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73.李伟鸿:韬奋精神与社会担当

作者:李伟鸿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移世界贸易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中国的出版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新兴媒体行业的出现,传统的出版事业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压力也是倍增,很多出版业面临着淘汰危机。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出版业必须挑起社会责任的担当,坚守出版人的公益精神。直到今天,“韬奋精神”仍然是具有时代性的,依然对新闻出版行业有着巨大的作用,仍有许多有价值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邹韬奋的社会担当意识

是什么让邹韬奋先生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出版事业呢?当周韬奋在求学的过程中,在“实业救国”的观念影响下,考取了工业学校,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当一个工程师,邹韬奋在幼时也特别争气,在工科专业的学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周韬奋在工科专业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最终因为对数学物理等不感兴趣,转向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学习,正是因为邹韬奋先生对出版文学的坚定信念,这也为他今后的出版文学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学期间,邹韬奋在课余时间兼做学校图书馆助理和校外的家庭教师,有时还投稿《申报》的副刊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工作,在毕业之后,邹韬奋热衷于进入新闻界,但一时得不到机会,所以他到交易所当英文秘书,后来邹韬奋先生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股股长,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他参与该社发起的职业指导运动,曾和同事一起先后去宁波、南京、武汉、济南等地考察,与各地青年进行接触和谈话,并观察中国社会的实质,了解一些中国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当然这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这是邹韬奋第一次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这也让周韬奋之后的社会经历积累了不错的经验。之后因为各种原因,黄炎培邀请周韬奋主编《生活》周刊的第二篇,这是他正式踏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开端,同时邹韬奋先生与《生活》周刊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了。这也使得他相信当初选择文学这条道路是值得的,因为如果他当初没有反对父亲的决定而去从事工程师的行业的话,那将是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与现在的文学道路是毫不沾边的,因为邹韬奋始终坚信文学所带来的力量,他的这份坚持也确信了邹韬奋将会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许正是他珍贵的求学经历,为周韬奋之后的人生以及经历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之后韬奋经与职教社商量同意,他兼任《时事新报》的秘书主任,而且与总经理一起协同工作,还主持该刊的编务,因为事务的繁忙,所以《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只能转移到晚上来工作,这段时间有一年的光景,之后邹韬奋先生就辞去了《时事新报》的兼职,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生活》周刊的工作上面来,邹韬奋曾说:这一年生平是很有意义的“练习”时刻,比进什么大学的新闻科都来得切实,来得更有益处。这或许是周韬奋先生对这一年以来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注重锻炼的人,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经验,甚至为了《生活》周刊的工作任务而辞去了《时事新报》秘书主任,只是因为为了能够让自己全心全意的投入《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上,这就是脚上实地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相信通过锻炼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这就是一个优秀出版人的形象。

二、出版人的出版理念

起初作为机关刊物的《生活》周刊,由于内容上的单调等种种原因,无法满足读者的内容需求,在文化市场上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没能在文化市场上形成很强的竞争优势。作为一个出版人,邹韬奋先生接任《生活》周刊的主编之后,他就凭借自己对出版独特的见解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在周刊的内容上做了较大的改变,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邹韬奋先生也看到了读者是构成图书出版的重要成分,因为读者意味着不仅仅是一种身份,在周涛问先生的眼中读者是极具重要性的,他也充分意识到如果要出版一个好作品,那么就需读者就是作为作品的坚强后盾,所以他特地开设了编者与读者对话的“读者信箱”专栏来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认真倾听读者的要求和建议从而对周刊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并且积极与读者们讨论他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充分与读者进行思想和沟通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通过邹韬奋先生精心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培育下,《生活》周刊的读者一天比一天越来越多,拥有了广大的读者基础之后,周刊的发行量也越来越多了。

千家驹先生在纪念三联书店成立30周年时曾经说过:“说到三联书店,就不能不说到生活书店,说到生活书店,就不能不想到《生活》周刊,也就不能不想起邹韬奋先生。做掏粪的名字与‘生活’分不开的。”这是千家驹先生对邹韬奋先生所出版的工作的认可。那么作为一个出版人,邹韬奋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理念为《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且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出版道路?通过出版刊物的面貌,就可以体现出一个编辑的思想水平和文化,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邹韬奋先生那19年办刊、办报、办书店的历程和他发表的大量文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所在。从《生活》周刊来说,自从邹韬奋先生接任周刊的编辑之后,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也不是对现在的刊物置之不理。而是立即着手去改革出版周刊,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创新精神,而且从他改革后的《生活》周刊中可以看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崭新的、内容多样化、新颖、有活力的创新、装帧设计独特的出版物,通过其刊物我们看到了邹韬奋先生的创新的编辑出版思想,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他并不满足于旧时的编辑方法,他敢于大胆的推陈出新,敢于在出版上进行改革,就这样,《生活》周刊在邹韬奋的精心培养下,能够在出版市场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作为一个出版人,那么邹韬奋先生的出版理念是什么?首先它是创造的精神,要知道,不论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创造的精神,邹韬奋先生对新闻出版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对于他来说新闻出版工作意味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使命。正是因为邹韬奋先生对文学具有独特的见解,再加上他努力在学习、观察和编辑工作实践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专研,他的这种创造精神在周刊的内容上更能体现出来,在周刊的内容上,邹韬奋先生注重刊物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社会时代在进步,社会需要改造,所以在内容上邹韬奋先先生就着社会问题进行深刻探讨,为的就是促进社会的改革。正是他这种精神造就了《生活》周刊。其次就是服务精神,很多编剧者所顾及到的只是刊物的内容设计上是否合理,很少顾及到读者的感受,但是在邹韬奋先生看来,读者在他的心中是放在首位的,他认为办好刊物还必须有切合读者需要的编辑方法,因为刊物就是读者的精神食粮,所以在《生活》周刊上着重探讨所编辑的内容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是否能够通过刊物传递给读者不一样的思想效果,之后在邹韬奋先生的改进之下,周刊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充实,经过不断的发展,《生活》周刊赢得了读者的无限信任与支持。

三、新形势下韬奋精神对出版人培养的意义

邹韬奋先生的这种精神,直至今日仍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韬奋精神代表的不仅仅是出版编辑的思想,并且还包括了他的创造和服务精神,这在新闻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今的新闻出版事业中,要想做好出版的工作,那么就必须重视读者的感受,这正与韬奋精神相呼应,韬奋精神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通过刊物给大众传递优质的文化内容,这是重视读者的理念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的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发扬韬奋精神,并且也要切实联系与读者之间的文化需求,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大众的青睐,新闻出版事业才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虽然邹韬奋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所从事的新闻生涯当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其精神也成为了鼓励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韬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放在今天的历史视觉当中仍然是积极的思想,邹韬奋先生的编辑思想和出版理念对于今天的新闻出版行业来说仍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在此我希望各新闻出版行业能够将韬奋精神融入到积极的出版事业当中,在对韬奋精神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在新闻出版的市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为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和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本文作者李伟鸿,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作者:李伟鸿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