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68.贾磊:以责任为念,铸就出版新风尚

作者:贾磊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要]出版企业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经历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更加厚重。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设符合出版行业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是保障出版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意在研究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并分析出版企业区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属性,从行业的优势和劣势面,探索出版企业在新时代履行更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关键词]出版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中央对国有文化企业提出关于社会效益的具体要求,对于互联网时代下,出版业未来的真正的探索出转型升级之路尤为重要。《意见》中指出的要求,助于推动出版企业深刻反思行业发展方向,从而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资产监管运营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企业化改制后的出版企业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更要走在前列。认真履行社会效益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并将社会效益考核细化量化到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和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中,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

一、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行现状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基于宏观政策的指引,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出版企业应当坚定履行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现阶段,出版社仍然处于企业化转型中,如何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更好的引领新时代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出版社全面企业化转型中,作为文化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完成企业化改制、追求更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认真履行其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向大众传播优质的文化产品,用优秀的文化熏陶人、滋养人、成就人,为保障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秩序。

但在实际运行中可发现,出版社的传统运营机制中,社会责任工作方式较为僵化,社会责任制度的履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并找到新时代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路径,传统理念中,出版社的社会责任工作主要以捐书数量和频率作为评判其是否符合负责任企业的衡量标准,而经历企业化改制的出版企业,在遵循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下,引入相关指标和内容来量化至出版企业,捐书就不再被视作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评判的唯一标准,更要从政策落实、企业管理、产品创新、绿色运营、员工培养、伙伴共赢等多方面制定符合出版文化企业现状的衡量指标,而在出版社现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行状况中,这些方面的在落实到位上存在较大的欠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新时代赋予企业的重大要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也在不断走向正规化方向。响应新时代要求、寻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方向,各大出版企业逐渐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工作状态,并陆续向公众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表明我国出版企业正在逐步探索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轨迹。

出版企业相较于文化传媒以外的行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出版社生产特殊文化产品,为读者提供的“精神食粮”虽不能“入口”,却能“入眼、入脑、入心”。有社会责任的出版社就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和诱惑,为人类提供承载文明成果的精品,使其流芳百世。[1]故而,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在于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大众的社会行为,并塑造人格,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讲,出版企业主动肩负并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持续输送优质文化产品,能够为整个社会的责任意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其鲜明的文化特性能带动企业更好地顺应于宏观建设,向大众带来具有实际价值的微观指引。

二、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施行分析

(一)出版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的天然优势

出版行业相对于工业行业来说,虽然在企业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略显不足,但是在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好的文化产品后,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心理建设和思想提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重要的优势点在于其文化属性和强传播功能。出版企业拥有充沛的媒介资源,以及大量具备深厚文字功底的现代化人才。出版企业往往扮演着“把关人”和“挖掘人”的重要角色,筛除劣质文化,发扬高质量文化,以此提升国民素养,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开展,更易深入人心。企业可通过多种媒介渠道,编辑优质文案及时准确地向大众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展及成就。出版企业相较其他行业而言,拥有更强大的权威性,大众对于纸媒信息的发布抱有最高的信任度,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兼具相关文案的高水平呈现,极容易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带动整个行业信誉度的提升,同时为其他行业带来宏观思想引领,从这一角度衡量,出版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整个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著名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曾说:“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其他任何行业大些。”[2]出版企业对于社会的影响作用直击思想领域,这一特质就意味着出版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大。以广泛的思想影响为突破口,将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推广的文化产品中,并利用自身强大的宣传资源及成熟的宣传手段,将社会责任理念和工作成就广泛传播,形成规模效应,在不断规范出版业发展方向、完善产业体系的同时,将社会责任的思想为更多企业和大众所熟知,将社会责任真正落实为企业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出版企业掌握丰富的文化资源,运用传统宣传手段,并灵活运用先进数字技术生动展现全年的社会责任工作,促使企业责任报告成为有价值的年度读物,并以此开发多样化的社会责任工作展示作品,让广大读者在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工作的同时,加深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从而促使更多的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此形成广泛的规模效应,推动全社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并强化植根于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架构,从这一角度而言,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性。

