇特的品牌书系,例如“甲骨文”、“午夜文库”、“读库”,他们都有一些广泛的特征,都有一定的年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形成了特有的品牌书系。早在2013年,中国图书商报就把《香蕉哲学》划定为难以归类的个性图书,大致意为不能轻易划分到当前图书类目中,但内容和设计又极为巧妙。到2018年,《香蕉哲学》书系共出版有七本图书,其中《香蕉哲学》单本总销量超50万册,至今仍保持每年5000册的加印量,整个书系总销量破百万册。在这些书系里,有精句超强集合的《香蕉哲学》,有旅行随笔《樱桃之书》,开创了作者自己风格的美学词典《犀牛字典》,更有电影、日常生活、艺术、人性、时尚、情感全方位探讨的《力比多记》,还有表现当代流行文化、时装风格,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书《龙虾派对》。2018年,中国图书商报又做了一个选题叫做寻找那些“脑洞大开”的品牌书系,《香蕉哲学》书系自然列选其中。回头看这个书系的精妙之处,主要是以下一些突破。

从《香蕉哲学》开始,就规划了一个设定,这个书系一年出一本,每本书名都是四个字,统一一个开本大小,封面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式,这是考虑到书系整体陈列的一个大效果,既能单本独立成书又在外型上是一个书系的风格。几年下来,我把图文并茂的形式该玩儿的已经玩得差不多了,甚至每一本都小范围地引发了一些出版“潮流”。当“苹果金”还没有流行的时候,13年《香蕉哲学》的整体概念就是做一本金色的书,金光灿烂,体现质感同时也有时髦感,连印刷厂都说没有做过这么大面积的烫金;现在大家都在做文创、衍生品,其实早在《香蕉哲学》出版的时候它随书赠送的小方巾就是作者设计的衍生品,形式跳出了既有的书签、卡片模式;到《樱桃之书》的时候,又设计了一个像饼干礼品的纸盒子,盖上了红色的火漆印,期望大家拆图书的时候能有拆礼物的效果(由于每本都是很多手工痕迹,我已经被装订工人“拉黑”,以至于我每次去工厂,都不敢报真名);出版《犀牛字典》的时候甚至又根据作者的画作设计了一双丝袜随书售卖,提前进入“图书复合时代”,我觉得这些给书”加点料”和设计都是特别好玩又有趣的事情。

2018年新书《龙虾派对》在内容规划上,整本画集分别展示了不同年龄段,身份背景,气质,以及审美风格的女性形象,宛如少女逐渐蜕变成一位成熟女人的全过程。在形式上,本书特别设计了一款“日报”,用报纸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的设计“服装”主题。加入这个形式其实也是想要表达报纸这个平台模式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不实用、过时了”,其实也要看用在哪里,怎么使用。这些创意和心思完整构成了《龙虾派对》,整体呈现出作者文字与绘画的自我表达。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书中所包含的观点与态度,我都希望它们是鲜活的,有力量,热情的,因为它们总是先燃烧自己,同时也希望它可以照亮读者。由于新书画作是一个亮点,所以我把新书首发放到了上海当时最网红的打卡圣地——上生新所,就是想着大家也看腻了寻常的图书落地活动,而一两个小时的分享是无法深度表达的,还不如做一个小型的画展,既宣传营销又有新颖感。此后,后期营销活动我更是尝试了将新书放到一些美术馆或者小型POP-UP店进行全方位展示,一来是作者很适合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再来就是越来越多的实体店、网红店也需要一些不错的内容来作为实体运作的支撑,我想二者的结合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

从上述案例的亮点回顾不难看出,在新时代,编辑需要突破传统,寻找更多出版外衍,掌握信息传播新形态,提高美学修养,掌控出版全领域平台,开发更多文化产品,将自我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新形势下编辑人才培养的想法和认识。

一、坚守编辑良知,培养社会担当精神

阅读的环境在变、平台在变,但是好的内容展示以及编辑应有的社会担当是永远是不会变的。在我初当编辑的头几年,经常研究各个图书销售榜,想跟着榜单来做一些图书。但现在我已经完全不会再看了。因为榜单上全部都是市场销量反馈高的图书,榜单反过来影响各渠道进货,造成榜单上的图书可能很多年都不变,也造成新作品、新作者很难走出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良性循环。在利益面前,很多人开始找“快钱”,更风炒作,什么赚钱就出什么,丧失了编辑良知。但是回望我们做出版的初衷,难道不是出版内容最好的作品吗?榜单上的图书不是说不好,而是作为编辑的我们不能一味钻到流量里,钻到名家里,钻到只做市场好的图书,而忽略了具有更多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图书,也忽略了对年轻作者的发掘和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坚守编辑良知,有文化担当,有作为,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二、充实提高自我,获取更多编辑技能

