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59.张颖雪:让民族音乐“乘风破浪”——浅谈音乐出版人的社会担当

作者:张颖雪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张颖雪  人民音乐出版社业务主管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卷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民族音乐一路走来,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时间的考验,可谓千锤百炼打磨出的精华。以戏曲为例,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前两者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复流传,唯有中国戏曲流传至今。“千年孕育终成戏”,戏曲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于一身,熔唱、念、做、打于一炉,在有限的舞台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又一个的时代,娓娓道来世间百态,深刻阐释人生哲理。然而,从1983年至2013年,传统戏曲剧种由373个减少到了286个。看着这个惊人的数据,我仿佛听见了民族音乐求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民族音乐挣扎的身影。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它正在被快餐文化吞噬,被西方音乐文化冲击,被年轻人逐渐遗忘。作为音乐出版人,每当看到钢琴书籍销量火热,而民乐书籍却无人问津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民族音乐的现状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保护民族音乐,并将其发扬光大、薪火相传,让民族音乐“乘风破浪”是每位音乐出版人的社会担当。音乐出版人应当如何利用“现代武器”助力民族音乐“乘风破浪”,践行自己的社会担当呢?

一、数字技术来“救驾”

国务院从2006年起,先后四次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共计1372项,其中民族音乐有523项,占比高达38%,可见国家对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是十分看重的,也是迫切的。

以前受技术的限制,民族音乐的传承大多采用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的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加上没有“接班人”的窘境,导致了民族音乐无法完好、全面的保存,没有系统的梳理、记录,有一些甚至失传,逐步销声匿迹。为了保护民族、传承民族音乐,1979年开始,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制定了《搜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规划》,并由各地文化厅具体组织人员对民族音乐进行搜集查证、编辑整理、田野采风等工作。这项工作一做就是30年,共出版298卷图书,4亿多字,但基本都是调查报告和曲谱,音响甚少,即便有也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完好保存,还有的因为版权问题一直无法面世。

而今我们有了数字技术的力量,对于民族音乐的保存、记录、传承、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到:“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国家利用数字技术“救驾”民族音乐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经付诸行动了。去年《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传承出版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经历了三年的孕育终于落地了。该项目是中央两办发文,中宣部立项,财政部拨款的项目,可谓是国家最高级别的项目。项目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共包含96个子项目,有24个省关于民族音乐的调研普查报告、书籍;有12个省的采风录制音视频;有7万首民族音乐的名录编写;有关于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报告;有1900小时的老唱片修复;有55个关于民族音乐的图书和音像的精品出版物;有90件民族乐器的音色采样,视频文件以及文字介绍;还有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中包含了各类民族音乐的曲谱、音视频,还将把其他子项目都囊括于其中。从《传承出版工程》项目一期的部署,不难看出国家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传承民族音乐的决心。

《传承出版工程》项目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立数据库,存储、记录民族音乐,在项目未来的运营设想中,中宣部提出要“进一步调研用户需求,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另行建设与资源数据库对接的适应于5G环境的对外资源服务运营平台。”这让我想到了2020年的热词——“新基建”。“新基建”的本质是能够支撑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的融合,使得经济能够在数字化的辅助之下产生新的质变。“新基建”并非为了这次新冠疫情而推出,早在2018年年底,它就诞生了。它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这一关键时期的一剂良药。那么,“新基建”如何助力民族音乐“乘风破浪”,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呢?

二、跨界融合是途径

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跨界融合必将成为趋势。音乐出版人也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借助“新基建”的东风让民族音乐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1.研发移动终端应用,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疫情以来,有许多戏曲名家都向我“安利”戏缘这款APP。这款APP是一位叫黄俊棋的80后于2015年年底创立的,短短两年就估值过亿,并保持一路狂奔的姿态。打开戏缘APP,戏曲欣赏、名家讲堂、戏曲资讯等形式灵活,一应俱全。在这里能看戏、学戏、唱戏,还有戏曲直播、超级擂台和名家互动。总而言之,这款APP的理念就是:为戏迷服务,产生流量;为院团和专家服务,产生品牌;为政府服务,产生势能;为商业服务,产生价值。目前,戏缘APP已经为500多位艺术家、2000多家院团提供助力,服务了60万戏曲从业者和3000万用户。今年6月,戏缘APP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签订了成人高等教育表演专业共建项目协议,向网络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戏缘APP的成功生动的说明,移动时代的经济,就是碎片化应用。研发移动终端应用,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能让民族音乐从纸上“活”过来,从不被大众熟知的角落里“站”出来,以更直观、更广阔的传播渠道,被大众了解、认识。

2.启动“云端盛会”,建立跨时空传播渠道。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慢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旅部每年春季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今年首次通过云端如期而至。此次展演了22台优秀剧目,极大程度的丰富了防疫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闽剧《生命》为例,直播当天有314.8万人在快手平台上进行了收看,获得29.8万次点赞,获得网友送出的礼物5267份,收到的礼物折合为快手平台的黄钻是98.65万(相当于人民币493元)。这个数字是乐观的,说明跨时空传播模式是非常受欢迎的。有网友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这么多好的剧目,而且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没人要求你正襟危坐,你可以随意“葛优躺”;没人要求你“严禁外带食品”,你可以一边看戏一边嗑瓜子、吃辣条。云端模式为大家提供了便捷的观看、学习方式。我们再也不用打着“飞的”去剧院观看剧目,支持偶像;也不用跨越千山万水去“拜师学艺”。经历了今年的疫情,许多传统出版社纷纷开启了“抖音之路”,借助抖音平台营销、宣传出版物,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公众号、网站发布一些出版物相关的内容、课程。未来,这样跨时空的传播渠道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3.打造文创产品,让民族音乐符号深入人心。一说到民族音乐,许多人都会觉得“曲高和寡”“欣赏不了”。其实只是因为大家对于民族音乐有误解。民族音乐绝大多数都诞生于民间,是千百年来各地各民族创作、流传下来的音乐,应该是最为接地气的。要想传承、发展民族音乐,首先必须消除大众的误会。那么文创产品或许是敲开大众心门最直观、最迅速的方式。去年5月,奥利奥和故宫联合推出的文创产品“朕的心意音乐盒”风靡一时,网友们纷纷表示“买不起黑胶唱片机,来个奥利奥音乐盒过过瘾也挺好”。就这样,奥利奥饼干化身为唱片,咬一口换一首乐曲,乐曲包含了琵琶、曲笛、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的旋律,结合产品的包装,真是颇有一番“皇上请你进宫听曲儿”的感觉。这款文创产品售价199元,预定数量就达到了4500多个。众多网友在网上发布了“开箱体验”视频,没有任何人觉得这些旋律“曲高和寡”“欣赏不了”,反而觉得十分有“故宫特色”。利用文创产品让大众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认识民族音乐,不失为一种传播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试水文创产品,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未来,富有新意的文创产品或许将是出版社营销、推广出版物的“敲门砖”。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历了千锤百炼,有着优质的内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变革,对于出版业来说,“内容为王”是亘古不变的。拥有优质内容的民族音乐其实已经具备了传承、发展的核心。而作为音乐出版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民族音乐的“伯乐”,将这块“瑰宝”呈现在大众面前。在守住根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借助“新基建”的东风跨界融合,多形式、多方位的让民族音乐“乘风破浪”,大放异彩,为民族音乐开拓更好的传承、发展之路,让民族音乐深入人心,让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这就是作为音乐出版人的社会担当。


作者:张颖雪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