(二)出版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工作的行业缺失

出版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和员工能力,应当交出形式多元、内容优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多样化报告,但从报告内容的具体呈现来看,行业内呈现报告主要以电子版的纯文字年度报告的形式发布,内容以业务概要、经营状况、人员变动、财务报告等项目为主,就目前的报告质量,内容撰写和成果展示对于社会及大众而言,不具备直观参考度,阅读者面对的更多来源于冰冷枯燥的文字,这与出版企业的文化属性呈相斥状态,报告中并未展现出版企业该有的文化特色,丧失本身具有属性加成的优越性。

关于出版企业的报告名称,仍保持“年度报告”的后缀,而非“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版企业在年报中将年度成就与社会责任强行融合,既没有完整说明企业的年度成就,分析现状以规划未来的发展动向,同时也没有向社会证明企业全年履行的社会责任工作进展,以及综合考评目前的社会责任工作,制定更具创新性、可读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这一层面来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反观其他行业的企业报告,近年来正在朝多元化发展。以能源企业为例,基于企业强大经济实力和行业关于安全和绿色发展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其报告内容素材丰富,报告设计审美水平较高,且报告中能够展现出企业持续不断的上升趋势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各方要素皆大大提高了报告的可读性和参考性。出版企业没有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完美呈现,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探明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走向,没有充分调动自身的文化宣传优越性。

三、我国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行业便自带区别与其他行业的文化属性,尤其在出版社企业化改制后,各企业开始扮演“文化商业”的多重角色,在传播文化以塑造大众,出版社更应肩负起弘扬社会责任的重任,向社会输送优质的文化产品,培育和发扬优秀文化,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建立植根于国情的良好文化氛围,将社会责任理念传导至全社会,激发全社会企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是出版社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全社会对出版社的期望和要求所在。[3]出版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将其融入到长期的发展规划中,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口碑,于大众群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强健企业生命力及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也为出版企业赢得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并加深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更多可能。寻找出版社区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体系,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以促进我国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出版业的经济实力与国内强势行业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但这并不代表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因此受到限制,在企业化改制的过程中,出版社即使未达到上市企业的标准,但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属性,要探索符合行业特性的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并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充分体现相关工作成果,去形式化展现,在持续改进中逐步将企业的各项社会责任指标落实到处。

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于所有企业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做到规范化运营。行业的独特性在于其文化宣传职责,针对文化宣传,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相关企业应当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产品中应当蕴含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导向,企业如何创造有利于塑造社会价值和大众思想的产品,形成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出版行业应当通过什么途径向大众展现其履行社会责任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社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监督行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履行,这是本项目研究的最终目的。

有利于为我国出版社通过学习先进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分析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出版社发展的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出版社负责人文化内容的输出,推进文化产业顺应时代的创新发展。我国出版科学体系和管理机制深受时代的局限,本身存在着很多模糊空间,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上互联网的渗透式发展,文化传播看似便捷,却出现相当多的社会问题,导致当代人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各种言论和所谓的文化内容在网络中肆意传播,造成极差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能够更好地规范文化传播的行为,从而净化宣传环境,更好地塑造人格。研究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有利于逐步剖析新时代出版社经营路径的学理脉络和实践参照,对我国的出版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阶段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

自出版正式成为成体系的行业,投身出版的各路人才所要学到的第一要务,便是时刻坚守社会责任,为社会、为读者带去优秀文化的熏陶,帮助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社会责任是行业形成之日起,就已然成为共识。社会要求大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上市企业必须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彰显自身责任性,企业社会责任似乎成为一种财力支撑之下的一种“有门槛”的定向行为。实则不然,企业社会责任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无关乎经济实力,而是关乎于企业运营者的责任自觉性。出版企业创造的产品,无一不直击大众思想,坚守社会责任,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成为行业发展体系中必不可缺的支柱元素,在责任中共享,在责任中升华,也在责任中实现行业的真正价值。

(本文作者贾磊,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生华,略论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与人才成长的关系[J].中国编辑,2017(2):14-16.

[2]陆费逵. 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鹏鸣,出版社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6-12(6).


作者:贾磊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