我对编辑有一个定义叫“多细胞动物”,因为编辑常常需要应对很多人、很多事。一个编辑往往同时在编很多本图书,自然要和不同的作者、设计师、印刷厂、营销、发行一一对接,社会活动家说的就是我们编辑本人。同时编辑还得要什么都懂一些,对新事物要有一定的了解,平日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自然是日常累积的一个过程。印象最深刻的是疫情期间,有能力的编辑在家也能录音频、剪视频、做直播,甚至有的还开始在微信群、社群搭建图书营销平台。没有平日的累积,没有日常的学习,没有习惯的准备,那个时候你只能干瞪眼。我认为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些甚至平日里看似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关键时刻就能派上用场,日常的修炼就显得格外重要。

再一个方面就是编辑要提升美学修养,这很重要。现在读者都是视觉系“动物”,对好看的事物自然关注得越多,所以老生常谈就是装帧设计的重要性。《香蕉哲学》书系一直就很重视形式的设计,因为我始终认为好的形式也是好的内容的一部分。在新时代,编辑需要具备更高的美学修养,通过阅读美学书籍、欣赏美学电影,参观各类型画展,使自己具备美学能力,达到自己即使不能操刀设计,但是能有自己的想法,能和设计师直接对话的标准,而不是一味丢给设计师,自己没有任何“发言权”。

三、扩展出版外衍,引领新时代步伐

我在美院上艺术出版这门课的时候,总有学生的作业就是千奇百怪,这里说的“怪”其实就是他们对出版更多的理解,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对出版外衍都很敢想。有的作业是一个APP、有的是一个品牌的搭建、有的是一个游戏开发,有的甚至是一张写上了诗歌的床单。但核心都脱离不了好的内容,这些新颖点在于无非是根据好的内容扩大了固有出版范围,建立了内容传播更多的可能性。其实我们常规说的出版就是纸质出版,现在最多聊到电子书、有声书。抛开这些固有形式,出版大有可为,出版的外衍以及范围是很多很广的,针对这些内容都可以找到不同的出版外衍。

时代在变,科技带来更多新鲜事物,面对新趋势,我们不能抗拒,只能加速了解、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很多编辑说“我不看抖音,不看快手”,我想说的是你连最起码怎么使用都不了解,谈何改变?谈何融合?融合出版是个大的课题,我认为内容可以和科技融合,可以和网络融合,可以和商业融合,可以和产品融合。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一定要有这些思考,对新鲜事物、平台都需要学习、了解,然后想方设法将内容架构过去,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才能探索内容的创新表达。

四、与作者共同成长,培养公益精神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一直是我从业的偶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给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他的至理名言“这是你的书,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将这本书以最好的形态出版面世”至今仍然是我的从业准则。我记得2014年图书商报就问我说你怎么评价《香蕉哲学》书系这个作者,我说他能写能画会设计有自己的品位还有强大的自媒体,每个环节不一定是最强的,但是综合起来就非常可怕,我甚至找不到能比较的同类型作者。这样的“人设”注定了他作品的多元性以及出版内容更多的可能性。从难以归类的个性图书到“脑洞大开”个性十足的品牌书系,我觉得我和作者是一起成长的。他出版第一本书时还不太能画画,而《龙虾派对》已然是一本画册。2019年,重庆江北机场人行通道需要展示画作,基与作者的信任以及长期的“革命”友谊,作者硬是拿出了几十幅画作,供机场人行同道免费展示,向外地的游客推广重庆,我认为这种就是公益精神。做出版,做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与读者更多的互动,都是为人民服务。

编辑是什么,编辑做什么,编辑怎么做?这几个问题可以说是终极话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编辑,时代在变,出版模式在变,我们出版人的初心不能变,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引领新时代编辑步伐,探索出更多出版外衍,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产品。

(本文作者杨帆,重庆出版集团总编室副主任)


作者:杨帆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