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是一个优秀出版人应该具备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也是整个出版业应该秉持的业界准则。从邹韬奋先生的“韬奋精神”,一直到疫情时期整个出版业的表现,可以明显体会到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邹韬奋先生作为一名先进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始终坚持走在新闻的前沿、时代的前列,讴歌光明,追求真理,针砭时弊。尽其全力发挥出一名优秀的新闻出版人的社会导向与思想引领价值,以文字给社会大众以启示,以言语给黑暗时事以批判。在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上,邹韬奋先生都以其独特的观点、先进的思想、鲜明的方向、犀利的笔触,勇立潮头,身处时代的先锋,以其“韬奋精神”滋养了近现代无数编辑出版家、新闻工作者。“韬奋精神”以人民的立场为出发点,有其不变的核心内涵和先进的社会导向价值,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邹韬奋先生对待妇女解放、女权运动等一系列女性问题都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邹韬奋先生对于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女性要有追求知识的权利和意识,从而自立自强。作为一位博学洽闻的新闻出版人,邹韬奋先生清楚地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无论男女。“有了知识,有了自立技能,便可做堂堂的一个人,谁也不敢蔑视。这真全恃女界同胞自己觉悟啊!”邹韬奋先生把教育和女性联系在一起,此举也是为了激发国人,尤其是女性自身的觉醒意识,让人意识到,女子只是被“摧残埋没之过”,但其“天才本来不差”。而女子能够获得自由的关键还在于自立。这个进阶的过程是先接受教育、获得知识,从而能够像西方社会的女性一样在社会中拥有独立职业,继而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不需要再依附于男性生存,最后完全自力更生,获得女性真正的自由。以达到“我们以为得到愿嫁的人就嫁,未得到愿嫁的人就不嫁,倒也是很正当的态度。不过要能自立,才能如此自由”。邹韬奋先生对于女性问题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极具先进性,这对于促进国民,尤其是女性国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这在当时的社会中,也具有强烈的思想先导价值。
邹韬奋先生在近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教育和自立这二者对于女性而言的联系。作为女性崛起的一个途径:从教育中实现自我,觉醒自立,这方法如今也仍然适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规定受教育权、设定义务教育,这不仅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使女性意识的觉醒。直到现在,女权主义仍然是社会讨论的焦点话题。女性只作为家庭成员,而不作为社会成员的现象,经过百余年来无数人的努力,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在婚姻、权利等方面,男女也已基本平等。但是,今天社会中的女性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地位,职场不公平待遇、重男轻女、家暴等问题层出不穷,而邹韬奋先生关于女性问题的一系列探讨,对于解决今天的女性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邹韬奋先生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着眼于社会问题,从职业指导到贫穷、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凭借邹韬奋先生敏锐而深刻的政治洞察力,《生活》周刊的内容愈发敢于揭露社会黑暗,勇于同黑恶势力作斗争,揭露出社会的病态现状、批判国民性弱点和病根的林林总总。邹韬奋先生用其如椽巨笔、犀利笔锋,给社会中的腐败不平等现象以痛击,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其文章与言语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邹韬奋先生一生执着追求真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苦难中给人带来光明。他为新闻出版工作、民族解放大业以及爱国民主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同时,他在倡导妇女解放、革新《生活》周刊、投身爱国运动等方面的观点、信念,不仅引领了当时的先进思潮,给人民以奋斗决心,直至今天,仍然激励着无数新闻出版人的前行,仍然对新闻出版事业、女权主义问题等方面有着先进的导向价值。
出版人在韬奋精神影响下的社会担当和公益精神在今年的疫情时期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今年初,疫情急速发酵,在广阔的范围内蔓延至全国。出于一种带有文学经验的想象力,我在脑海中想象出了不久之后疫情蔓延开来的情景,我感觉到了一种焦虑和恐惧。人们被困在家中,不能出门,不能聚会,正是这个原因,数字出版在疫情时期发挥了极大优势。譬如我自己,为了充分了解疫情的现状和发展,我几乎每天都会主动去接收大量的疫情相关信息。在疫情严峻的时期,科技出版担当了出版业的先锋,各种对于新冠疫情的科普读物以及防控方法,几乎全部免费。同时,除了疫情相关信息,还有很多展现着人类美好品质的内容。如果只关注严峻疫情的形势,密集且沉重的信息轰炸会使人焦躁不安。这样一种负面状态会影响到读者的心理健康。而展现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等贡献人群美好品质的数字出版内容,正能让读者恢复一种平和理性的状态,调和心态。
在大事件面前,出版人更需要展示出知识与素养。疫情期间的科普知识、温暖故事,还有儿童读物,大多都是免费阅读,不计经济效益,这正是出版人公益精神的体现。科学出版的防疫知识,矫正读者在科学上的错误认知,科学理性地引导一户或微小或庞大的家庭度过疫情期。出版人应当以一种肯定的,积极的状态去关注疫情,理性地总结心得,在疫情中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受疫情影响,传统出版受挫,而数字出版的内容反而更多。因此,在新时期要发挥出版人的社会担当和公益精神,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数字出版的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在各个平台上进行数字出版内容的发表。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发挥出版人参与抗“疫”的社会责任。譬如各个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就推出了很多疫情防控的相关内容,作家出版社连载了儿童文学作品《皮卡兄弟:不一样的春天》,还发起“抗疫情,共读书”朗读经典图书活动。北京出版集团也开展了线上公益课程及讲座,提供多种精品内容资源。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网络读物。《三联生活周刊》发出许多篇采写自武汉的深度文章。这种途径对于读者来说,几乎是完全免费的,就算需要支付,也只是很少的金额。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出版的社会效益。但还不止线上,线下书店也要重整旗鼓,推出最新的受关注的内容,打出广告,加大宣传,以宣传来扩大影响力,从而实现创收,最终收获经济效益。
在灾难面前,丑恶的嘴脸会暴露无遗,纯正的良心也会最大程度地绽放出它的光芒。灾难会将很多东西更加集聚性地、清楚地堆到你眼前,让你审视,思考。通过数字出版,你会看到在中国,这个和绝大多数国家保持着迥异的体制的国家,是如何在在灾难面前,以举国之力上下一心地救灾平疫。的确,在这场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气愤的“黑洞”和“蛀虫”,他们展示了一场无比荒诞的“演出”,在本就激动和焦灼的舆论之上挑起重重非议。但阴暗是光明的背影,在看到暗影的同时,更要重新回头去看向光芒的明亮。疫情期间的出版工作,使读者保有一种理性又不失积极向上的信念,更加客观地去看待事情。
在这次的疫情中,出版人绝不是站在旋涡外围的“边缘者”,出版人要深刻认识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而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这次疫情中充分地认识到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培养自己的专业意识,进一步发展创新融媒体出版,同时还要始终秉持初心,牢记韬奋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把出版事业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我们的事业和人生,与祖国、与时代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如今,我们要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和所有读者一起共克时艰。未来在风浪里,在中国的阳光下,出版人仍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
(本文作者李恬瑷,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