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评论》是一本朴素的教育杂志,发行面覆盖全国每一个省区,影响中国数万名骨干教师。创刊仅四年即得到教育、学术、文化界的好评,既获得了顾明远、叶朗、郭齐家、李尚志、张景中、李大潜、刘忠范等一大批名家、院士的支持,更汇聚了一大批深耕中国基础教育骨干校长、教师的精诚之作,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四年里,被“学习强国”全文转载3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8篇。
《新课程评论》坚持刊载有品质、有价值、有温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教育学术交流对话,服务我国课改和教育事业发展。栏目设置情理兼容,既科学严谨、擘肌析理、透彻深刻,又努力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着力于凝聚共识,助力教育回归沉潜、纯粹,成为真正爱教育、懂教育人之间的连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阅评简报”评价《新课程评论》:“以对光的信仰,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发掘教育之术的精微,彰显教育之魂的博厚,为坚守教育道义、捍卫教育良知、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其它同类刊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获评湖南出版集团年度“特殊贡献奖”,2018年获评“第四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2020年获评“湖南省巾帼文明岗”。
这些成效的取得,源于中南传媒在资金、管理机制上的托举,源于湖南省新教材公司强大发行渠道的支撑,源于全国各地优质作者、读者的支持。也源于编辑团队对选稿标准的持守和对公益担当与出版人才培养的践行。
“一本杂志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创造多少文本上的新鲜感,而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担当。”
“在纸媒渐衰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办一本教育杂志?”“如何才能实现一本教育杂志对于这个时代的价值?”这是四年前《新课程评论》创办时,我和团队编辑内心每日的叩问,带着这样的自省,我们积极对待每一天。
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担任杂志学术委员会主任,还有幸邀请到张景中院士、刘忠范院士,张卓玉、张志勇、李迅、柳袁照、武建谋等一批有公信力的教育人出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我们编辑部的第一次活动,就是跟随顾明远先生、王本中先生、以及几位院士去革命老区平江调研。在一所乡村小学,看着孩子们在简陋的操场上升国旗、唱国歌,我和伙伴们都落泪了。那次乡村教育的实地考察,让我们深深地体悟到:一本杂志的意义,不在于它能创造多少文本上的新鲜感,而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现实中的真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担当。
所以,我们没有用任何花哨的仪式来宣布杂志创刊,而是用眼睛发现,用脚步行走,来为教师、学校和区域教育服务,我们创刊号主打专题即为《中国乡村教育向何处去》,四年里,我们每期杂志都刊发了一线乡村教师扎根大地办教育的文章,也一直注重为基层教师专业成长赋能。
课程改革的本意是扩大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着偏差,各地因理念、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真假课改鱼龙混杂。顶层设计的未来性和落实走样的现实性是教育界共同面对的难题。我们希望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到推动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中来。发现并判断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校变革经验和真正可推广的新课程实践加以传播推广。杂志设置了六大版块,“名家”“专题”“纵横”“研究”这四个版块主要呈现上述内容。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弦歌”和“环球”版块,意在将历史的优秀和世界的优秀吸纳进来,让它们成为照亮现实的力量,弦歌不辍,生生不息。
创刊以来,编辑团队致力于品牌建设的价值坚守与创新,以谨严的标准、细致的编辑、温情的沟通和坚守版面质量寸土不让的态度,令作者、编者之间产生深度共振,建立起真挚、深厚的价值认同。使作者愿意倾注更多精力打磨作品,令学术类文章更富于案例的深入与生动,思路呈现更多建构与生成。使刊发作品更少说教、灌输,更多情感色彩与动人深度,更具感染力,深入人心,带动万千教师。
创刊以来,我们坚持配合新教材公司一起开展爱心助学、送教下乡等公益活动。我们为贫苦地区的孩子送书、送教,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拥有智慧和善意。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即使身在昏暗的山谷,也依然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创刊以来,我们在公益事业上,坚持每年举办“全国中学校长公益论坛”,主题有“面向未来的课程”“立德树人与教育创新”“新高考与创新人才培养”等,为我国初、高中校长洞悉教改方向、探索教改路径、解析教改难点、突破发展瓶颈、分享治校经验、促进专业成长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深受广大参会校长和教育同仁的喜爱和推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众多省级媒体每年都对论坛进行了报道。此外,还积极开展“编辑的教育行走”等公益活动,将穿行的脚步,定格在全国各地上百所所中小学校园里,每位编辑都成为“公益讲师”,为许多省份的各类学校公益讲座七十多场,主题为读书、美育、教科研写作、新高考等。
