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许多仁人志士在不断探索这中国社会没落腐朽的病源所在,鲁迅先生面对一众人的质疑和哂笑,激昂发话,此后竟如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这是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让他当起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领袖,在一潭死水中又奋力激起波澜壮阔的水花。
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作为一个革命者和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当代中国,编辑出版已经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行业,然而我国对于编辑出版业的深入探索还肯存在些不足和疏忽,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出版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新形势下该如何承担起编辑出版的新兴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在出版工作中弘扬公益精神和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我们在人生的慢慢长路上有时可能会深感无力与彷徨,就像在今年的一月份,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医生护士警察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而社会的大多数人只能囿于自己的家中。不安、恐慌、焦急……一切不安的情绪在人群中炸开,咆哮着,奔腾着。
但是,就是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中,有英勇抗疫、不辞艰辛的医护人员,有各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有严格维护社会秩序的警务人员,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行走在各种事件的第一线,他们记录下所有让我们感动的瞬间,他们用他们的双手和嘴巴传颂着一个又一个该被铭记的故事。
这是出版人的使命,亦是出版人的责任和担当。在著名出版家聂震宁先生写给他一位朋友的书信中就谈到“抗疫40多天来,因为疫情凶猛的原因,交通阻隔,物流中断,纸张书籍无法送达读者,数字出版显示出极大的传播优势…”在这次抗疫出版的队伍中,我国的出版社各显神通,我国的科技出版社担当了我国出版业的先锋和主力,在此之后,几乎每一家出版社都闻风而动。人民卫生出版社早在一月三十号就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龚红防护指南》的图书、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成为引领全网的“抗疫宝典”。
正所谓“居其位,谋其职”,新时代下出版人的处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就要做好出版人该做的事,要完成,要做的更好。
新时代出版人,要心怀天下和苍生。
我们要心怀天下和苍生,何为天下,何为苍生?天下即世界,苍生即人民。古有我们的先祖屈原,他既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又有后天的修养,身居庙堂却心怀天下但是怀王昏庸,天下苍生困苦,而怀王又没有接受屈原的进谏。屈原在一时之间处于孤立无缘的地步,但是他心中仍有天下和苍生,慷慨长叹“长太息也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置身死于不顾,为保国家和民众安定,纵身跳下汨罗江。今有一辈一辈的出版人寻求真相,书写真情实感,记录下属于他们的所思所见所想。在疫情肆虐的这段时间里,许许多多的出版人和出版社都在尽力的传播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传播着一种信念和信任的精神,这种精神抚慰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从讲解新冠肺炎的知识到歌颂医护人员不辞劳累的工作,一框框一件件都是出版人心有大爱的体现。
新时代出版人,要紧跟时代,敢于言说。
出版,或可称之为发表,指将作品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公之于众的一种行为。而拥有大量复制品或同等具有大规模传播力的公开发表言说的行为,都可统称为出版。奥塔指出:社会性总是先决条件,即使最微不足道的短语出现时,社会性也已经与与之一同出现了。
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肩负责任的人事一往无前的,是毫不畏惧的,因为他们心中装满了社会,装满了人民。假如世人失去了责任和担当,整个世界都会变得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可悲可弃黯淡无光。心系国家,勇担使命是每一个青年人的责任。由此,我们出版人才更要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用敏锐的视角去观察时下事件,用犀利或温柔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会激活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让社会看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激发全民思考的潮流。
新时代出版人,要坚守品质和学术情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出版业的现状呈现出一种逐渐浮出水面的问题——数量可观但质量有待提高。当代编辑出版业的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需要,是历史的车轮留给后人的财富。在《光明日报》18年的《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这篇报道中写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步提高,在出版领域,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品质出版物的需求不断增长。从现实情况看,尽管我国出版业在规模上稳居世界第一,但综合考量各项指标仍然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出版物数量多而精品少,库存量居高不下,但图书品种结构不合理,编校质量比较低,以及新兴出版业态盈利不清,发展前景不明朗,这些问题逐渐制约着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而出版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传承民族文化没传播中国智慧的重要责任,新时代的中国出版业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精品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新时代出版人,要敬业乐业,要保持热情。
近代文学家梁启超就着“敬业和乐业”着一主题写过一篇演讲稿,深入浅出地告诉那些即将步入职场的青年学子们。“凡做一件事 ,便要忠于一件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以这件事为己任。出版,在许多人眼中或是一件枯燥且繁琐的工作,但是许许多多出版人都坚持在他们的岗位上。有无字书《小老鼠》来中国之旅的一波三折;有《龙月》跨越重洋的相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解读精讲版推向世界;有天真活泼重新改版的儿童读物……每一本书,每一次出版活动,每一次新闻传播,都是一个个出版人日日夜夜努力的结果。可能在别人看来,这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可是在我们出版人眼里,当我们看到自己过手且参与编辑的书籍信息被别人阅读,被别人称赞时,内心获得的满足感将是无与伦比宝宝的。
新时代出版人,要勇于突破自我,创新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改革创新时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财富。在出版业也是一样,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市场上的竞争千变万化,暗潮涌动,不改革不创新,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出版人王艳说到:华东师大出版社每年都要改革一番,譬如一些出版社行政色彩严重,未来一件小事都要层层审批而导致效率低下,但是真正改革后能成功的出版社一定是那种讲求业绩和效率的出版社。
不仅出版社创新领导,员工也要自觉的要求自己,不能满足于此刻仅有的成就,要常常阅读一些新书和典籍,进行新层面新角度的思考并且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而我们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常常审视自己,做到三省吾身,再学习心得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吗,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以此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
我们新时代下的出版人,要做好出版工作,要心怀天下苍生;要紧跟时代敢于言说;要敬业乐业,保持热情;要勇于突破自我,改革创新......我们在新时代,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一点点的萤火聚成炬火,此后,我们便是炬火。
(本文作者戴欣媛,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