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将长期存在,公益不会因全面小康的实现而消亡。教育报刊社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党的活动作为引领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教育报刊社党组织可以结合党建开展公益活动,以党的活动作为引领,根据本单位实情践行社会担当。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党总支每年举行“七•一”活动时,总社和全体党员捐助一所欠发达地区学校是常有的项目。每个支部每年结对一所学校,每位党员资助困难学生是支部党建的必备项目。2017年,6个支部分别结对一所学校,党员结对66名贫困学生,给每位学生资助一定的学习费用。总社96岁的老党员严刘祜,用积攒下来的50万元设立“爱心基金”,资助浙江温州市农村的贫困学子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2018年,总社的党员结对了78名贫困学生。总社党员干部还向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贫困中小学生捐赠了一批文具。2019年各支部共结对浙江丽水老竹民族学校等8所薄弱学校,全社个人捐赠近6万元。
在新时代,报刊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此,每次结对,一般应举行结对仪式,通过庄重的仪式,可使结对双方互相教育,提升境界,产生团结互助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党和国家。
二、具体公益活动推进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报刊社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报刊社成长的母体。所以,报刊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当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是报刊社应有的社会担当,这种担当可通过公益活动加以推进。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辑出版有《浙江教育报》《中学生天地》《小学生时代》《幼儿教育》等报刊,各编辑部每年都会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中学生天地》编辑部,开展有“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评选活动”;举办了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浙江赛区)暨“《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2018年,有21位浙江选手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开展了“新青年•真人图书馆”公益活动,走进杭州外国语学校、宁波正始中学、玉环中学、三门中学、丽水中学、鄞州姜山中学、衢州江山中学等学校,帮助中学生及时获取有关专业、行业、职业的新鲜资讯;联合《浙江教育报》一起推出“教师版为爱朗读”活动,通过公益捐书活动,帮助“中天公益合作伙伴”衢州二中、遂昌中学在黔东南建立了爱心图书室,为远方的学子送去精神食粮,带去温暖。《小学生时代》编辑部策划推出了“我浙五年——小学生眼里‘砥砺奋进的五年’”书画大赛,以小学生的独特视角展现五年来浙江城乡的新变化、新跨越,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在浙江省博物馆进行了展示,随后作品还到浙江省教育厅陈列展出;创建“漂流的绘本馆”, 充分利用绘本资源,开展“合作共读”,与绘本漂流学校的孩子互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读到优秀的绘本。《幼儿教育》编辑部积极开展亲子活动和讲师团活动,到幼儿园宣讲科学的保教理念和方法。
通过公益活动的持续推进,教育报刊社坚定地践行了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紧密地与学校、教师、学生联系在一起,吸引报刊人积极参与,自觉自知地参与,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化,促进教育变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变得更加均衡。
三、免费活动落地
怎样让公益活动有效落地?非营利非强制,即无偿帮助,是一个好的办法。
近3年来,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启动 “千百工程”,筹措1000万资金帮助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共建校园阅读基地。此外,还落实2017年度天台县石梁镇“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对口帮扶经费28万元;向余姚市花园小学捐赠10万元,向青田县章旦中学捐赠5万元,向长坑小学、招岸小学、舒洪小学、缙云中学捐赠共计30万元,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向象山金港幼儿园一特殊病例学生捐赠了10万元;先后向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和丈亭镇中心小学、海宁市长安小学等基础设施薄弱学校捐赠共计48万元;还落实援藏帮扶经费44万元,天台县石梁镇扶贫经费35万;还先后向富春第七小学等校捐赠共计51万元。在一定范围助力中小学生从“有学上”走向“上好学”。
一直以来,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还免费为困难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读物。经过多年积累,《中学生天地》为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优秀少儿期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小学生时代》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的优秀少儿期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幼儿教育》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期刊方阵精优期刊。总社给各地发行站规定,可以将总订数的1.5%用于减免困难学生订阅上述优秀期刊,这一减免活动,在浙江每年有上万名学生受益。
免费易让公益活动落地,体现报刊出版单位的社会担当。“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习近平《之江新语》251页)。
四、学生教师得实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教育报刊社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展的公益活动应当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健康成长。
为服务考生和家长,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每年联合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县市教育局举办“三位一体”及提前招生公益讲座、举办大型招生咨询会与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出版《浙江教育报高考指南》,通过随报分段赠送、咨询会现场发放、直接邮寄到高中学校等方式,确保在考生填报志愿前送达,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权威教育信息。
连续10多年,每年一次,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举办了“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联合浙江省教研室、教科院,组织了“浙江省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2016年到2020年,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浙江人民出出版社,组织开发了“浙江精品校本教材丛书”,该丛书宣传、展示、推广和传承浙江高中课改的部分成果,为学生选修部分高中校本课程提供优质教材,帮助写作教师提升某领域的专业素养。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参加报刊社的招生讲座、论文评选和丛书出版等公益活动,一方面体现出参与者的自由意志,是自愿地参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组织者的一种良性反馈,对解决公众和读者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所帮助和启迪。
五、德与法作保障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奉为美德。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2017年,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加入了省慈善联合总会,助力慈善事业,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做公益活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这就是“德”。在活动开展中,尊重受益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隐私,是道德的基本要求。通过一次次地捐赠、结对,报刊人以爱心和善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本质是法治社会。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的公益活动,一般与教育行政部门一起物色对象,公开透明确定援助学校和项目,捐赠的款项通过人民教育基金会,做到专款专用,并主动接受纪检、审计等部门的监督,通过组织、制度监督,把好事办好。
“法治与德治,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各自起着不可替代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习近平《之江新语》206页)。报刊单位开展公益活动,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可以保障公益不走样,不产生腐败等问题。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导向应当是报刊出版单位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基本原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我们开展公益活动,只要能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促进组织和个人“致良知”、有担当,就能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就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文作者楼仲青,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副总编)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