疫情期间,编辑部团队积极响应全国“抗疫”形势,在《新课程评论》杂志微信公众号推发了一系列关于抗击疫情的教育类文章,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广大学生和家长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另外,我们配合新教材公司员工,将湖南出版集团旗下的历史、美术、音乐教材等线上课程的免费资源推送给全国各地的教育系统。这些免费的优质课程资源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与好评。编辑部成员还积极撰写文章为抗疫助力,我撰写的抗疫主题文章发表在《湖南日报》《湖南教育》《今日女报》上。其中,《湖南日报》3月27日发表篇幅近整版。编辑部主任余孟孟为湖南抗疫家书《你信大爱我信你》撰写书评文章,分别刊发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和《湖南日报》,在抗疫期间传播正能量。
“‘赋能’与‘润泽’是两个充溢力量、情感、美感的词语。也是我们团队出版人才培养的关键词。”
出版与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都指向人和心灵。在纸媒式微的大环境下,《新课程评论》杂志努力逆势而上。编辑团队6人,编审1名,副编审1名,中级编辑4名,硕士学位获得者5名。
在前行路上,我们团队越来越发现这份职业的意义所在,也对“教育编辑”这个名称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和理解。教育编辑不仅要拥有一份“出版人”的情怀,同时要坚持一份“教育人”的情怀。只有怀揣这样的理想和情怀,我们才能以专业性与建设性对待每一篇稿件,才能让文字更有温度,让情感更有力度。才能更有公益精神,更对社会体现出一份责任与担当。
杂志编辑部在彭兆平总编辑的带领下,非常注重打造学习型团队和强化培养每个成员的公益精神,主要方法和路径如下:(1)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大量而深入的阅读,每年每人至少阅读30本书;(2)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出版专业学习和教育学知识学习;(3)走出去,参加各类大型教育和期刊会议,和同行交流,取其所长,增加见识;(4)结合团队每个人的专长确定研究课题,并撰写相关论文,提升专业水准。(5)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帮扶贫困地区的一线教师,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成长。
通过这些方式,团队的每个人都得到很好的成长,可以提升办刊水平,扩展办刊视野,从而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部成员出版了《星星点点》《两个人的人生论语》《黄培云院士口述自传》《与点:我的时光之书》等著作,在《现代基础教育研究》《中国德育》《教师教育论坛》《湖南教育》等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
编辑部团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终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公交车上,在其他一些公共场所,遇到不公之事都会挺身而出,维护公正。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都会尽力而为,传递暖意。编辑部团队所有成员以好学、爱阅读等品质对于所置身环境的学习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通过“编辑的教育行走”公益活动,编辑部走进全国各地的校园和课堂,帮助一线校长和教师在教科研及写作方面给予指导。走过的学校有湖南大学子弟小学、岳麓区德润园小学、砂子塘泰禹小学、天心区铜铺街小学、长沙县金井中学、浙江省武义实验小学、福建省宁德二中、上海市开元小学、黑龙江黑河一中、内蒙古包头实验小学等。
编辑部计划每年至少帮助10位乡村中小学校长、老师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去一所贫困山区学校开展送教、送书、送温暖活动。
“赋能”与“润泽”是两个充溢力量、情感、美感的词语。也是我们团队出版人才培养的关键词。
“赋能”,指营造良好氛围和支持环境,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努力支持大家迎接挑战。逐步形成聚时合作互动,散时自驱动、自组织、自激励的团队生态。
“润泽”,滋养、温润,真纯、灵动,有神采。这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生命状态。回顾《新课程评论》四年多的历程,我喜悦地见到自己和团队伙伴们,浸泡在润泽的状态中。我们生命的能量场在不断汇聚正向而美好的能量,心中深怀谢意。
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多维度践行一本教育杂志的公益担当,多维度进行出版人才培养。日拱一卒,不言乏力,不言放弃。
本文作者郑艳,《新课程评论》执行主编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